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人大依法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6-09-02 09:07
天津人大 2016年7期
关键词:和平区骨干教师师德

马 蒨

地方人大依法推进
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马蒨

多年来,和平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认真贯彻科教兴区,人才强教战略,把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和平区人大常委会以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每年都选择1-2个教育工作方面的议题纳入监督工作计划,如加强学校设施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工作情况,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工作情况、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加强校园安全建设工作情况等不同的角度,采取听取审议、执法检查、主任会议调研、工委调研等形式,对本区教育工作进行监督和推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14年底,和平区共有公办中学13所、小学16所、各类型幼儿园22所,民办中学5所、小学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职校1所,成人学校大专、中专、进修学校、教育研究与服务中心、青少年宫、考试中心、信息中心各1所。在岗教职员工5181人,离退休教职工6981人。

2014年,和平区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两位教师分别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在全市首届班主任技能大赛中和平区选派的选手分获小学组和中学组一等奖。在“天津市教育系统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中,5位教师获一等奖。在全市第八届小学“双优课”评选中,和平区以一等奖11人、二等奖6人、三等奖5人的佳绩蝉联全市第一。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中,有65件课例获奖,占全市的60%,居各区县首位。

和平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召开校长座谈会。

二、主要特点

1、思想重视,把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区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断强化法律意识,增强对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区教育局、各中小学根据教师素质及队伍建设的实际,分别制定了教师培训规划,对教师学历的提升、教学水平的提高、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等具体工作进一步明确了要求。

2、注重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加速优秀人才队伍的形成。和平区从2009年开始,每三年一届,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师中,开展全学科、全员参与的“和平杯”教师技能竞赛活动。在全市率先启动教师校际交流制度,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成为全区提高学校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为了打造一批在全市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型名校(园)长,形成系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独特教学风格的教育教学专家,和平区自2008年开始实施培养名校长与名教师的“两名工程”。“两名工程”通过组建学科首席领衔团队,发现和培养教坛新秀,扶持有潜力的教育教学骨干,从而辐射和带动全区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形成优秀教师队伍的梯队构架,建设和平师资队伍人才高地。

3、大力弘扬爱岗敬业精神,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区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坚持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评估机制,学生、家长及社会监督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岗位评聘、奖惩和晋升的重要依据。对师德考评不合格或者严重违反师德规范者,实行一票否决。运用激励机制,对爱岗敬业、师德高尚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涌现出一批学生爱戴、家长信赖、社会满意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建成了一批师德风范校,比较充分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师中初步形成了献身教育、遵纪守法、淡薄名利、甘为人梯、团结协作、勇于奉献的良好风气。

4、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区政府注意在全区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在财政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保证教育经费的投入,确保教育经费每年都有所增长,保证教师工资、补贴的及时发放,并力争使教师待遇逐年有所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教师队伍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任务还比较重,依法执教意识有待加强。现行教师队伍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相关规定,还不能完全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按照有关法律的要求,维护、保障教师合法权益的工作还不够到位;部分教师的法律意识、依法执教意识、依法育人的意识有待加强,教学行为也有待规范。

建议:区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的规定,建立并不断完善教师管理体制,强化制度建设;要依法维护、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要加强法律宣传,使广大教师明确自身的权利、义务,忠诚教育事业;要形成政府依法治教、部门依法行政、教师依法执教工作机制。

2、师德师风建设仍有一些薄弱环节,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在调研中我们感到:在部分教师中存在重学历、重业务能力提高,忽视师德风范、职业道德提高的现象;在实施教学中存在重智育、重考试分数,轻德育教育的现象;在学校现行的师德建设管理制度中,有些单位存在师德规范要求不全面、师德管理制度不完善、要求不细化、奖惩制度落实不到位等现象。

建议:要提高认识,与时俱进,将师德建设提升到新的水平。明确职责、健全机制,使师德建设不断规范化、制度化。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将师德建设工作真正落在实处。

3、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比较短缺,打造骨干教师队伍的任务依然艰巨。调研中发现,教师整体素质与人民群众对高水平教育的要求形成了一定的反差,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紧缺的问题比较突出;教师教育理念需要更新、教学模式及方法有待改进、创新精神有待强化,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建议:要采取多种途径和办法,逐步组织实施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师培训,不断提高在职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在立足全员、突出骨干的前提下,加大对优秀中青年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力度,有计划地从教学一线发现、培养教学管理人才,努力提高教学、管理队伍年轻化、专业化水平;有计划地资助优秀教师参加各种交流和培训,努力打造一支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和教师队伍;结合教学管理工作和教师个人实际,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培养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的新格局。

4、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失、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衡的现象不容忽视。分析骨干教师流失原因:一是寻求自身发展,二是经济收入因素,三是单位离家远。教学骨干教师的流失,不仅对在职教师的情绪产生了某些负面影响,也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损失。通过考试等形式招聘教师,把相当一部分有志于从事教育工作的大学毕业男生挡在了门外,是造成男教师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建议: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稳定骨干教师队伍,区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合理的教师交流机制和有效的人员流动管理办法,以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研究制定相关制度,逐渐改变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的问题,不断优化教师队伍资源配置;进一步保证教师的福利待遇,创造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努力减少骨干教师流失,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

(作者为和平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干部)

猜你喜欢
和平区骨干教师师德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地球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天津市学前教育“精品教研”现场会和平区专场举行
天津市和平区:举行学校文艺展演
天津市和平区:举行学校文艺展演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