播期和种植密度对乌拉尔甘草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016-06-16 08:59王冀川刘丽霞兵团第二师三十四团新疆尉犁县84506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新疆农垦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种植密度播期产量

陆 民,王冀川*,刘丽霞(.兵团第二师三十四团,新疆 尉犁县 84506;.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乌拉尔甘草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陆民1,王冀川2*,刘丽霞1
(1.兵团第二师三十四团,新疆尉犁县841506;2.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摘要:通过开展膜下滴灌甘草不同播期与种植密度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播期与种植密度对甘草生长性状和鲜根产量有明显影响,播种过早或过晚,不利于甘草出苗率的提高和合成物质的经济利用,产量不高;保苗株数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种植密度过高或过低,均造成群体与个体生长的不协调。生产中,甘草以5月10日至6月3日为最佳播种期、30万~34万株/hm2为最佳种植密度。

关键词:乌拉尔甘草;播期;种植密度;生长性状;产量

甘草是沙产业中重要的药用作物,不但具有补气宜脾、清热解毒、止咳去痰、解药毒等药用功效,还在抗风固沙、绿化沙漠、维护生态平衡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由于其应用价值高,需求逐年增加,加之野生甘草资源长期以来遭到极大破坏,出现供不应求的紧缺局面,人工种植甘草已成为缓解甘草供给压力的最有效途径[1]。

第二师三十四团地处南疆塔里木河下游、塔里木盆地边缘,气候干旱、温差大、风沙重,土质沙性,较为适宜甘草生产。该团自2010年开始种植甘草,目前已发展到2 400 hm2。在甘草生产过程中,播期和种植密度是获得高产的关键,为了更好地把握本地区膜下滴灌甘草最佳的播期和种植密度,特开展了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试验,以为本地区大面积甘草种植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

播期试验地点设在三十四团11连的8 - 3和7 - 9条田,9连的15 - 1、19 - 5条田和6连二支干条田;种植密度试验于2011年进行,试验地点设在三十四团4连的荒地- 3、荒地- 4、荒地- 5。试验区年均气温10.7℃,≥10℃积温为4 167.7℃,无霜期187 d,年均日照时数3 118.7 h,年均降水量为33.6 mm,蒸发量为2 671.4 mm,相对湿度45%。

1.2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乌拉尔甘草。

1.3试验设计

播期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于4月28日、5 月10日、5月20日、6月3日和6月13日播种;种植密度试验共设3个处理,甘草种植密度分别为18.75万/hm2、27.75万/hm2、34.05万/hm2。

1.4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0年进行,采用覆膜滴灌1膜2管6行的种植模式,膜上等行距20 cm,膜间60 cm,播期试验穴距12 cm,确保密度为28.5万/hm2;密度试验穴距分别为20 cm、13.5 cm和11 cm。先覆膜后滴水,滴水量1 050 m3/hm2(分2次滴灌),滴水后视土壤墒度播种,播深3 cm,膜上覆土0.5 cm。

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播期试验

2.1.1出苗率

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出苗天数逐渐缩短,播种-出苗所需要的10℃以上的积温逐渐减少,出苗率逐渐升高,但6月13日播种出苗率有所降低,这可能与本地区6月中旬的高温、阴雨天气有关。6月3日播种,出苗快、出苗率高,说明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温度升高,可缩短出苗期,提高出苗率,但播期过晚,温度较高,反而影响出苗率,致使出苗率下降。

2.1.2农艺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播期的推迟,甘草生长势降低,但晚播处理随着时间推进,其长势有赶超早播处理的趋势。试验显示,4月28日处理的甘草长势最强,其次为5月10日处理;5月20日、6月3日和6月13日处理的甘草长势在9月9日调查时差异较小,仅6月3日处理略有升高。

表1 不同播期甘草出苗率

表2 甘草农艺性状

表3 不同播期甘草根部长势

表4 不同播期甘草产量

2.1.3根部长势

从表3可以看出,播期较早的甘草在8月12日时根粗与须根数略高,在11月4日调查时,各处理除根粗外,根长、须根数差异较小,其中6月3日播种的根长最长,根粗也较大。

2.1.4产量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4月28日播种,由于保苗率不高,加之苗后气候条件(低温、风沙等)影响,甘草长势恢复缓慢,最终影响产量;6月3日播种,田间保苗率较好,收获株数达27.6万株/hm2,群体较大,单株根鲜重较轻;6月13日播种,收获株数有所下降,为23.6万株/hm2,群体较小,由于播期较晚,生长时间少,物质吸收与积累量少,单株根鲜重不高;从3年的总体产量看,5月10日至6月3日播种的产量较高,达到19 t/hm2以上,并以6月3日播种处理最高,达19.8 t/hm2,6月13日播种处理产量最低,仅为16.8 t/hm2。

2.2不同种植密度试验

2.2.1农艺性状

表5 不同种植密度甘草的农艺性状

表6 不同种植密度下甘草根部性状

从3年的调查数据来看(表5),植株茎粗差异不大,但其它农艺性状差异较为明显。总体来看,种植密度为18.75万株/hm2处理甘草3年内的长势最强,其次是27.75万株/hm2处理,34.05万株/hm2处理最弱。说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甘草植株长势有所降低。

2.2.2根部性状及产量分析

图1 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甘草鲜根产量变化

从表6和图1可以看出,根部性状质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下降,但产量逐渐升高。在高密度条件下,一年生甘草的群体甘草鲜根产量较高,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密度过大,群体鲜根产量增加逐渐不明显,甚至有下降趋势。图1表明,3年生的甘草种植密度在27.75万~34.05万株/hm2鲜根产量差异不大,超过34.05万株/hm2,产量有下降趋势,且甘草的等级率下降。由此说明,保证一定的种植密度,是甘草获得高产的前提。对种植密度(x,万/hm2)与鲜根产量(y,t/hm2)的关系建立方程为y = -0.035 5x2+ 2.358 4x - 15.604 0(R2= 0.996 8),通过求极值得出种植密度为33.2169万/hm2时甘草产量最高,因此,生产中可设置甘草种植密度在30万~34万株/hm2。

3 小结

从不同播种期来看,4月28日播种,甘草出苗率低,植株长势虽然较旺盛,但根部长势与产量不高;6月13日播种,出苗虽较快,但出苗率有所下降,植株生长较快,但产量也不高。因此,甘草于5月10日至6月3日播种,出苗快,出苗率高,长势适中,产量高,是适宜本地区的播期。

从不同种植密度试验来看,随着密度的升高,甘草农艺性状略有下降,但产量逐渐升高,当密度超过一定范围,产量又有所下降,保苗株数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根据上述分析,甘草保苗株数在30万~34万株/hm2,产量较高,生产中可根据实际的出苗率,设置相应的播种密度。

参考文献

[1]李淑香,赵明清.甘草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J].农业与技术,2006,26(6):134-135.

收稿日期:2016—01—07

*基金项目:兵团科技人员服务南疆专项(2010GG62、2014BA053)。

*通讯作者:王冀川(1968-),男,硕导,教授,主要从事作物水分生理生态研究。E-mail:wjcwzy@126.com。

猜你喜欢
种植密度播期产量
黄淮海北部地区夏玉米稳产高产的播期优选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种植密度对伊犁河谷移栽橡胶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甘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技术研究
略阳县冬播马铃薯适宜播期研究
优化种植密度下的甘薯产量形成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