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移动”的泛在学习模式在会计专业应用研究

2016-07-20 14:29赵霞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12期
关键词:资格考试资格证书会计专业

赵霞

“课堂+移动”的泛在学习模式在会计专业应用研究

赵霞

会计专业的教学,可以采取“课堂+移动”的泛在学习模式。教师课堂教学以传授理论知识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学生的自主移动学习以考取各类会计资格证书及拓展专业知识为目标,“课堂+移动”的泛在学习(ULearning)模式构建,可以促进会计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发展,更好地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会计人才的需求。

课堂教学;移动学习;泛在学习

泛在学习(U-Learning),又名无缝学习,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方式(Anyone,Anytime,Anywhere,Any device,简称4A)。近年来,信息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泛在学习的发展起到了加速推动作用。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泛在学习,以满足不同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下,动态变化的学习需求。

一、泛在学习模式构建的基础

根据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赵健(2014)的一次调查发现,在本、专科学生最关注的会计资格考试中,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排名第一,吸引力指数91.28%。与会计专业学生强烈的考证愿望对比,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并不高,全国各省普遍维持不到20%。也就是说,在会计专业课堂学习和取得资格证书之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那么,怎样实现课程与资格证书之间的衔接,帮助学生顺利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呢?对此,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有76.19%的学生表示在会计学习中,使用过在线题库;52.38%的学生使用过手机APP练习软件。此外,会计专业知识交流群、网络音视频内容以及微信专业公众号也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媒介。基于考取各种资格证书的压力,会计专业学生课堂外利用新媒介进行学习适应性较好,教师如能因势利导,对学生课外学习加以引导,“移动+课堂”的泛在学习模式构建将成为一种可能。

二、“移动+课堂”的泛在学习模式构建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学习可以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方式。具体到会计专业泛在学习模式构建,可以采用“移动+课堂”模式:课堂教学应以接受学习为主,发现学习为辅;学生课下的移动学习应以发现学习为主,接受学习为辅。学生在发现学习中要运用接受学习中获得的知识,通过运用可以使得知识得到巩固或者获得新理解。一方面,学生课下自主进行的发现学习需要以接受学习为基础;另一方面,发现学习也是促进接受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

(一)课堂学习任务

会计专业课,教师如果要兼顾基础教学、实践教学和考证训练,课时量明显不够。在对会计专业课堂教学把握上,教师要有清晰的定位。课堂教学任务,是满足基础教学的需要,而不仅仅是应付各类会计资格考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同时针对会计专业的特点,开展一定课时的实践教学。而各种证书的备考工作,应该留到课堂外,由学生自主移动学习来完成的。

(二)移动学习任务

会计专业学生移动学习的模式有很多种,移动学习带给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感受,收到与课堂学习不同的效果,其目标定位为考取各类会计资格证书及拓展专业知识。

1.会计知识/会计考试在线交流QQ群。针对学生24小时QQ在线的情形,跨年级、跨班级建立会计知识/会计考试QQ群,将本系所有考证学生纳入群管理。主要功能是:发布考试动态、培训通知、注意事项等信息;共享考试资料、实战经验以及教师在线答疑。QQ群解决了以往必须面对面答疑的缺陷,拉近了师生距离。

2.博客/微博。教师可以通过开通博客或者微博,传播专业知识,也可以利用QQ说说、微博发布一些短小的信息或者通知,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会计领域专业人士、会计培训机构的微博,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考试动态。

3.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会计教学与考试主要有以下优势:随时随地接收信息,提供移动学习支持;设定关键词回复内容,调动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因材施教,向学习者个性化推送特定课程;提供朋友圈分享功能,营造学习氛围等功能。

4.手机APP。针对移动学习的需要,社会上一些会计培训机构开发了专供会计学习和考证用手机应用软件——APP。如中华会计网校、东奥会计在线等,支持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直接在线看课或下载导入课件。同时,还配有同步练习题,自动批阅判分,并汇总错题供反复演练。有些还设置了在线答疑功能,帮助学生随学随问,解答学习中遇到的疑问。除收费APP外,学生还可以下载到一些免费的APP软件进行练习,如专门针对考试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手机APP软件。

5.视频、音频内容。目前,网络上针对会计学习与考试的视频、音频资源也很多,学生可以随时在线观看或者下载到手机进行移动学习。与课堂教学相比,这些视频、音频内容具有针对同一考点反复收听的特点,并且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

三、教学实践与教学成效

(一)教学实践

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采取“课堂+移动”的泛在学习模式,关键在于课堂学习与移动学习的主体不同、定位不同、学习时点不同:教师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传授理论知识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学习时间集中、地点固定;学生移动学习以学生为主导、以考取各类会计资格证书及拓展专业知识为目标,学习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泛在学习的开展,理清了一直困扰我们的教学定位问题,在引入学生自主移动学习之后,课堂教学目标更加清晰,学生考取资格证书的动力更足、成绩提升更快。

我们将学生的学习情形明确区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实体课堂:教师在实体课堂上的教学任务,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基础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同时针对会计专业的特点,开展一定课时的实践教学;第二,在线课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登陆建立在云平台的在线课堂,完成人机互动的学习任务,并由机器对相应作业批改、评分、校对;第三,学习社区:学生自主建立由教师参与的会计类在线交流论坛,如专业QQ群、微信群等,在论坛中可以提问、分享学习资料、交流学习心得。实体课堂、在线课堂和学习社区三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甚至在某些方面相互融合的,形成“三位一体”的智慧课堂。其中,在线课堂和学习社区构成学生移动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成效

泛在学习的开展,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效:首先,移动学习模式的采用,实现了教学平台的多样性。移动终端界面友好、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与课堂学习进行无缝对接,任意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移动设备进行学习,真正体现了泛在学习的4A理念;其次,传统教学模式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式学习,而移动泛在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最后,“课堂+移动”的泛在学习模式,使教学手段更多样、教学资源更丰富、教学时间更灵活,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更方便。

四、会计专业“课堂+移动”的泛在学习模式发展规划

1.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利用移动设备进行泛在学习的效率。泛在学习的一个优势就是学习者可以获得定制化的学习内容。对此,高校及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会计专业学生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合理安排线上及线下学习时间,有意识的将在线学习与课堂学习结合,做好学习过程的整体规划。

2.推动高校移动网络平台开发。院校应加大力度推动移动学习平台建设,开发丰富、实用的移动学习资源来满足大学生移动学习的需要。

3.促进高校教师移动教学改革。高校教师应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利用移动学习平台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将移动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4.探索移动学习与传统教育结合的新路径。当前,移动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主要是由社会机构及专业人士提供的,院校应与社会培训机构展开资源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合力推动移动在线教学的发展,促进移动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相融合。

课题名称:

本文系浙江省2015年度高校访问工程师校企合作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浙教办高科〔2015〕99号文件)。

[1]王民,顾小清,王觅.面向终身学习的u-Learning框架:城域的终身学习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0,(9):30-35.

[2]赵健.财会类专业资格考试调查[J].会通讯,2014(4):14-18.

[3]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6.

(作者单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

猜你喜欢
资格考试资格证书会计专业
全国一流本科会计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对完善查验员资格管理机制的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城市郊狼资格考试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关于对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与职业技能提升的研究
2015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级资格考试情况统计表
2015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资格考试情况统计表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的应用研究——以安防技术应用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