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考数学复习的几点做法

2016-07-30 17:05郭丹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试卷题目解题

郭丹

数学是学习理科的“敲门砖”,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学好数学对于考生和将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考数学复习面广量大, 使不少考生感到畏惧, 感到无从下手。如何提高数学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颇有方法讲究,主要弄清楚学了什么知识、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什么问题。复习是师生双边的重要活动,只有师生达成共识,心力一致,在上述三方面狠下功夫,效率自然不会很低。下面结合自己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讲究趣浓情深, 提高教学感染力

复习时, 由于解题的量很大, 就更要求我们将解题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优美、奇异和魅力, 这样才能变苦役为享受, 有效地防止智力疲劳, 保持解题的“好胃口”。一道好的数学题, 即便具有相当的难度, 它却像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 又像一部情节曲折的电视剧, 那迭起的悬念、丛生的疑窦正是它的诱人之处“山重水覆”的困惑被“柳暗花明”的喜悦取代之后, 学生又怎能不赞叹自己智能的威力? 我们要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创设情境, 激发热情, 有这样一些比较成功的做法:一是运用情感原理, 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二是运用成功原理, 变苦学为乐学;三是在学法上教给学生“点金术”等等。

二、教法学法多样,提升答题效率

作为数学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实际需要出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最符合学生实际最有效的课堂教学包括复习教学模式,千万不能一味地满堂灌,对优生不搞满堂灌,对中等生、学困生也不能满堂灌。着重抓好如何启发学生主动地学,如何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得出结论,教师如何去引导、点拔、指导。解题上要抓好三个字:数, 式, 形。阅读、审题和表述上要实现数学的三种语言自如转化(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要重视和加强选择题的训练和研究。不能仅仅满足于答案正确, 还要学会优化解题过程, 追求解题质量, 少费时, 多办事, 以赢得足够的时间思考解答高档题。要不断积累解选择题的经验, 尽可能小题小做, 除直接法外, 还要灵活运用特殊值法、排除法、检验法、数形结合法、估计法来解题。在做解答题时, 书写要简明、扼要、规范, 不要“小题大做”, 只要写出“得分点”即可。

三、强化规律识记,盖住答案看例题

记忆是学习之母,离开了记忆就很难谈得上运用,所以必须加强识记。熟记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使自己平时的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例如函数、方程、不等式这部分内容是重难点,这三个方面的综合考查常成为高考综合题,因此必须牢记规律,注意练习和巩固。参考书上例题不能看一下就过去了, 因为看时往往觉得什么都懂, 其实自己并没有理解透彻。所以, 在看例题时, 把解答盖住, 自己去做, 做完或做不出时再去看, 这时要想一想, 自己做的哪里与解答不同, 哪里没想到, 该注意什么, 哪一种方法更好, 还有没有另外的解法。经过上面的训练, 自己的思维空间扩展了, 看问题也全面了。如果把题目的来源搞清了, 在题后加上几个批注, 说明此题的“题眼”及巧妙之处, 收益将更大。

四、养成良好习惯,及时复习巩固

柏拉图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好的习惯终生受益, 不好的习惯终生后悔、吃亏。如“审题之错”是否出在急于求成? 可采取“一慢一快”战术, 即审题要慢, 要看清楚,步骤要到位, 动作要快, 步步为营, 稳中求快, 立足于一次成功, 不要养成唯恐做不完, 匆匆忙忙抢着做, 寄希望于检查的坏习惯。将平常的考试看成是积累考试经验的重要途径, 把平时考试当作高考, 从各方面不断的调试, 逐步适应。注意书写规范, 重要步骤不能丢, 丢步骤等于丢分。根据解答题评卷实行“分段评分”的特点, 你不妨做个心理换位,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从平时做作业 “全做全对”的要求中, 转移到“立足于完成部分题目或题目的部分”上来,不要在一道题上花费太多时间, 有时放弃可能是最佳选择。应要求学生及时复习,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进行适当的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

五、落实培优补差措施,切实抓好分类推进

为了激发优秀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进度,适当为学有余力的部分学生布置一些稍微难一点的题目。首先,我们开展了“每日一题”活动,每天安排一个学生写出该学生觉得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题,同学们自己先做,然后由该同学安排5分钟给同学们讲解,然后同学们轮流进行。其次,在加强个别指导的同时,帮助他们选择必要的课外学习读物,开阔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第三,每个学期组织年级数学竞赛,激发数学学习兴趣。针对学困生的特点,我们首先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如我们通过谈心,及时了解他们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特别是克服对数学的畏惧心理,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其次,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对学困生给予学习上的帮助。

六、讲究讲评试卷的技法,提升复习教学有效性

复习阶段总免不了要做一些试卷, 但试卷并不是做得越多越好, 关键在于做题的质 量好坏和收益的多少。怎样才能取得好的讲评效果, 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贵在方法, 重在思维。方法是关键, 思维是核心, 渗透科学方法, 培养思维能力是贯穿数学教学全过程的 首要任务。通过试卷的评讲过程, 应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悟性得到提高, 对问题的化归意识得到加强。 训练“多题一解”和 “一题多解”, 不在于方法的罗列, 而在于思路的分析和解法的对比, 从而揭示最简或最佳的解法。二要突出重点,辨析错项。错误面大的题目,思维难度较高的题目应该成为评讲的重点(讲得分率0.3-0.7之间题目,高于0.7,讲“题眼”,低于0.3,分层)。讲评注意剪裁,详略得当;辩证错项,讲共性的错误典型例子及原因分析,注意将错误原因分析和运用基础知识解答结合起来,使评讲起到强化知识巩固和运用的作用,起到纠错的作用,从而避免泛泛讲评,使评讲具有针对性,切中要害。三是照顾一般, 有的放矢。在讲评试卷时, 不应该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 有些试题只要点到为止, 有些试题 则需要仔细剖析,对那些涉及重难点知识且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试题要特别照顾:对于学 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 则要对症下药。为此教师必须认真批阅试卷,对每道题的得分率应细致地进行统计, 对每道题的错误原因准确地分析, 对每道题的评讲思路精心设计, 只 有做到评讲前心中有数, 才会做到评讲时有的放矢。四是分类化归, 集中讲评。涉及相同知识点的题, 集中讲评;形异质问的题, 集中评讲;形似质异的题, 集中评讲。五是分析试卷总结经验。每次考试结束试卷发下来, 要认真分析得失, 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将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一是遗憾之错。就是分明会做 , 反而做错了的题。二是似非之错。记忆得不准确, 理解得不够透彻, 应用得不够自如;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等等。 三是无为之错。由于不会答错了或猜的, 或者根本没有答, 这是无思路、不理解, 更谈不上应用的问题。原因找到后就消除遗憾、弄懂似非、力争有为。切实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老大难问题。

猜你喜欢
试卷题目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关于题目的要求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