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语新词的翻译

2016-07-28 07:40黄实
校园英语·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直译音译

黄实

【摘要】语言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汉语新词指的是不但在汉语词汇中出现的新术语和表达方式。它们反映了当下中国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通过观察语言中词汇的领域,我们可以对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形成一个相当准确的印象。本文的主旨即为研究这些汉语新词的翻译策略。不同的翻译策略为笔译员和口译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考虑,有利于提高翻译技巧。

【关键词】汉语新词 音译 直译

汉语中经常强调简短的形式和清晰的表达,会使用很多缩写。缩写如果直接翻译成英语,就会造成感官的困惑。因此,解释性的翻译是必要的。“五讲四美三热爱”不能被翻译成“Five Talks, Four Beauties and Three Loves”。但是可以解释性的翻译为“Five Stresses(decorum, manners, hygiene, discipline and morals); Four Points (of beauty of the mind, language, behavior and environment); Three Aspects (of love for motherland, socialism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在开始透彻地研究汉语新词翻译之前,我们应该明确地意识到,翻译中包含了技巧、艺术和科学在内。一方面,技巧的获得通常来自于常年的实践;另一方面,翻译的理论离不开实践。我们必须熟练地掌握一定的翻译基础理论,然后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频繁的实践获得必要的技巧。最终,将理论和技巧结合起来可以为语言的敏感度铺路。

一、翻译的定义

翻译为不同国家的人彼此相互交流、交换思想、以及丰富共同文明提供了一个桥梁。那么,什么是翻译?国内和国外的语言学家在相同的理论基础之上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翻译”意味着一种原则。即“使用一种语言去解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而普通的翻译书籍对它定义为:“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去精确地、完整地解释另一种语言。”美国的理论家,Eugene Nida 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容易理解也更精确的定义——翻译即为解释其含义。这个定义更容易为翻译者们所接受。

总的来说,为了给翻译下一个更精确的定义,我们应该吸取不同人不同说法的精华。无论翻译的定义是什么,翻译就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翻译不仅仅是一门科学,它更是一门技巧,或者更进一步说,一篇精彩的翻译也是一门艺术。

中国的商人将一些中国汉字赋予了特殊的含义,这样可以方便向消费者介绍商品的功能和商品的高质量,暗示一些美好的祝愿和其他用途。在选择适当的汉字商标时,丰富的汉字提供了广泛的措辞选择,因此一个好的翻译可能对商业有决定性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音译在商标的翻译中有如此高的人气。

二、汉语新词翻译的一般原则

1.中国的新词和短语的翻译必须是简单易懂的。易懂的翻译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到他们正在学习的东西是什么,这样他们可以了解更多外语的变化和动态发展,这在说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有效地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

2.在理解的基础上,翻译应该尽可能精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本意。

3.要将常识加入到新词和短语的翻译中去。一些新词在另一种语言中能够找到对应的词汇,这样就没有必要再对它进行翻译了。同时还要考虑中国的文化。

三、汉语新词的翻译策略

我们对汉语新词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一下汉语新词翻译的策略。翻译的一般公认的原则为:信、达、雅。译者应先考虑用直译的方法翻译。然而,这种翻译方法不能应用在任何时候,因为它的功能是有限的。我们要设法提出一些汉语新词的翻译策略。

1.音译。音译就是从源语言中根据发音和拼写借用来的词语,同时保持它们原有的含义。汉语中大量被借鉴的词语都是音译过来的。比如“八卦”,它是一个典型的汉语词汇,是“阴和阳”的象征。但是如今,我们用这个词来形容一些明星或其他人的丑闻。另一个例子是我们起初把“福娃”翻译为“friendliness”,但经过讨论,我们用“Fuwa”来代替。与第一个相比,“Fuwa”更能够展示出中国文化的特点。

2.直译。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最完美的翻译方式就是保持形式和内容符合原始语言。在上下文提供了可行性的条件下,逐字翻译可以应用于新词翻译当中。直译不仅能够保持原文的内容,还能保持它的文化内涵,修辞效果和语义表征。随着社会发展。新词在不断增加。正是因为最新外来词的翻译,外面的世界才有机会更多的了解中国。

3.意译。意译的效率较低,因为人们很难再短时间内找到一个完整的对应词。比如,“形象工程”要意译为“vanity projects” 而不是“image project” , “豆腐渣工程”意译为“jerry-built project”,“灰色收入”意译为“income from moonlighting”要比“grey income”贴切很多。

翻译是一个过程,代表着给予读者最大程度上的原始信息。因此,它需要完美的技巧。然而,翻译新词和词组比翻译句子和段落相对容易一些,因为前者只是在源语言到目标语言之间传递信息而不是用目标语言复制整个上下文。即便如此,技巧仍然要为新词的翻译这一终极目标服务。有时,同一个新词和短语可以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翻译,一种保持保守的形式,另一种接近风格。不同的翻译技巧为笔译员和口译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考虑,有利于提高翻译技巧。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翻译新词和短语,翻译必须要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达尔文的那句名言可以适用于新词的翻译——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Language and Cultur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3.

[2]杨原.关于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词汇的英译[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22-24.

猜你喜欢
直译音译
物质文化在《京华烟云》中的异化翻译
论外汉音译的意义关联
直译与意译在英剧Townton Abbey字幕翻译中的相关思考
浅谈直译与意译的合理结合
音译规范的韵律学视角探究
英汉外来借词(loan—words)互译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习语英译探析
文化传真视角下中医隐喻的“直译”法初探
鲁迅音译的外国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