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6-07-30 15:36庞芹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教学

庞芹

摘 要: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能够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因为里面有着丰富多样的内容表现形式,学生也容易被多媒体课件中出现的视频和图片所吸引,提升课堂的整体教学气氛。本文主要就多媒体教学的内涵作为切入点,介绍多媒体课件和小学语文结合对教学产生的重要作用,旨在丰富小学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稳步推进。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教学

多媒体课件让课堂教学更加的灵活,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让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视听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升,主体地位也得到巩固。

一、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内涵

1.含义。现代化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应用最为广泛。多媒体教学运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因素直观的展示教学内容,给学生开展立体化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描述的精妙无法代替图像和声音的直观,所以两者的结合能够让教学活动更加丰满,同时把这一过程用计算机记录起来、并且加入教师要给学生在课堂上运用的板书讲解,加快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效率。

2.在小学语文中应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都是来源于书本,所以教学内容比较程序化,学生学起来会感觉很枯燥和生活的各个环节也脱轨,学生只能根据教师的语言开展想象,但是想象进展到什么程度教师不能直接掌握,所以对学生想象思维的培养也会有阻碍。

小学生的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优势,如果只是依靠课本去学习,没有办法得到形象的理解。而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图文声,可以给学生立体化的知识呈现,增强教学的密度,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也会加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发展。但是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要把多媒体作为教学的主体,忽视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回归。

二、多媒体教学的主要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好奇也相对来说比较重,只有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事情才能够用心探索。这也会增加学生乐学和爱学的情感。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兴趣的激发变得尤为重要。多媒体教学运用声音和形象把鲜活的立体形成呈现在学生面前,比如在学习《詹天佑》这课的时候,教师给讲解更多詹天佑的事件学生感触也不是很深,但是如果教师给学生立体化的呈显出詹天佑图片和相关视频,以及京张铁路建设时的相关视频片段,学生对于这个人物的理解就会变得有血有肉,在大脑中会形成一个兴奋点,让学生在兴奋点当中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可以引起共鸣,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2.创设情境环境。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内容比较多,单纯的文字讲解不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多媒体的应用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情感氛围,学生在情境环境创设中会对学习内容理解的更加深刻。比如,进行《雪地里的小画家》这课教学的时候,城市里面学生能够看到的动物少之又少,所以很多学生对于动物的爪子形状不了解,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图片给学生展示动物的爪子,让学生回忆现实生活中能够看到的动物,学生说能够看见猫、狗、兔子和马、松鼠,教师给学生展示不同的动物图片,让学生自己辨别这是什么动物的爪子。学生在观察以后发现有的动物前爪和后爪不太一样,有的动物爪子形状很相似,比如说猫的爪子和老虎的爪子就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指甲都比较锋利,同时能够捕捉猎物;之后学生会主动了解和观察其他动物的爪子,课堂教学氛围很浓烈,学生对能够主动的融入教学中。学生在环境的引导下会主动积极的思考问题,并且发现,主要是因为多媒体技术为情境创设提供了更多机会。

3.激发学生美感。多媒体教学有着比较强大的功能性,通过图片、图像对自然景观有深刻的认识,学生可以真正的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在开展《秋天的雨》这课教学内容的时候,因为这篇散文有着比较强烈的抒情意味,作者运用秋雨为线索,把众多的景物有机的串联在一起,形成丰收愉悦的景象,给大家一种比较愉悦的美感享受,小学生因为认知能力比较低,所以把文字转化为图像的能力还没有,学生能够形成的图片意识只是自己之前在头脑的保留的图像,但是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就是比较直观的景象呈现。教师先给学生播放不同季节雨的情况,让学生对于雨有了解。感受大地在春、夏、秋、冬不同的雨后景色,学生可以被景观引入到学习的环境中。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创设出来的自然景观,在体验和欣赏中去讨论学生的情操。

4.拓宽学生视野。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能够拓展的知识比较少。但是多媒体网络的运用,能够让学生看见很多课外知识,同时还能够远程看见其他地区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的情境,提高学生的知识摄取范围,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同龄学生在学习相同课程的状态和领略不同的授课方式,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

三、多媒体教学开展的注意事项

教学课件是教师按照自己对课堂的理解制作的教学辅助工具,能够在课堂时间力加大知识摄入量,但是如果课件设计的不合理会忽略学生的课堂主导地位,让课件引领学生学习,不是以学生学习为主,课件为辅,整个教学流程都是在鼠标的引导下完成,引导学生在固定的学习流程中思考问题,被动的知识接受,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还有一种情况是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掌握知识,但是当回家完成作业的时候会发现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业,课件不能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课件的指引下学习知识,理解作业的思想和感情,但因为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让课堂教学更加的紧密,所以没有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导致学生只是理解知识的表层含义,对其深入内涵没有了解。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要有效的掌控课堂。课件的运用能够形象生动但是还是有其弊端,因为课件能够给学生展示的只是表面的内容,其中。任何的教学手段都是有其弊端,课件对教学起到了辅助作用,不能成为教学的核心工具。教师还是要及时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度,及时的调整课堂教学情况和开展反馈,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忆江南》这课教学中,就考虑到是四年级学生,所以背景颜色选择比较适合学生的亮黄色,同时文字讲解部分不要过多出现,幻灯片的数量和密度不要过大,课件的整体设计要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想统一。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要注重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先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这样制作出来的课件才能被学生所接受,明确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所以教学中课程教学的优点还是要发挥出来,运用多媒体和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融入,加强语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美子,刘凤娟.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2(04).

[2]朱晓民.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状况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 , 2012 (05).

猜你喜欢
多媒体小学语文教学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