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不足和对策

2016-07-20 14:29谢炳生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专项经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谢炳生

浅议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不足和对策

谢炳生

如何对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绩效评价,一直是近几年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开展绩效评价工作过程中在观念、评价标准的针对性、评价结果约束力、评价指标的全面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绩效考评需遵循的原则、绩效指标的构建、绩效评价实现的手段等方面提出了财政专项经费绩效考评的总体思路。

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问题;对策

财政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由具有指定项目和用途的资金,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专款专用,不能任意改变其用途。随着国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专项资金规模不断扩大,专项资金支出管理好坏已成为反映高校财务管理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准。按照国家财政部规定,对于地方财政下达的专项资金,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收回同级财政统筹安排;对于上级专项转移支付安排的专项资金,使用年限超过两年的,除有具体规定的情况外一律收回资金。为了应对紧迫的财政专项支出任务,减少由于支出缓慢所导致再次申请专项资金负面影响,各高校都在加大资金使用的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疏忽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为了避免专项资金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科学合理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必不可少。本文主要立足高校,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校内各类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一、绩效评价的意义

1.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同专项资金就有了明确的评价标准。根据评价结果,各有关部门可以对资金进行合理的配置,规范和提高专项资金的利用效率,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2.进行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是高校强化绩效责任的需要。根据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准确界定资金使用人员受托责任,发挥高校对专项资金项目负责人监督作用。

二、当前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1.观念存在偏差。对高校领导而言,专项资金属于“不要白不要”的额外资金,他们将精力主要放在如何获得更多专项资金,而对资金到校后的使用情况关注不够;财政部门工作的重点放在专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进度上,而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监督和追踪关注不多。

2.评价标准缺乏针对性。专项经费的类型很多,每一种专项资金都有其使用方向,比如有的侧重于科研,有的侧重于实验室建设,有的侧重于基建,如果不考虑这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性,仅仅通过一种评价标准来考察多种专项资金项目执行效益,将导致绩效考评的结果缺乏公正性与客观性。

3.评价结果约束力弱。许多高等学校专项经费绩效评价流于形式,绩效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要求,评价结果和后期整改情况的好坏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导致无人关心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和督促绩效评价后续整改工作的落实,,从而降低绩效评价工作约束力。

4.指标缺乏全面性。完整专项经费绩效考评指标既包括数量性指标,如产出指标,也包括质量指标,如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等。很多高校在进行绩效评价的过程中,通常将数量指标作为绩效评价主要指标。对于质量指标,由于在指标数据收集上存在较大难度,往往较少涉及,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全面性。

三、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总体思路

(一)绩效评价的原则

1.客观、公正、公开原则。专项经费绩效考评应当符合客观、公正、公开的要求。绩效评价是一项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为了实现客观、公正以及防止在考评过程中出现讲人情等现象,可以考虑引入技术力量较强的外部专业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工程造价咨询等外部同行组成外部同行评议小组进行评价,对于绩效评价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

2.针对性原则。专项经费是要实现一定的目标而专门下拨的,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所以不同的专项资金要分别根据它们要达到的效益目标设置相应的绩效评价目标,提高评价的针对性。

3.便于操作性原则。专项经费评价是以绩效评价为核心,通过全方位的评价指标,对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价。评价程序的设计上应该注重可操作性原则,避免因为考评设计程序过于繁琐,导致考评流程过长,降低相关人员参与绩效评价的积极性。

4.科学规范原则。在选择绩效评价指标时,要采取共性指标与特性指标相结合,短期效益指标与长期效益指标相结合,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形成一个具备代表性和完整性的指标体系。

5.评价结果与奖惩相结合的原则。为了达到有效提高财政资金效益的目标,要制定奖惩措施,将绩效评价结果和后期整改情况与奖惩结合,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主要指标

从具体操作层面来说,设计一套能够真正反映资金使用绩效的指标体系是绩效评价工作中最核心的工作,它直接决定了绩效评价工作的成败,在指标的设计上,要遵循3E原则,3E指的是“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益”(effectiveness)的“3E”标准体系。这个标准体系能够客观准确的衡量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经济性标准是指资源投入方面,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或充分整合现有的资源,提高资源的共享性以获得最佳比例的投入即支出是否节约;其次效率性标准,它指的在产出方面的一个标准,体现的是在给定的投入产出比最大化。效果性标准表示最终产出对专项资金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包括产出的质量、期望得到的社会效果、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等。设置效果性指标的目的防止在资金使用上过于注重节约和产出,而最终偏离了预期目标。高校专项经费绩效评价指标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投入方面的指标。(1)专项经费下拨率该指标主要客观反映高校专项项目所需经费的到位情况,它等于经费到位数与预算数的比值。下拨率的高低,则体现该项目在进展过程中所需的经费是否有保障。(2)专项经费结余率,该指标反映了项目完成后剩余资金占总预算资金的比率,该指标体现了项目的经济性。

2.效率方面的指标。效率方面的指标主要是指使用专项经费进度快慢以及所取得的成果。(1)专项经费完成率。这个指标是用来反映专项经费使用快慢,从一个侧面体现一个单位专项经费的管理水平。它等于专项经费使用数与预算数的比值。此外,专项资金对各类费用使用类型和比例有明确的规定,例如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中省级重点学科类专项资金可开支范围就明确为设备购置费、图书购置费、电子文献购置费、环境改造费等。其中环境改造费不得超过项目总预算的5%,所以还需收集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经费支出类型以及每类支出在总经费支出中的比率,判断其支出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专项经费的目标要求,是否存在违规,由此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2)不同的专项经费,最终成果不同,通常采用数量和质量两个标准进行描述其资金使用效率。如果侧重于科研,高校主要依据科研成果对专项经费绩效进行相应的评定,高校科研成果通常指其在获批专利数量、申请的课题级别、发表论文数量和级别等方面所获得的成绩;如果侧重于实验室建设,则依据建成实验室的数量,等级等;如果侧重于教学建设,主要依据新增的精品课程、新设学位点等教学成果以及等级;如果是侧重师资队伍建设,评价指标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即高校师资队伍中职称分布和对应人数等。

3.效益方面的指标。在效益方面,常以高校财政专项经费成果应用率作为衡量指标。比如建成实验室的使用率、精品课程的点播率、论文的引用率、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和高职称教师取得教学科研成果等指标进行衡量。指标的选择并不是一层不变,必须根据专项项目业务特点,不断调整完善评价指标,形成多层次、分门别类、全面的绩效考核体系。

(三)绩效评价的实现手段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高校领导应转变思想观念,重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建立由校领导领衔的评价小组(评价主体),外部同行评议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模式。从实际操作上看,校领导领衔的评价小组主导评价独立于职能部门之上,避免了职能部门主导导致高校内部平级部门之间的推诿及内耗。从决策角度来看,由外部专业机构遴选同行专家做出的评议属于独立性比较强的非个人决策,因而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在这一模式中,校领导领衔的评价小组主体及权威地位,外部同行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得以有机结合。

2.落实制度建设。(1)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依靠制度的力量来加强绩效评价的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实施评价过程中,不但要注意评价项目的完成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也要对评价过程中所发现的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和资金使用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并及时反馈个相关部门并督促其整改落实。(2)设立绩效评价的申诉制度。由于存在考评者的偏见,程序失误等因素,在评估方法和评估工具上会出现不公。所以必须设置一个纠错系统来消除它,这就是申诉制度,它是解决失当问题的一种特定监督形式,能够有力保障评价顺利进行,促进公平。(3)设置和推行绩效评价整改和奖惩机制。为了增强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除了绩效评价结果以外也要将评价后整改结果同奖惩制度挂钩,作为绩效评价的必要保障,奖惩制度发挥着引导和示范、鼓励和约束的作用。

4.提高绩效评价的信息化水平。绩效评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面宽,信息量大,所以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考评手段,开发专项资金绩效考评信息系统。将分散在财务、科研、资产、教务、各教学单位的信息集中起来,建立高校专项经费信息共享平台,强化搜集和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完善信息化绩效管理机制,依托网络信息平台为专项经费绩效评估提供基本参考数据,从而提高绩效评价的效率,促进绩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四、结论

专项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是对专项资金支出状况综合性评价,评价不是目的,不是为评价而评价,而是为了提高学校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促进资金的使用效益。所以,作为高校的管理者,要以提高财政专项资金效益为出发点,设计一套符合各个高校自身特点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强化制度建设,在全校教职员工中塑造“用好每一分钱”的理念,真正把评价工作落到实处。

[1]李辉,董乃斌.高校项目支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构建[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4):10一11.

(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计划财务处)

猜你喜欢
专项经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新环境下地质项目专项经费监督与管理分析
绩效评价:提升博物馆管理水平的有力杠杆——以央地共建博物馆绩效评价为例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新环境下地质项目专项经费监督与管理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
财政部下达44.2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高校专项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的医药全行业绩效评价及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