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克瑞森葡萄“ 厂” 字型架势丰产栽培技术

2016-06-16 08:59刘志友唐文娟兵团第二师林业工作管理站新疆库尔勒841000
新疆农垦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栽培管理技术字型

刘志友,石 峰,唐文娟(兵团第二师林业工作管理站,新疆 库尔勒 841000)

设施克瑞森葡萄“ 厂” 字型架势丰产栽培技术

刘志友,石峰,唐文娟
(兵团第二师林业工作管理站,新疆库尔勒841000)

摘要:在新疆采用不同的栽培架式陆地种植克瑞森葡萄较为普遍,但在日光温室种植并不多见,我们通过2个生长周期在巴州焉耆垦区二十五团采用“厂”字型架式进行了克瑞森葡萄设施种植试验,旨在探讨适宜本地区的设施克瑞森葡萄“厂”字型丰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设施克瑞森葡萄;“厂”字型;栽培管理技术

2012年以来,新疆巴州焉耆垦区第二师二十五团先后种植设施克瑞森葡萄100余hm2,建设日光温室大棚700余座,解决了陆地不能种植区域采取设施栽培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目标,2014—2015年通过设施克瑞森葡萄“厂”字型架式种植模式试验示范,研究并总结出一套适合设施克瑞森葡萄“厂”字型架式栽培管理技术,供设施种植者参考应用。

1 品种介绍和设施选择

1.1品种介绍

克瑞森葡萄又叫克伦生无核、克里森,该品种生长势强,树势旺,主芽萌芽率高达70%~80%,隐芽萌芽率可达20%~30%,成枝力较强,节间较短,生长期160~170 d,丰产性好,经济价值高[1]。在巴州焉耆垦区天山北坡戈壁地陆地栽培正常成熟时间在9月中下旬,果粒椭圆形,单穗重400~500 g,平均单粒重4 g左右,设施栽培平均单穗重可达750 ~850 g,平均单粒重6.5 g以上,果皮鲜红色,肉质细脆,硬度适中,糖度高香甜无核。克瑞森还具有抗病性强、耐贮运、耐瘠薄等特性,适合戈壁或沙性土壤栽培。

1.2设施选择

根据栽培品种的特点选择设施建设地点,克瑞森葡萄树势强旺、枝条直立性强、抗风性差、不耐盐碱,建设设施时应选择土地平整、防风系统完善、排水良好、盐碱轻的沙土或细戈壁土质,选择春促早栽培宜采用保温能力较强的日光温室作为栽培设施,选择建造方位以东西延长、坐北朝南,南略偏东或南略偏西为宜,此方位采光时间长,有利于热量储存。

2 肥水管理

2.1施肥

2.1.1施肥标准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肥主要为尿素(磷酸一铵)、三料磷肥和硫酸钾,一般情况下,每生产100 kg葡萄需要氮、磷、钾肥的比例为N∶P∶K = 0.5∶0.8∶1.5,葡萄对氮、磷、钾的吸收率为N80%、P45%、K50%,每100 kg鲜食葡萄需纯氮0.3 kg、纯磷0.5 kg、纯钾1.0 kg。

2.1.2秋施基肥

果实采收后施入有机肥,施腐熟厩肥5~8 m3/667 m2;同时把全年化肥施肥总量的40%氮、100%磷和25%钾与有机肥混合一并施入。要求距植株50 cm开沟施肥。

2.1.3生长期施肥

在萌芽前、开花前、浆果生长期、着色期4个时期,根据葡萄生长的需要,5月底前将氮肥投完,壤土地及土壤肥沃的地块应少施或不施氮肥;6~8月主要施磷、钾肥。

2.1.4叶面追肥

2.1.4.1幼苗期

葡萄新栽幼苗萌芽后基部2片叶展平时,用0.3%~0.5%磷酸二氢钾+ 0.3%尿素喷施,然后立即浇水,可促进幼苗加速生长;每隔7~10 d喷施叶面肥1次,连续4~5次。

2.1.4.2坐果期

开花前叶面喷施0.2%~0.3%硼酸或速乐硼,有利于促进正常授粉、受精和坐果,以后每隔5~7 d 喷1次,连续2次,直至幼果膨大期。2.1.5钙肥的使用

葡萄在干物质的积累过程中需要吸收一定的钙,在6~7月叶面连续喷施钙肥3~4次,促进果实对钙的吸收。

2.1.6微量元素的使用

锌、硼等微量元素可提高葡萄的坐果率,改善葡萄的营养状况,提高产量,可在秋季与基肥一同施入。

2.2灌水

2.2.1灌水次数

全生育期灌水5~6次,分别在萌芽前、开花前、浆果生长期和着色期进行。保水较差的沙质土可适当增加灌溉次数。

2.2.2灌水量

生长期视土壤土质而定,幼苗期灌水次数适当增加,多年生葡萄6月30日以前保证葡萄不干旱为宜,进入白熟期后要适当控水,全年用水量220~300 m3/667 m2。

3 温度调控

3.1休眠调控

3.1.1前期(11月20日至12月10日)棚内人工温度控制

焉耆盆地冬季严寒,春季气温回升迅速,夏季气候温和,秋季气温下降快,是南北疆气候交错带,每年11月20日以后,昼夜温差较大,这个阶段白天需盖上棉帘并关闭通风口,控制日光温度,夜间需揭开棉帘并打开通风口,让冷空气进入,保持棚室内的低温。

3.1.2中期(12月11日至30日)棚内人工温度控制

这个阶段可以昼夜覆盖棉帘,并关闭棚内通道和放风口,设施外围、棚脚用棉帘或草板覆盖,防止夜间温度过低造成冻害。

3.1.3后期(1月1日至20日)棚内人工温度控制

这个阶段昼夜温度都较低,白天12:00以后适当开启棉帘,让设施内气温略有回升,升至10℃左右后覆盖棉帘。

3.1.4休眠期棚内温度调控注意事项

休眠期既要避免棚内地温过低,还要有利于升温时气温与地温协调一致,应及时修补已损伤的棚膜,紧固压膜绳,关闭上下风口;及时封堵门洞,防止门洞进风透气造成低温冻害。

3.2扣棚升温

葡萄的自然休眠期较长,晚熟品种自然休眠结束多在1月中下旬,在促早栽培中,葡萄进入深休眠后,只有休眠解除即满足品种的需冷量才能开始升温,如果过早升温,葡萄需冷量得不到满足,造成发芽迟缓且不整齐、新梢生长不一致、抽穗率低、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等问题。春促早栽培升温时间主要根据设施保温能力确定,一般情况下扣棚升温时间为1月下旬至2月初。

3.3生长期温度控制

设施栽培为葡萄生长创造了优先于露地生长的温度条件,在葡萄生长期(即催芽期、新梢生长期、开花期、浆果发育期、着色成熟期5个关键时期)设施内温度调节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葡萄的生长,温度调节主要包括气温调控和地温调控。

3.3.1催芽期

设施春季促早栽培催芽期温度的控制非常重要,由于这一时期外界自然温度低,日光强烈时白天开启棉帘时间长容易造成温度上升过高,昼夜温差过大会严重影响葡萄花序发育及开花坐果。一般棚内温度白天最高温度控制在15~20℃,晚上最低温度控制在10℃左右,从升温至萌芽一般在30~35 d。棚内每隔20 m放置1个温度计,每隔2 h观察记录1次温度变化情况。

3.3.2新梢生长期

日平均温度与葡萄开花早晚及花器发育、授粉、受精及坐果等密切相关,此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5℃以内,夜间不低于10℃。

3.3.3花期

从萌芽到开花一般需40~50 d,正常花期一般维持10~15 d,此期应避免夜间低温,特别注意避免白天持续高温的发生,白天温度控制在25℃左右,夜间15℃以上,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造成花期短和授粉受精不良现象。

3.3.4浆果发育期

花后7~10 d果实会迅速膨大,此期主要是要避免高温灼伤幼果和防止倒春寒造成的霜冻危害,温度调控白天不高于28℃,夜间不低于20℃。

3.3.5着色期

春季促早栽培成熟期一般在8月上中旬,从萌芽到果实成熟150~160 d,着色期容易遭受干热风或高温的影响,合理控制棚内温度,人为加大昼夜温差,温差大于10℃浆果含糖量明显提高,品质好。此期温度调控白天28~32℃,夜间不低于15℃。

3.3.6注意事项

日光温室应选用保温性能良好的保温覆盖材料并正确揭盖,以防冻害;春夏季棚内遇高温时注意通风降温,降温顺序为先放顶风,再放底风,注意防止日灼。

4 花果管理

4.1拉果穗

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在果穗长到8~10 cm时,于滴水后1~2 d,使用奇宝3.5万~4.0万倍稀释液在19:00后用小喷壶雾化状喷果穗,一次性喷到即可,喷量不宜过多。

4.2定果穗

每个结果枝留1穗果,其余全部剪除,进入盛果期后,每株30~35穗,即2 500~2 800穗/667 m2。

4.3花序整形

在花穗分散期整理花序,剪除生长弱、穗型差的过密花序;落花后10~15 d,对过长的穗剪除穗尖和皮肩穗;待果实生长至黄豆大小时开始疏果粒,要求去除伤果、病虫果、生长不良和过密过小的果粒,及时去除卷须,集中营养,保证果穗生长发育,每穗留果130~150粒即可。

5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葡萄栽培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措施。通过合理的整形修剪,及时更新,可以调节生长和结果的关系,调节树体养分、水分的供应及光照条件,达到连年优质、高产、高效。

5.1冬季修剪

5.1.11年生葡萄的修剪

当年生葡萄11月初进行冬季修剪,一般延长枝在1.5 m且粗度达到1.0 cm以上处进行短截,着生在延长枝上的所有副梢全部剪除;延长枝生长不到1.5m,在延长头粗度1.0 cm处进行短截。

5.1.22年生葡萄的修剪

2年生葡萄主蔓延长头留10~12节,在成熟度好、直径达0.8 cm以上处短截;延长头当年生副梢全部剪除;结果枝同侧每隔10~15 cm留1个结果枝,并留1~2芽短截;通风带距垂直地面150 cm以下主蔓上着生的枝一律剪除。

5.1.33年生以上葡萄的修剪

延长头、结果枝修剪与2年生相同,主蔓总长度与相邻株重叠处短截;通风带距垂直地面150 cm以下主蔓上着生的枝全部剪刀除。

5.2夏季修剪

5.2.1去除萌蘖

当年定植的葡萄苗,嫁接砧木萌发的新梢全部抹除;多年生的葡萄主蔓距离地面1.5 m以下萌蘖全部抹除。

5.2.2抹芽和定枝

幼树萌芽后,选择基部1~2个生长健壮的新梢,其余全部剪除。待新梢长到20 cm以上时,留1个健壮新梢,其余再剪除;多年生的“厂”字型平架至地面150 cm不留枝,平架结果母枝每隔10~15 cm 留1个结果枝,多余抹除。

5.2.3结果枝、副梢、延长枝摘心

结果枝采取643摘心方法,即“三步”摘心法,待结果枝生长到6片叶摘心、结果枝顶端副梢留4片叶摘心、结果枝顶端副梢发出的副梢再留3片叶摘心;其他副梢均留2片叶绝后摘心;延长头生长到相邻株重叠处摘心。

6 病虫害防治

6.1防治对象

红蜘蛛、葡萄果蝇、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穗轴褐枯病、灰霉病等病虫害。

6.2防治方法

6.2.1清园杀菌消毒

冬剪完成后,清除销毁棚内的病叶、病枝及修剪后的枯枝落叶和杂草,减少病虫来源;果实采摘后对设施内棚架、后墙、钢架梁、地面进行喷药杀菌。

6.2.2化学防治

冬剪后用200~300倍80%的必备或1∶0.7∶100倍波尔多液杀菌1次;萌芽前喷施石硫合剂;生长期用克满特73%乳油2 000~3 000倍液、1 200倍液的三锉酮、氟硅唑、50%的福美霜600~800液、杜邦福星8 000~10 000倍液等药剂防治病虫害。

参考文献

[1]郭绍杰,李铭,陈新德.新疆克瑞森无核葡萄简化栽培技术[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3(1):11-13.

[2]翟雍同,刘怀锋,陈新德,等.石河子垦区克瑞森无核葡萄适宜滴灌量筛选试验[J].新疆农垦科技,2014,37(5):52-53.

收稿日期:2016—01—07

猜你喜欢
栽培管理技术字型
大倾角煤层无轨胶轮车运输的适用性
并行大口径管道“V”字型沉管下沟施工方法
“工”字型气体静压主轴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简析玉米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
淮南沿河滩区林茶间作无公害栽培技术
厚皮甜瓜春季凉棚栽培技术
设施克瑞森无核葡萄“厂”字型架式栽培关键技术
冬小麦“井”字型播种模式的研究探讨
“一字型”折叠翼展开试验与仿真验证分析
甜樱桃新品种晓文1号及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