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6-07-30 16:04韩兴平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探究性情境过程

韩兴平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农村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点,农村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国大多数人口的素质发展。所以,要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就要求我们农村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教学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

一、注重和谐课堂的建设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索欲望。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索性学习方式是在问题情境之中的学习,因此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就成为这一学习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它可以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再现课文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使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问题环境,从而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增强求知欲和自信心,进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2.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提供什么样的资源,以何种方式提供,就成为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最重要的策略。教学中教师要合理整合各种教学手段,“因材选媒”,突出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淡化其“装饰”效应,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景中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切不可喧宾夺主,切不可忽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品位。

3.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师在提供了一些丰富的素材后,学生就要进行大量的自主探索。此过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的先后顺序,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如可以自己独立学习,也可以与人合作,与老师交流……

二、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构建

1.创设情境,合作学习。目前最佳的课堂教学合作模式是“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教师应组建好合作学习小组、培养好合作组长、宏观调控好合作学习的时间,更要精心设计好问题情境。

2.走向学生提问的课堂。学生提问改变了问题的呈现方式,也就改变了课堂的结构形式。学生的提问使学生从他主走向自主,使课堂的对白变成对话。

3.实践感情--活动性学习。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活动探究,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式和发展,体会学习语文的过程和方法。

4.自主探索--探究性学习。新课程大力倡导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能启发和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5.合作交流--互动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的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在学生独立解决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辨别、交流,这样有利于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猜你喜欢
探究性情境过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