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探究学习,促进健康发展

2016-07-10 20:07丘万昌
教师·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圆锥圆柱比值

丘万昌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文章从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学习的兴趣;挖掘教材,搭建探究学习的平台;腾让时空,提供探究学习的机会;动手实践,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鼓励求异,在探究学习中创新五个方面例证了笔者的做法与体会。

“探究学习”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以探索和研究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学习,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建构数学认知结构。探究学习强调由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结构,让学生在发现、探究的过程中领会学习方法,体验探索的快乐。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他们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创新打下基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现有的探索性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与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学习的兴趣

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观念上的平衡状态不断地遭到破坏并又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善于在新知识与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不平衡和不协调,引导学生进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使学生陷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言”的状态,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我先让学生任意报出10个数,并进行师生对抗赛,看谁能最快说出这些数中哪些能被3整除。学生在紧张、激动的氛围中通过计算才判断出两三个数时,我却很快将10个数判断完毕。学生在惊叹之余,心中顿生疑问:为什么老师能如此快速且正确判断?老师的“绝招”里有什么奥秘?学生带着渴望揭开奥秘的心理需求,迫不及待地投入新知的探究学习之中。

二、挖掘教材,搭建探究学习的平台

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获取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而现行数学教材的内容大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内容呈现的方式比较单一和静态。因此,我们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挖掘蕴含在教材中的那些可以让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资源素材,独具匠心地设计好探究活动,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合适且开放的学习材料,搭建一个让学生可自由选择、自主发现的学习活动平台。例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我是这样挖掘教材资源并设计学生的探究活动的。

(1)出示2∶4;4∶8;6∶12三组数比。

(2)认真观察,这三组数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比的前项是后项的一半或比的后项是前项的2倍)

(3)比值最大的是哪个比?(它们比值一样大,都是1∶2)

(4)你能再写出一些比值是1∶2的比吗?比比谁写得又快又多。

(5)只要注意什么就可写得又快又多?(只要注意比的后项是前项的2倍或比的前项是后项的一半,就可以写许许多多的比值是1∶2的比)

(6)想想:比值相等的比只有这样的一组吗?(不止,还有许多组)

(7)谁尝试说一个比,其他同学迅速写出和它比值相等的比,看谁写得更多更快。

这样把书本中生硬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步步深入探究,同时又注意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体验数学,在共同参与学习过程中思考、讨论、探究,在尝试对比中发现规律,有效地实现知识的构建和内化。

三、腾让时空,提供探究学习的机会

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个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必须舍得给学生腾让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

例如,我在教学“圆锥体积”一课时,课前先让学生自学课本,然后分组讨论,主动探究。课上我则适当引导,腾出时空,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演示探究的过程。第一组学生带来了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的三组圆锥和圆柱量筒以及一盆足够的水。先将圆锥注满水,然后倒入圆柱量筒中,多次观察后发现等底等高的圆锥正好倒满,即圆柱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三倍。而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的圆锥和圆柱则不存在这种倍数关系,从而得出圆锥体积的公式。第二组学生则带来三个完全一样的橡皮泥圆锥。先量得圆锥的底和高,再将它们“粘”在一起,捏成一个等底的圆柱,测得它们的高相等,从而得出圆锥的体积公式。第三组学生的方法更叫人惊奇,他们带来了酒精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锥模具和一个与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模具以及足够的蜡。先将蜡在酒精灯上加热溶解后,倒入三个圆锥模具里铸成“蜡模”,再用同样的方法将这三个“蜡模”溶开后,倒入圆柱模具铸成一个圆柱“蜡模”。从操作实践中发现圆锥的体积正好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

这样,由学生自己收集生活素材,自主探究方法,共同归纳、获取数学知识,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使学生真实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之真谛。

四、动手实践,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

动手操作实践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活动。生理学研究表明:在手脑并用时,大脑的创造性有关区域会受到刺激从而活跃起来,手使脑的功能得到发展,变得聪明;脑使手的技能得到训练,变得更灵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制作、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获取知识,探究数学和理解数学的全部过程,从中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

例如,我在教学“圆柱的认识”一课时,由于学生在低年级时就认识了圆柱,对圆柱的形状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在教学时,我提供了相关的素材让学生动手制作圆柱。学生在自己选取材料,动手做圆柱的过程中发现:圆柱的两个底面相等且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同时还发现:当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长或宽和底面周长相等时才能做这个圆柱的侧面。

这样的动手操作、体验发现,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学生经历了知识再创造的探索过程,使得学生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与展示,学生真正成了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和创造者,并从中体验到探究学习的成功乐趣,培养了自身自主创新的意识。

五、鼓励求异,在探究学习中创新

求异是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去想别人没想到的、找别人没找到的方法和窍门。要求异就必须富于联想,善于假设、质疑,追求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即与众不同的思路。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勇于探究,激发创新欲望。

例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有这么一道题:“一本书有180页,前两天看了这本书的,照这样的速度,读完全书还需要多少天?”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探究,得到了不同的解答方法。

学生在求异思维中,不断探究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探究学习中不断得到发展。

总之,探究学习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质疑,鼓励学生去探索,在探索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所以探究学习对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而言有其独特的价值,它可以炼就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数学思维方法和探究的态度去认识、去发现、去创造的本领。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汀县策武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圆锥圆柱比值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
比值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及阈值确定(插图)
削法不同 体积有异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圆柱壳的声辐射特性分析
双电机比值联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