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

2016-07-30 16:02劳丽群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技巧

劳丽群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两大难点,即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万剑而后识器”,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但两者都离不开其基础:朗读教学。只有把握好朗读教学与阅读教学的关联,搞好朗读,才能为阅读打下伏笔。

关键词:技巧;感情朗读;阅读教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倡朗读,重视朗读,加强朗读,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小视的话题,小学语文老师应学会享受朗读所绽放的独特魅力。因为朗读教学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试着将“朗读”二字深埋心间。

在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灵活运用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及心理所需的方法,为学生学好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加强朗读训练的必要性

1.朗读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很重要的。朗读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做到出口成章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因为有些东西并不是只靠听就可以获得的,要从自己的朗读中找出灵感,按照抑扬顿挫的读法体会作者的心境,进而产生对文学的兴趣,牢牢地记住所讲的内容。这样既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无疑是一举两得。因此要在朗读中由简入难,逐步提升朗读的水平和理解的能力。

2.随着教学任务的加重,没有大量的时间进行朗读训练,导致了学生阅读能力的退化。日常教学中老师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了词语句子的分析以及内容的分析上了,只是偶尔让一些朗读能力好的学生进行单个的朗读,很多人没有表现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自然而然地忽视了对于学生朗读能力的考查,学生的朗读能力在那一个时间段弱化了,长此以往,学生的朗读能力会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软肋。

3.教学仅凭书面的成绩忽视了学生自身发展的能力,这导致了学校对朗读不重视,朗读意识淡化。现在的升学考试只是常规的考试,对于朗读水平没有要求,老师以及家长对这方面也不关注,只是一味地督促学生进行对语文常规内容的学习。在思想上对朗读不重视导致了学生朗读意识的淡化,这对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要按照语文朗读教学的要求来丰富教学内容。

二、朗读教学的技巧

小学语文教学的成败与得失主要取决于朗读教学和朗读训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应是读的最高境界,这应是我们教师课堂价值的理想追求之一。《语文课程标准》中把“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朗读的总要求,是每个学段阅读教学中要求达成的一项重要指标。

那么, 适当的朗读技巧指导应在哪几方面得到体现呢?我认为它应包括语调(反问、疑问等)、停顿(标点的停顿、逻辑的停顿等)、轻重音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俱备,而应根据实际情况有所选择与侧重。

1.留足时间,朗读要求应遵循“芝麻开花节节高”。

2.众所周知,朗读的目标总体讲有三个要素:正确、流利、有感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应扎扎实实地落实“正确、流利”的目标,非常明确地提出每一次朗读训练的具体要求。但是,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中要体现差异性。复杂层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训练应量“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异,让学生多享受到一些成功的喜悦。

三、如何进行朗读训练

1.注重培养学生兴趣,营造朗读的氛围。 都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在朗读训练中也是值得关注的,有了兴趣才能够积极地配合老师的行动。老师可以采用激将法。例如在学习古文时,老师说:“我读了很长时间但是读得不好,谁敢跟我比赛,看谁比我读得好?”这么一问就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距离,学生纷纷地来挑战老师,一下子班里的气氛就活跃了。这种形式激发了学生求胜的心,也就有了兴趣。

2.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加强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由于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学的内容也是固定的,因此要花大心思对授课内容进行提炼式的解读,提高课堂的使用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是丰富课堂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有限的时间中,可以鼓励同桌之间进行阅读,也可以让几个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或者是进行分小组练习,然后进行挑错训练,纠正发音错误、停顿错误等,同时也要肯定好的,让大家共同学习。最后进行交流,讲一下对文章的理解。在时间十分紧凑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范读和伴读。老师要有比较高的朗读水平,并配上合适的口型和表情动作,让学生从这个直观的感受中了解文章内容情绪的变化。这样的课堂学习形式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3.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首先,教师布置作业的时候要布置一些朗读类的内容。例如老师可以规定学生要预习一篇课文,要每天朗读几篇诗词,并且能够写出对这篇文章的一些感触,规定每天进行检查,这样的形式可以督促学生进行朗读的训练。其次,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关于朗读的考试,对学生的朗读水平进行检测,并给予小的奖励。再次,也可以实行课堂评价方法。在课堂上学生表现的好坏会影响到对学生的打分,这就督促学生要积极地进行朗读,不能偷懒。或者是让学生互评,让同学们告诉你哪里读得好、哪里需要改进,这样的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很有帮助。

综上所述:只有全面地从小学朗读教学抓起,才有提升学生对篇段的真正理解。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起来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倾向,是一种潜在的力量,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实践使它激发出来,并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以此来推动自己的学习并从中得到满足。

猜你喜欢
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网上点外卖的7个技巧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掌握技巧,玩转完形
解分式方程有哪些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4个技巧快速消除头上的飞发
掌握技巧,玩转完形
提问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