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竞选活动“我要做班长”的案例分析

2016-07-04 21:32顾丽丽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7期
关键词:演讲稿竞选班长

顾丽丽

当孩子逐渐长大,他们会希望像大人那样去承担一定的义务,担负一定的责任,他们渴望自己更像一个英雄,可以主宰自己的“小社会”。老师,是孩子们身边至高无上的英雄,他们在私下无数次的模仿、学习。作为大班孩子的老师,我在思考,设计一个怎样的活动?可以让所有的孩子拥有一个英雄的梦,推动自己,成就自己,于是萌发了“我要做班长”的竞选活动想法。旨在鼓励幼儿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学习与同伴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并学习体验自己的各种情绪,懂得当有不良情绪产生时,愿意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一、“我要当班长” 的活动观察与记录

二、“我要当班长” 的活动小结

从老师公布“我要做班長”活动之日起,家长们就踊跃参与到活动中来,为孩子出谋划策,孩子们则更多了正能量的表现:助人为乐的情况多了;活动中积极思维的人多了;主动承担值日的人多了。

而家长在此次活动中的协助类型则分以下3种:

1.全权包办型

这些家长积极鼓励孩子参与竞选,为孩子写演讲稿,把结果看得很重,势在演讲稿上艳压群芳,讲稿中不免成人语言,且略感冗长,因为对讲稿缺少理解,强化记忆,所以孩子的临场发挥非常紧张,不断出现停顿,有的干脆说一半就匆忙结束了。

2.理智指导型

这些家长其中一部分,会跟着孩子一起拟定演讲内容,每日练习时找不足、提建议。会适当引导鼓励孩子叙述自己的想法——幼儿口述形成演讲稿,孩子运用自己的语言也更容易记忆、朗朗上口。在家长指导下的孩子临场表现也更大方、自信,不易出错,其中加入才艺表演的也多是这部分家长指导下的孩子。

3.完全放手型

这些家长积极鼓励孩子参与,也珍惜竞选的机会,但并不会过分关注竞选的记过,他们更在意孩子参与的过程及过程中对孩子更方面能力的培养。相比起其他的家长他们更信任自己的孩子。他们在平日的聊天中完成对孩子的关注与引导,并相信自己平日的教育足够孩子应付这次的竞选活动。孩子在竞选现场能创造出轻松愉快的互动效果。

由此可见,家长已经不知不觉的影响到了孩子的临场发挥,同时也可能因此影响到孩子遇事的处理方法、态度。

三“我要当班长” 的活动反思

“我要做班长”的活动,不仅仅只满足了个别孩子的班长梦,更多的是给予了孩子一个实现梦想的可能性,鼓励了所有有目标的孩子大胆的去争取,把想法变成行动,成现实。通过对第一次活动实施的总结,我再次对“我要做班长”的活动进行了改进。

1)活动周期由2个月/次改为1个月/次,竞选名额由1名改为1男1女各1名,旨在让尽可能多的孩子体验成功。

2)在投票的最后加入老师投票的环节,目的是在必要时可以均衡票数和避免重复中选。同时考虑到可以让零票数的小朋友收获一票的安慰。

3)投票过程由面对面进行,改为被投票人的背对接收贴纸投票,被投票的小朋友只需接收结果无需亲历过程。

4)竞选活动流程由原来前期准备→竞选演讲→投票推选,改为前期准备→竞选演讲→投票推选→心理疏导。增设的“心理疏导”部分,旨在活动后及时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组织社会活动——“说说我的心里话”,给孩子机会让孩子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准备故事《坐在路边为别人喝彩小孩》引导幼儿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等等。

5)建议家长在过程中尽量少的参与,给予孩子更多的信任与锻炼的机会。

竞选活动“我要做班长”的活动在不断的完善中,让我爱上了它,也更爱上了我的孩子们,作为老师我甚至每天是渴望见到这样一群“发着光的孩子,因为他们不是班长,就是在去往班长的路上。

猜你喜欢
演讲稿竞选班长
差一点儿当班长
找准演讲稿的三个靶心
如何写好一篇高考作文演讲稿
葡萄竞选记
怎样写好演讲稿
竞选班长
消失的演讲稿
班长的烦恼
竞选班长
总统竞选品哪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