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2016-07-30 15:36刘永波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评语写作文作文

刘永波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经常作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水平。作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所以学生认为作文难,教师认为指导学生作文也难。在这里就如何指导学生作文,抛砖引玉,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语言匮乏

小学生对待作文的消极心理是一种共性。主要表现在作文前厌恶作文,学生对作文无兴趣,担心碰到难题写不出,担心时间限制完不成;作文时应付作文,要么缺乏题材,乱写一通,要么有题材,不知如何动笔,最后随便写写交差;作文后抛之脑后,不求上进。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语言匮乏,表达能力太差。

二、丰富语言

小学生作文常常觉得自己无话可说,语言表达能力差。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从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入手,培养学生随时积累语言的习惯,养成多读多背,熟读成诵的做法。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范文的熟读成诵,就能达到长效积累语言的目的。这样学生在写作文时就得心应手,有话可说。这种积累语言的方法,我们不妨称之为“口诵笔书法”。多年来,我时常把它运用于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具体的做法是:在语文课堂教学时,对课本中的精彩段落,要求学生在五至十分钟内熟读背诵,然后默写。读时遇到生字边读边画,当读熟并能背诵时,进行默写。默写时如有记不起原句的地方,不要看书,也不要死记原句,而让学生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补写出来。默写完后,自己读一遍,如发现错误之处,即可修改,同时加上标点。然后再读,看句子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当认为没有问题时,就可打开课本与原文对照订正。订正时对错误的地方包括标点,可拿红笔用修改符号修改。订正完后再读一遍,细心体会自己与作者在遣词造句和标点符号应用上的差别。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其实大有文章。因为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背诵,注意力就得高度集中,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要默写,就得边读边画,解决默写过程中的拦路虎,养成识记生字的习惯;要与原文对照,就得认真修改,在改中长进,在改中提高。在读---写---改的过程中,渗透了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字、词、句、段、点,面面俱到。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天读背100字,十天1000字,一年就是36000字。日积月累,就可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提高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某一事物发生浓厚的兴趣,才会去了解、研究它。作文写得好的学生,主要是他们对写作文具有浓厚的兴趣;而怕写作文的学生,他们要么认为作文高不可攀,要么认为乏味,无内容可写,甚至觉得是一种负担。因此作文教学不能仅局限在课堂上,而应把学生引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丰富自己的语言。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例如:学生在劳动课上通过参加劳动,亲身经历了劳动的辛苦和劳动场面的热火朝天后,我安排了一篇写劳动课的作文, 这样学生觉得拿起笔就有言可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写出了情文并茂的作文。通过学生评议,选出优秀作文,然后抄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互相学习,相互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 、乐于作文

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更渴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赞许、羡慕,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学生这一心理需要,为学生表现自己的成就创造机会,尽量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下评语时,教师要努力挖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尽可能地肯定 、鼓励 、赞扬。好的评语对学生影响很大,既是对作文水平较差的学生,教师的评语也要婉转一些,多加鼓励,提高他们作文的信心。同时每周可安排一次佳作欣赏课,请本周日记写得好的同学上台朗读自己的佳作,读后请小作者谈体会,同学展开讨论。并且利用学习园地,展出优秀作品。使学生看到希望,受到鼓舞,从而乐于写作文。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就应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既注重丰富学生的语言,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只有在丰富语言的基础上,经过教师的指导和他们自己的不断努力,作文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评语写作文作文
写作文的烦恼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用中医诊疗法写作文
写作文等
作文评语探讨
如何写好作文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