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师如何备好体育课

2016-07-30 18:04田建辉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备课高中体育

田建辉

摘 要: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有些教师认为上课不用备课,那么他们就大错特错了,体育教师不但要备课,而且备课内容必须细致、周密、全面。备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备课既要备教材教法,更要备学生。

关键词:高中体育;如何;备课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有些教师认为上课不用备课,那么他们就大错特错了,体育教师不但要备课,而且备课内容必须细致、周密、全面。备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备课既要备教材教法,更要备学生。备课不充分,会严重影响到课堂教学。备好课就要了解场地器材,深入学生了解实际情况,还要研究教材,抓住教学重点与难点,找准活动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体育课堂效率低,和体育教师课前备课不充分或根本不备课有极大关系,以至造成常规体育课学生无事可干,自由散漫的现象,体育课变成了放羊课、课外活动课。

一、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分析教材就是对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青年体育教师首先要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进度和课时数分布情况,通读全部教材,做到心中有数。在熟悉和精通教学大纲的同时,依据学生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安排好一学年和一学期的初步教学任务。再依据任务挖掘出教材的内在联系和特性,对教材的专门性、辅助性练习及分组练习仔细推敲,分析教材的内容。青年体育教师在结合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应经常温习和查阅有关的体育学科知识,掌握和研究各项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及主要培养目标,随时注意积累资料,多阅读体育书刊、报纸和观看有关电视广播,多参加教学活动和教学交流,积累教学先进经验和较优教学训练方法,随时收集加以保存,以备备课时查阅。

教材分析包括对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的分析,教师应有统筹的安排。计划构设得周密,每一次备课才会有条理。尤其是课时计划,从目标的实现到内容的安排都应有系统的构思,在一定程度上与以前的课能够顺利衔接,使得每一次课都能有的放矢。在充分渗透新课程理念基础上在教案中体现自己的主张,自己的思想,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在分析教材基础上我们制定学期、单元、课时的教学目标,也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确定为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发展等五个领域,所以确定的目标需要包含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等方面。

二、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

体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完成“学会”到“会用”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过多束缚学生,应让学生按照自己对技术的理解去活动,并在活动中提高自己。在教学中,教师把动作方法传授给学生后,就应该让学生在自我锻炼中提高。这样可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不是教师说什么做什么,被动地接受,逐渐丧失了个性和创造。

三、备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得当,教学效果可以事半功倍。教师的教法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应认真考虑怎样教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过去过于注重运动技能传授的做法,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获得运动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不等于否定,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好的方法应该保持和发扬,关键是如何运用。新课标强调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重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强调改变现行体育课的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是体育课程和教材改革教学策略和方法改革的成败所在。让学生喜欢体育课用统一的竞技标准来考学生,没有考虑学生的各自要求,没有按照学生的不同身体条件,也没有满足学生的自身爱好。上体育课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训练,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两臂加动作走,前脚掌着地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同样在跳跃、短跑等练习中,有的同学学了跳远,还想试做三级跳远,有的学生之间还想进行比赛。教师可以在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后,给学生1—2分钟去发挥各自的才能。培养了学生的的兴趣和爱好,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很好地学习下一项内容。

四、备教学手段,构建高效课堂

在丰富教学手段方面主要有两点:(1)激发练习兴趣。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会因练习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无味”;反之,如果他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由要我练变成我要练。因此,激发练习兴趣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2)灵活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方法很多,贵在得法。无论何种方法,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同一个班级中针学生不同个性采取不同方法。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备”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高中体育备课也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该备好课,把自己所学的以及前人积累的经验成果,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参考文献:

[1]梁小涛.企业IT内部控制的评价与审计研究[J].现代商业,2013(18).

[2]翟秀珍.阳光:快乐体育教学模式论[J].体育文化导刊,2010(10).

[3]张路清.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J].才智,2010(24).

[4]季浏.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6).

猜你喜欢
备课高中体育
孩子刚入学,父母咋“备课”?
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