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2016-08-11 19:18王春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0期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

王春生

【摘要】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PFLCP)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4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 均采用切开复位PFLCP内固定治疗, 观察疗效。结果 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25例, 良13例, 可5例, 差2例。结论 切开复位PFLCP内固定是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骨折内固定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044

本文对4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PFLCP内固定治疗, 治疗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4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患者, 男22例, 女23例;年龄67~92岁。

摔伤31例, 交通事故伤14例, 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按AO/OTA分类:A1 29例, A2 14例, A3 2例。合并症:高血压30例, 冠心病17例, 脑血管病后遗症12例, 糖尿病17例, 呼吸系统疾病11例, 桡骨远端骨折5例, 肱骨近端骨折1例。入院时间为受伤后1~26 h, 手术治疗为入院后1~7 d。

1. 2 治疗方法

1. 2. 1 术前准备 对所有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胸片、心脏彩超、头颅磁共振、患髋CT加三维重建等辅助检查, 积极将患者血压控制在<160/90 mm Hg

(1 mm Hg=0.133 kPa)而稍高于正常血压水平;空腹血糖

<8.3 mmol/L, 餐后2 h控制在<10.0 mmol/L[1];术前血红蛋白>100 g/L, 白蛋白>30 g/L。

1. 2. 2 手术方法 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 全身麻醉或硬腰联合麻醉, 取股骨近端外侧纵行切口, 长度7~10 cm, 从股骨转子顶点下约3 cm处向远端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 切开股外侧肌, 将股骨近端显露, 手法复位骨折端, 对于伴有小转子骨折分离者给予复位并临时固定, 选择合适长度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利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于肌肉下骨膜外向远端插入并确认其紧贴骨干, 然后经近端锁定导向器向股骨颈内钻入3枚导针, C臂透视导针位置良好后, 先在钢板加压孔内钻入1枚加压螺钉将钢板固定至股骨干并确保位于骨干正中, 然后沿导针向股骨颈钻入3枚空心锁定螺钉, 经皮用多枚锁定螺钉将钢板远端固定, 对于伴有小转子骨折分离者给予复位并拉力螺钉内固定, 冲洗并逐层缝合切口, 术后放置切口引流管。

1. 2. 3 术后治疗 术前1 h及术后24 h内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术后8 h开始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以及活血化瘀、滋补肝肾等中药辨证论治、结合足底静脉泵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积极治疗内科并存疾患并尽早给予患者进行小腿及足趾被动活动, 待麻醉恢复后尽早进行股四头肌等长舒缩功能锻炼和踝关节、足趾关节主动屈伸活动, 术后3 d开始利用CPM机进行患肢功能锻炼, 术后3 d内、术后每3~4周复查1次DR片以了解骨折对位愈合情况, 根据骨折愈合情况积极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康复锻炼。

2 结果

45例患者均随防6~18个月, 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 愈合时间10~16周, 其中股骨头内螺钉断裂、钉头切出各1例、钢板断裂 2例、髋内翻3例。无骨折不愈合、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并发症。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25例, 良13例, 可5例, 差2例。

3 讨论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非手术治疗因长期卧床易发生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并发症, 死亡率较高。如心、肺、脑、肾等重要器官无明显手术禁忌证, 而且伤前生活能够自理, 手术治疗应作为首选的方法[2, 3]。手术治疗允许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从而尽快恢复功能, 防止长期卧床引起的致命并发症。对所有患者都应该快速完成内科评估和相应处理, 尽早进行手术[4]。PFLCP的形态是依据股骨近端解剖形态而设计, 对股骨转子部有较好的包容性, 有效地阻挡转子部骨折块的外移, 允许通过MIPPO技术置入PFLCP保护骨膜减少对局部血液循环的影响,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骨折端的愈合, 3枚空心锁定螺钉从不同层面拧入股骨头形成立体交叉结构均匀承受应力, 其抗旋转、抗拔出、抗疲劳强度大于普通钢板, 允许髋关节早期不负重活动, 偏心性固定, 力臂较长, 骨折复位应努力消除可能存在的内翻成角, 骨折远端后方移位及骨折的旋转移位, 如复位困难的可辅以点式复位钳、骨钩、克氏针、Shanz螺钉等帮助骨折复位, 尽量用拉力螺钉固定小转子骨块, 重建压力侧的支撑作用, 螺钉深度位于股骨头软骨下5~10 mm, 进而减少断钉、断板、髋内翻、股骨颈内螺钉切割股骨头等并发症。早活动, 晚负重, 待骨折临床愈合后再逐步负重,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应短期内肌内注射降钙素和较长期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总之, 切开复位PFLCP内固定是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春杰, 张伟曾, 褚鹏程. 动力髋螺钉与锁定加压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高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1, 15(17):3098-3102.

[2] 董必成, 李朝军, 白虎荣, 等. 采用Mippo技术改良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S1):69-70.

[3] 郑茂斌, 梁毅, 任旗, 等. 解剖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8例.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14(4):31-32.

[4] 毋剑军, 李军利, 韩瑞明. 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中外医疗, 2011, 30(16):94.

[收稿日期:2016-03-15]

猜你喜欢
股骨转子间骨折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中远期的临床效果
侧卧位手法牵引复位技术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观察
DHS与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观察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与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比较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PFNA内固定失败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5例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空心加压螺纹钉结合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PFNAⅡ和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