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适性大型多丝量柞蚕新品种选育报告

2016-08-05 01:25靳向东朱兴友任晓义郝大东李凤芹薛镇海
北方蚕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柞蚕杂交新品种

靳向东 朱兴友* 任晓义 郝大东 万 军 张 洋 李凤芹 薛镇海

(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吉林吉林 132200)



广适性大型多丝量柞蚕新品种选育报告

靳向东朱兴友*任晓义郝大东万军张洋李凤芹薛镇海

(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吉林吉林132200)

柞蚕新品种以提高茧层率、抗性为主要育种指标,注重全茧量与孵化率等经济性状的相关性,采取大交大、优中选优、淘汰头尾留中间等选育措施。历经7年14代的杂交系统选育,育成了两个多丝量柞蚕新品种。品种DW(青黄系)千粒茧重11.57 kg,全茧量12.06 g,茧层率12.22%,虫蛹统一生命率95.87%;GH(黄系)千粒茧重11.52 kg,全茧量11.95 g,茧层率12.66%,虫蛹统一生命率90.37%。

柞蚕品种杂交选育千粒重多丝量

我国柞蚕占世界90%,是世界上主产国。中国柞蚕原产自山东半岛,历经数千年传播,在国内外形成若干适应不同区域生态的柞蚕种群。目前,由于当地柞蚕育种繁种业不景气,许多珍贵品种已陆续失传。而我省拥有独特的地理、气候、柞树资源,是二化、二化一和一化性柞蚕最佳的良种选育、扩繁基地,而全国70%的柞蚕母原种产自吉林地区,近年已发展壮大成全国最大的柞蚕育种繁种业。搜集、整理、保藏、利用这些宝贵的柞蚕种质资源,开展适于不同地域的特色品种研究、鉴定与评价,发挥区域优势,创制特殊、专用新品种,提高柞蚕附加值,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吉林特色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

本项目提出的柞蚕种质资源保护及特殊品种创制研究,克服以往品种大型茧茧层率低、丝量高全茧量低、茧大抗逆性差、高丝量不抗病,以及各品种适应地域上的局限性,开发大型、高丝、多抗、适应地域广的大型柞蚕新品种,兼顾繁种、养殖、缫丝综合利用多方利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1 选育材料与方法

1.1选育材料

自2006年开始搜集、整理育种基础材料方山黄(F)、皖黄(W)、选大2号(D2)。通过方山黄、皖黄与选大2号顶交,在杂交后代中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材料。

1.2选育方法

应用柞蚕杂交育种理论,根据育种目标要求,按照确定的技术路线,采用分区饲养、系统分离、定向培育的方法进行新品种选育。

1.2.1选育经过

试验按小区系统选育基本育成后的扩繁及示范推广三步进行。首先将试验材料混区放养1~3代,按育种指标进行定向个体选择;4~6代蛾区内交配,单蛾放养,逐代加强选择,增加优良性状的遗传性,巩固目的性状;6代之后进行异蛾区交配,在保持优良性状稳定遗传的同时,提高有机体的生命力,直至具有目的性状的群体形成。

1.2.2选育措施及技术

1)以“茧层率”为核心,突出千粒茧重、兼顾抗病力的选择。

2)提高全茧量的同时,兼顾产卵性能及孵化率指标。

3)选择对照(CK)种,科学设置重复区。

4)选择技术:设置逆境饲养、保制种环境,进行个体和蛾区选择。

5)交配技术:单粒对号交及羽化调节。

6)鉴别技术:杂交配合力、抗病性及茧丝质测试,生态型及表型标记固定,尝试DNA测试分析。

2 选育结果

2.1品种特征特性

新品种DW属青黄蚕系统、二化性、中晚熟品种。单蛾产卵量:春季330~350粒,秋季290~310粒,克卵量103~105粒,克蚁蚕头数127头,幼虫体色呈青黄色(偏青),环节紧凑,食性强,体质强健,抗逆性强。幼虫龄期经过,春蚕(日平均温18℃)53.4 d;秋蚕(日平均温20℃)55.6 d。茧为黄褐色,千粒茧重11.57 kg,全茧重12.06 g,茧层率12.22%,茧丝长1160 m,解舒率37.5%,出丝率7.46%。蛹为黑色,雌蛹重11.97 g,雄蛹重7.48 g,虫蛹统一生命率95.87%。

新品种GH属黄蚕系统、二化性、中晚熟品种。单蛾产卵量:春季320~340粒,秋季300~320粒,克卵量106~108粒,克蚁蚕头数133头,幼虫体色呈黄色,食性强,发育快,杂交优势强,适应性广。幼虫龄期经过,春蚕(日平均温18℃)53.6 d;秋蚕(日平均温20℃)54.9 d。茧为黄褐色,千粒茧重11.52 kg,全茧重11.95 g,茧层率12.66%,茧丝长1079 m,解舒率38.5%,出丝率7.06%。蛹为黑色,雌蛹重12.06 g,雄蛹重6.98 g,虫蛹统一生命率90.37%。

2.2丰产性能测试

2.2.1小区放养试验

经过小区系统选育至2011年多丝量新品种千粒茧重达11.5 kg,其余重点指标基本稳定,其后3年平均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多丝量新品种”小区选育成绩调查统计表

由表1可见:品种DW(青黄系)全茧量春季为8.79 g,较对照(选大2 号)重0.05 g,以指数计提高0.57%;秋季为12.06 g,与对照相近。秋季茧层量1.47 g,较对照高0.05 g;秋季茧层率12.22%,比对照以指数计提高4.44%;秋季千粒茧重11.57 kg,较对照低0.57 kg。

GH(黄系)全茧量春季为8.61 g,较对照(选大2 号)低0.13 g;秋季为11.95 g,较对照低0.19g。秋季茧层量1.51 g,较对照高0.09 g;秋季茧层率12.66%,比对照以指数计提高8.21%;秋季千粒茧重11.52kg,较对照低0.62 kg。

上述结果表明:多丝量新品种在育种过程中突出“茧层率”性状选择的同时,注意了与全茧量、千粒茧重相互间的关系。在全茧量不降低的同时,茧层率有较大幅度提高。这不仅有利于新品种的蛹丝兼用,对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DW单蛾产卵量,春季为343粒,较对照(选大2 号)多16粒,以指数计提高4.89%;秋季为295粒,较对照多28粒,以指数计提高10.49%。GH单蛾产卵量,春季为333粒,较对照多6粒,以指数计提高1.83%;秋季为307粒,较对照多40粒,以指数计提高14.98%。

DW实用孵化率,春季为99.74%,较对照高1.82个百分点;秋季为99.57%,较对照高0.87个百分点。GH实用孵化率,春季为99.66%,较对照高1.74个百分点;秋季为99.55%,较对照高0.85个百分点。

DW单蛾种茧量,春季54粒,较对照多2粒;秋季94粒,较对照多18粒,以指数计分别提高3.85%和23.68%。GH单蛾种茧量,春季73粒,较对照多21粒,秋季122粒,较对照多46粒,以指数计分别提高40.38%和60.53%。经t检验,两品种秋单蛾种茧量与对照差异显著。

上述结果表明:多丝量新品种在全茧量不增加的情况下,产卵量、单蛾种茧量小幅增加,说明新品种单蛾种茧量增加,主要与孵化率提高、抗逆性增加有关;其茧层率、产卵量提高的同时,并未造成其它生命力指标的下降,而且产卵量的提高,对制种单位增加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龄期经过:DW春季为53.4 d,比对照少1.4 d;秋季为55.6 d比对照多1.2 d。GH春季为53.6 d比对照少1.2 d;秋季为54.9 d比对照多0.5 d,经t检验差异均不显著。

表2 2013—2014年多丝量母种试繁成绩调查统计表

注:表中数据为供试品种随机抽样调查数据的平均值,其中DW、GH品种混合调查;对照品种(CK)为选大 2号,下同。

表3 2013-2014年多丝量原种试繁成绩调查表

2.2.2区域性试验

育种过程中,我们采取了“边研究边示范”的原则,当主要育种指标趋于稳定(2011年),即开始了母原种生产扩繁试验。保留母种扩繁,由本院的蚕业研究室在大背沟柞蚕试验基地进行;春秋母种扩繁,由本院繁种科和柞蚕试验种场在吉林省的永吉、东辽、柳河等蚕区进行;原种、普通种扩繁,主要由吉、辽、黑、豫等省有关蚕区进行。据不完全统计,两年累计试验扩繁新品种(见表2-3):春单母64 把,抽样调查 28把,平均单蛾收茧107粒,较对照增产12.6%;秋母种180 把,抽样调查 43 把,平均单蛾收茧114粒,较对照增产16.3%;原种1484 把,抽样调查 129把,平均单蛾收茧122粒,较对照增产14%。

2.3杂交优势测定

杂种优势是杂交后代在生长发育、产量、生殖力、抗性等性状方面均优于亲本的现象。杂交种在农作物方面推广进展较快,柞蚕生产长期习惯应用纯种,目前尚没有形成规模较好的杂交种市场。现阶段更有必要探索和研究柞蚕品种优势杂交组合的配置,使其尽快为生产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经过两年以多丝量新品种DW、GH为主,与柞蚕生产用种吉柞88-2、纯黄(CH)、选大4号(D4)、吉青(JQ)进行秋季顶交试验,观察F1代生命力、茧质、龄期等综合性状,依此对DW、GH与各品种杂交组合的配合力、杂交优势进行测定(见表4)。

表4 多丝量品种杂交优势率汇总表

续表4 多丝量品种杂交优势率汇总表

从表4的综合指标成绩看:DW×CH、DW×JQ ,GH×88-2 、GH×D4杂交成绩较为突出,显示出良好的增产效果,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以上结果表明,多丝量新品种的优良性状不仅可稳定遗传,还可与其它优良品种产生很强的互补。这预示出新品种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市场和较高的杂交利用价值。

2.4抗病力测定

为检测多丝量新品种的抗病性,委托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蚕病研究组连续两年对新品种做了抗NPV的LC50测定(见表5):新品种DW与对照种(选大2号)两年的平均指数差为-0.668,新品种GH与对照两年的平均指数差为 -0.296,分别换算成抗病力倍数,则新品种DW对NPV抗病力比对照高6.5倍,新品种GH对NPV抗病力比对照高2.68倍,表明新品种在选育中均具有较强的抗病性。

表5 多丝量品种抗NPV的LC50成绩比较

2.5茧丝质测定

缫丝成绩直接与茧丝质有关。2014年末委托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缫丝试验厂,对新品种DW、GH进行了缫丝鉴定(见表6):DW、GH百粒茧纤维量分别为113.9 g和118 g,较对照种选大2 号分别重3.1g和7.2 g,DW、GH鲜茧出丝率分别为7.46%和7.06%,较对照种分别提高0.85个百分点和0.45个百分点;DW、GH解舒率分别为37.5%和38.5%,较对照种分别提高2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DW、GH茧丝长分别为1160 m和1079 m,较对照种分别长153 m和62 m,以指数计分别提高15.04%和6.1%。以上缫丝综合成绩表明:新品种茧层较厚、缫丝性能较好,上毛落绪少。

表6 新品种缫丝成绩表

3 小结

多丝量新品种茧层厚、产卵量较多,属于中晚熟二化性柞蚕品种。制种时产卵温度比正常产卵温度(22℃)适当提高2~3℃,以更好的发挥其产卵量性能。品种适宜不同地域二化蚕区放养,如无霜期在130~135 d,春蚕应采取室内育;无霜期130 d以下,应进行二化一放养。幼虫食叶量较大,放养时要做到勤剪移,保证良叶饱食。

多丝量新品种具有茧大、丝量高、抗病力强、杂交优势强、丰产性能稳定等特点,现己形成主要经济、生物性状都可稳定遗传的群体,作为新育成种可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Breeding of a New Large Cocoon Tussah Variety with Eurytopicity and Hypersilk

JIN Xiangdong,ZHU Xingyou*,REN Xiaoyi,HAO Dadong,WAN Jun,ZHANG Yang,LI Fengqin,XUE Zhenhai

(Jilin Provincial Se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132200,Jilin, Jilin ,China)

The new tussah variety has been bred by selecting the large, high quality and midterm based on the indexes of high cocoon shell rate and high stress resistance. In the meantime, the whole cocoon weight, hatchability and other economic parameters we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o breed the new variety. Two new tussah variety have been bred which went through 7 years 14 generations. The selective breeding results of DW are as follows: the weight of 1000 cocoon is 11.57 kg, the whole cocoon weight is 12.06g, the cocoon shell rate is 12.22%, the larval-pupal integrated survival rate is 95.87%; The selective breeding results of GH are as follows: the weight of 1000 cocoons is 11.52 kg, the whole cocoon weight is 11.95g, the cocoon shell rate is 12.66%, the larval-pupal integrated survival rate is 90.37%.

tussah variety;hybrid breeding;the weight of 1000 cocoons;Hypersilkgeneous character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2);吉林市科技计划项目(201122303)

靳向东(1974-),男,副研究员,从事柞蚕品种选育及推广工作。

朱兴友(1961-),男,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柞蚕育种、养殖及综合利用开发 E-mail:Zhuxy1961@sina.com

猜你喜欢
柞蚕杂交新品种
吉林省柞蚕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思考
圆茄新品种——“京茄黑宝”种植栽培技术
青菜新品种介绍
柞蚕饰腹寄蝇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研究
柞蚕茧系统分形研究
杂交水稻“泰丰A”高产又好吃
山西落叶松杂交良种逾10万亩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浅谈柞蚕常见病害的症状及其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