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棚改促和谐履职尽责暖民心
——红桥区西于庄街人大工委助推西于庄棚改工程

2016-09-02 09:07
天津人大 2016年7期
关键词:红桥区工委人大代表

刘 萍 刘 昊

服务棚改促和谐履职尽责暖民心
——红桥区西于庄街人大工委助推西于庄棚改工程

刘萍刘昊

西于庄地区危陋房屋(棚户区)征收改造是红桥区头号民心工程,事关百姓利益,事关城市环境,事关红桥发展,承载着西于庄地区近万户群众的“安居梦”。举工委之力,合代表之心,在西于庄地区危陋房屋征收改造中履行好职能、发挥好作用,实打实地助推惠民工程顺利实施,成为红桥区人大常委会西于庄街工委全体成员的共识。

搞好思想动员,让代表真正认识棚改工程的重要意义

2014年1月份,出席红桥区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的200多名区人大代表收到了西于庄街人大工委发出的一份倡议书:“全体区人大代表要把推动西于庄地区危陋房屋(棚户区)征收改造工作作为依法履职的重要内容,积极响应市、区委号召,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动迁一线,走近动迁群众,采取不同形式,动员多方力量,共同为征收改造工作献计出力。”倡议书发出后,在代表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区人大常委会及时以红头文件转发,区委主要负责同志也作出了重要批示,给予了充分肯定,成为西于庄街人大工委搞好代表思想动员的开场白。

倡议书发出后不久,区人大代表、西于庄农工商联合公司党支部书记韩广发就找到了人大工委负责人:“咱是人大代表,支持棚改工作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可是我对棚改政策两眼一抹黑,有劲儿也使不上。”面对韩广发代表的困惑,工委意识到,真懂政策、会用政策是代表参与服务棚改工作的重要前提。两年来,结合棚改工作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工委分批次、分阶段组织代表召开3场以“区人大代表如何服务支持棚改工作”为主题的研讨会,举办5场市区棚改政策培训会,组织代表参加区人大常委会举办的多场专题学习会,向代表们印发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和《关于保证西于庄地区危陋房屋征收改造工程顺利进行的纪律规定》等多本手册,为代表系统了解动迁政策内容、深刻把握动迁政策精髓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理论指导。几场培训会下来,韩广发感觉弄通了政策,做群众工作的底气也足了。

履行监督职责,为确保棚改工作依法依规精准发力

“一把尺子量到底”“拆迁政策不会变”“依法依规”“公开透明”是棚改政策的鲜明特点,也是动迁部门向动迁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工委始终把保障棚改工作依法依规进行、确保兑现承诺不打折作为履行监督职责的“牛鼻子”,多措并举,精准发力,真正让人大监督有位、有威、有为。

对棚改工作进度,代表们要“听”。多次组织代表听取区政府部门关于征收改造各阶段工作情况汇报,通过不同形式向代表们通报棚改工作进度,动员代表积极撰写代表建议,围绕坚持阳光动迁、加快安置房建设进度、加强科学规划布局、多渠道筹集动迁资金和收集整理西于庄历史文化资源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好想法、好建议。

对棚改工作问题,代表们要“问”。在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的区人大代表与区长面对面座谈会上,来自西于庄代表组的区人大代表刘秋华与其他代表组张健、马银鲜2位代表,围绕着安置房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向区政府负责人提问。面对“安置房源质量是否有保证”“老百姓住进去了,在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区政府部门有没有详细的规划”“安置房小区后期管理能否到位”等一系列代表关心、群众关注的问题,区政府负责人作了恳切且负责任的回应,得到了代表的认可。代表之“问”还体现在日常的棚改工作中,工委搜集代表们反馈的问题,及时与动迁总指挥部或相关分指挥部沟通咨询,使动迁部门更多地掌握了群众的所思所想,群众也读懂了上面政策,工作的针对性更强了。

对棚改工作程序,代表们要“看”。 棚改工作设置了首轮征询、评估单位选择、选举居民协商代表、补偿方案征求意见、签订征收安置协议、摇号选房等10余个工作环节,工委及时设立“人大代表助迁监督站”,先后组织80多人次区人大代表对各阶段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征收改造安置工作的步骤、流程和内容全部公开透明,实现了所有工作环节均有人大代表参与、均在人大代表监督下有序进行。同时,组织代表开展了以打造“四个典范”“三个样板”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调研活动,进行阶段性经验总结。

拉近代表与群众间的距离,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儿里

群众的期盼在哪里,代表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工委坚持以开展活动为抓手,发挥代表联系群众密切的资源优势,用真情感染动迁群众,助推棚改工作。

广泛深入动迁群众,宣传动迁政策。棚改工作启动以来,先后组织79人次区人大代表走入动迁片内180余户群众家庭,把动迁好政策向群众讲清楚、唠明白,帮助群众算好自家账,耐心细致地做群众思想工作,使一批动迁群众打开了心结,纷纷主动参与动迁工作,并且成为助推棚改工作的“助推器”。海德友、刘秋华等代表多次走访西于庄大街48号院的居民代表李金奎,给他讲解征收政策,一同谋划着迁入新居后的美好生活,帮他慢慢打消了思想疑虑。提前签约期启动第一天,李金奎就早早来到指挥部签订了产权调换协议,并挨家挨户动员48号院其他6户居民也在提前签约期内签署了协议。

将慰问救助活动与支持棚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用温馨行动促进动迁工作。工委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惯性思维,坚持利用全区代表资源共同对动迁片的困难群众、残疾家庭、零就业家庭、困难老党员、困难单亲母亲,开展有针对性地帮扶活动。两年来,组织区人大代表积极参加街道民政、劳动保障、妇联、工会等部门组织的各项帮扶救助活动,共走访慰问困难家庭575户,帮扶困难群众835人,帮助解决实际问题545件,建立帮扶对子80个。代表们个人捐款或是捐赠米面油等生活用品总额达数万元。

组织代表为动迁群众提供专业服务。在房屋现状调查阶段,针对部分动迁群众对被征收房屋面积、权属、未登记建筑的法律政策不清楚、不明晰,组织部分法律界代表专门为动迁群众进行答疑解惑,为动迁群众免费提供房产继承纠纷、房屋租赁纠纷和房屋析产等专业法律服务。动迁群众的就业问题是代表们关注的重点问题,李群池代表发挥所属云浩物业公司、绿通保洁公司作用,为37位平房区动迁下岗群众提供了工作岗位,实现再就业,并定期为3户动迁片孤寡老人、残疾人免费做家政。截至目前,相关部门组织的10场招聘会中,工委均联系安排代表企业参加,帮助动迁群众解决就业问题。

(作者分别为红桥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干部)

红桥区人大代表对西于庄地区棚户区改造项目选取评估单位投票进行现场监督。

猜你喜欢
红桥区工委人大代表
中共梧州城工委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成立学校少工委 推进少先队改革实施
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红桥希望承接首都资源
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红桥希望承接首都资源
《红桥区志(1979—2010)》复审会召开
浅谈噪声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