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中学”

2016-08-06 09:10蒋丹枫
新课程·上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玩中学游戏精神数学课堂

蒋丹枫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摆一摆、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说一说,让学生多种感觉参与学习,真正体现“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教学理念。从游戏和学习的关系中,探索在已有的大环境中如何汲取养分和弥补存在的不足,使学生学到更有价值的知识。

关键词:游戏;游戏精神;数学课堂

游戏是儿童重要的生活方式。游戏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具体的游戏活动,二是抽象的游戏精神。两者共同构成完整意义的游戏,其中游戏精神是游戏的灵魂和内核,它的核心要素是:自由、自主、体验、创造。“教学如游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隐喻,是对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变革,将游戏精神贯穿于教学活动中,当教学以游戏的精神存在,则是从儿童本体存在的角度,突出了儿童当下现实生活的价值。基于这样的认知,在省编教材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板块内容,我们选取了“综合与实践”这一板块内容进行研究,原因是这一部分内容有别于其他三个板块,开发“综合与实践”活动题材,更有利于把“玩数学”体现在教学活动中,促使游戏精神实质在所有课程内容的实施中都能得以更好地体现。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玩数学”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进行思考。

一、精选素材,激发游戏热情

数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是为生活服务的,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是我们教学中追求的价值取向。因此,要激发学生玩的热情,就必须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学习素材。在选择“玩数学”主题时,尽可能以他们乐于接触的、有数学价值的题材作为数学学习的素材,这些素材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活动,使学习内容更综合。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就需要打破“教科书是学习内容唯一选择”的现状,倡导“综合”“统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活动主题:(1)现实生活题材;(2)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3)在数学学习中研究与数学有关的其他问题;(4)适当调整,重组教材内容。

二、构筑平台,玩转身边数学

学习方式更多样。学习方式直接决定着学习质量。面对不同的学习环境,不同的儿童个体需要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转变单一的、他主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儿童的主体意识、能动性与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

既然要将数学教学以“玩数学”的形态呈现,首先要创造好玩的场所和设施。在学校建设中,我们在操场设计了“身边的尺”“百数格”等设施,同时建造学校“儿童数学馆”,从课桌椅到墙面布置都体现出浓浓的数学味,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随时随地可以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数学游戏。

创造了这些外部环境,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选取题材展开教学活动。例如,二年级《校园里的测量活动》一课,结合学校的这些设施,为学生设计了丰富的活动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案例一:

活动:分小组活动(采用各活动点交叉轮流的方式进行)

1.立定跳远

(1)量出自己一脚和一步的长度并填写好。

(2)每位同学跳2~3次,记录最远长度。

2.长凳

(1)分别估计长凳的长、宽、高,交流每位学生怎样估的好方法。

(2)量出长凳的长、宽、高。

3.先估后量

学校操场上百数表的边长和操场的长、宽大约各是多少?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的,然后再用尺量一量。

4.在健康步道上先练习走均匀步子,再数出自己走10米的步数(反复2~3次)。

(1)估一估:东侧跑道的长度,说一说你怎样估计的。

(2)估一估,量一量教学楼到办公楼的长度。

玩数学是严肃的体验,玩数学的过程中孩子越专注投入,便越是紧张。游戏中的紧张正是源于游戏中的“严肃”。通过分层对比和交流,让学生的游戏活动从玩的层面上升到认真地运用观察、对比、交流等数学学习方法,数学游戏体现出数学的味道,也是游戏精神与数学教学的完美结合。

三、边玩边学,彰显游戏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精神中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和学习。在课堂中应该让学生通过动手、思考、实践,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这将是非常有趣的数学。

笔者根据抢“30”这一传统游戏,设计了三课时的“玩数学”主题活动课。第一课时根据游戏特点,在玩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比较、对比分析、合作交流,探寻游戏奥秘,总结游戏规则。而后两课时的教学则侧重于彰显游戏精神的本质,让学生运用之前游戏获得的经验和方法,去探索新游戏中的规律,让数学学习呈现出自由、自主、体验、探究、创造的特征。下面是第一课时抢“30”中的活动片段:

案例二:

抢“30”(一)

分组活动,初步体验。

1.说明活动要求

(1)同桌两人进行游戏,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玩几局。

(2)每局游戏交换先报数的选手,如,第一局甲先报,第二局由乙先报。

(3)将每局双方报数的情况记录表格内,表格内不需所有空格都填满,根据报数情况填写。(练习纸,提供尽可能多的表格)

2.分组活动

教师巡视各组,搜集有代表性的资源。

3.反馈活动效果

(1)统计“先报者输,后报者赢”的人数(展现他们的报数过程——都是“每次报三个数”)

(2)有没有先报者赢的情况呢?(评讲、查找获胜策略)

(3)统计后报数获胜的人数。(再次讲评,由学生自己说明失败原因)

4.总结获胜策略

因为两个人每次报数的个数最多为3个,又因为30是3的整倍数,所以这个游戏应该是后报数的人获胜。但必须做到每次报数的总个数必须是3个,目的是为了每次都能抢到3的倍数。

如果你先报数又想获胜,那么必须千方百计干扰对方思路,抢到这些3的倍数。

四、多元评价,凸显育人价值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儿童学习数学的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改进教师的教学。在学习活动中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儿童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儿童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儿童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在数学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只有唯一的答案,例如,《组合物品的包装》,我们可以从侧重于节约材料的角度考虑,也可以从侧重于美观的角度考虑,还可以从便于携带、突出品牌等多种角度综合考虑包装问题。

“玩数学”不是简单地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也不是单纯地改变教学环境,更不是设计新奇的数学游戏活动。而是从整体的角度视数学教学为学习内容、资源开发、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以及教学环境等诸多要素相互作用的全方位变革。儿童在不同的场域中,能根据有价值的学习素材,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从事操作实验、自主探究、大胆猜想、推理验证、合作交流等活动,从而获得整体发展的一种变革,进而让儿童的数学学习真正实现自由、自主、体验、探究、创造。

参考文献:

孙政.数学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J].江苏教育,2014(12).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玩中学游戏精神数学课堂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浅谈小学体育之玩与学
如何开展学习性区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