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之我见

2016-07-20 14:29郭晓玲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12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行政事业单位

郭晓玲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之我见

郭晓玲

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对完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公共财政体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原则

基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改革,其预算编制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一是预算编制要遵循政策性原则。鉴于行政事业单位本身的公益性等特点,其编制预算时应将相关的政策要求作为首要考虑因素,从而在政策、方针的指引下确保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二是预算编制应遵循可靠性原则。这一原则是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基本要求之一,在保证以往资料、数据真实性的基础上,才能采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从而判断收支与预算之间的平衡点。三是预算编制需遵循合理性原则。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要充分结合财政资金的拨付情况,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实现财政资源的有效利用。四是预算编制要兼顾绩效性原则。尽管公益性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特点,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考虑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问题。要将绩效考核融入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中,通过监控、考核预算编制与执行的合理性和实际效果,确保预算的有效实施。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主要方式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主要采用部门预算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两种方式。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多数仍采用部门预算的方式编制预算。部门预算方式是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门的各项政策和要求,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并逐级上报、审核、汇总,再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立法机关,依法批准的涵盖部门各项收支的综合财政计划。全面预算方式是行政事业单位合理利用预算,对本单位内部各部门的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与控制,从而更好地组织、协调事业单位各项活动,完成战略目标。从预算管理效果上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能够调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部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使其自觉参与到预算管理的各环节中,同时能将单位的财政资金、人力资源等各项资源进行整合,最终服务于行政事业单位公共事业中,为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分析

1.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行政事业单位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意识淡薄。一是参与预算编制的相关人员积极性不高。这主要是因为管理者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目标不了解,未能与经办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得基层执行者编制预算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对预算编制不重视。一些事业单位没有设置独立的预算管理部门,或是预算管理岗位,预算工作多数是由财会部门其他岗位人员兼职完成,难以发挥预算管理应有的作用。此外,预算编制未能与单位发展规划相结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算管理的效果。

2.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方法主要有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两种。当前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采用的是零基预算法,但仍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采用增量预算的方法,即在上年实际支出的情况下,结合往年经验进行预算编制。由于上年度的预算数据并不完全符合本年度的实际情况,再加上本年的特殊事项也未能在编制预算时充分考虑进去,很容易使预算编制出现偏差,难以确保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进而影响预算管理成效。

3.预算执行力不强,预算编制缺乏约束

具体表现为: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定额和定员上做文章,使得单位整体的预算支出普遍较大;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也较为简单、笼统,存在一些夸大费用或者隐瞒单位真实收入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的难度,也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有的单位在执行下达的预算时,存在随意给下属单位拨款使用的问题。相关人员缺乏对预算编制的科学分析,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没有认识到有效使用财政资金的必要性,可能出现超预算或资金浪费的问题。

4.缺乏完善的预算监管和考评体系

完善的预算考评和监管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提高预算管理效率的重要保障,也是确保预算工作有序开展的基本前提。当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不到位,一些单位对预算的执行不闻不问,没有形成相应的监管机制,难以将预算管理相关政策落实到实处。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本身的特殊性,往往注重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使得其预算管理相关信息对外公开程度不高,更不用说对预算执行的监管和考评。而为了避免滋生腐败,就需要从单位外部引入预算执行监管的第三方,确保预算执行的公开性。

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

1.提高全员预算管理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定期学习预算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各部门人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管理者更是要不断提高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意识,认真听取基层人员的意见,将预算管理各个环节与单位自身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公共事业的开展。要科学合理地做好机构和人员的配置,做好预算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调,通过积极沟通的方式,及时解决预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基层预算人员也要不断学习预算管理相关知识,明确自身职责,在做好预算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严格执行预算编制,为提高预算管理效率奠定基础。

2.采用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

要采用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增量预算法的缺陷,明确零基预算法是更为客观、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在编制预算时,不需要考虑往年预算项目及费用支出,而是零支出为预算支出起点,从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公共支出需求,并逐项审核各项预算支出的必要性和金额的合理性,以此为基础编制预算。此外,在采用零基预算法编制预算时,要制定并依据科学的编制标准,逐项审核预算的合理性,并最终确定单位预算管理目标。

3.提高全员的预算执行力度

对于预算执行不力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应制定预算目标,并明确实施细则,尤其是针对超预算支出或随意向下级单位拨款的问题,应在制度中明确相应的惩罚措施,从而对预算执行人员形成有效的约束。对于预算编制人员故意夸大费用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应成立专门的项目审批小组,对各项目的预算金额进行审议,并由审批小组成员给出最终审批意见,对夸大预算费用的行为要责令相关人员做出解释,对于无法给出合理解释的要严厉惩处。此外,应对预算方案进行层层分解,细化到部门和个人,确保预算目标的顺利完成。

4.强化预算监督与考评管理

要加强预算的监督和考评管理,严格按照预算编制执行,并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与考核。通过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或工作小组,制定预算管理监督办法,明确具体实施细则和预算执行考核标准,促使全员参与到预算管理中,进而不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定期组织各部门人员对预算执行情况实施自查自纠,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多方位的监控。此外,要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评价机制,不断改进评价方法,全面、客观地衡量预算执行情况,进而更好地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1]段蕾.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预算.2012(8).

[2]汪群霞.浅析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总会计师.2012,10.

[3]路瑞莲.浅析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预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4,03.

[4]许源,王莹.对我国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现状与措施分析[J].经贸实践.2016(01).

(作者单位:太原市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处)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学人
新旧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对比与分析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