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第三届中国油画双年展(2016)参展作品

2016-09-03 09:03彭锋
油画艺术 2016年3期
关键词:油画家布面油画

意之笔

清代画家邹一桂在惊叹西洋画高超的写实能力的同时,又贬低它“笔法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中国画家几乎从一开始就认识到笔法的重要性。如果不采用绘画语言,不管形象多么逼真,都不能算作绘画。西方美学家直到20世纪初才意识到绘画语言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在发现绘画语言的独立价值之后,迅速将它还原为纯粹的平面和色彩,从而不可避免地走向终结绘画的极简主义。中国油画家在摆脱幻觉主义的诱惑之后,没有走向极简主义的物质性,而是驻守住绘画领域,在其中反复耕耘。让中国油画家乐此不疲的,既非理想性的幻觉,也非物质性的材质,而是具有文化内涵和审美品质的笔法。中国油画家努力探索油画媒介与书法用笔的结合。笔意和笔法的介入,让油画接上了中国美学传统,进而改变了西方绘画的审美趣味,形成了一种新的绘画类型。

彭 锋

参展画家: 闫振铎、赵开坤、许江、任传文、杨培江、李江峰、陈焰、罗奇、张海虹、赵险锋。

闫振铎 五牛图 布面油画 260 cm×400 cm 2010年

闫振铎 回家 布面油画 320 cm×250 cm 2010年

赵开坤 长白岳桦林 布面油画 150 cm×110 cm 2007年

许江 风葵之五 布面油画 280 cm×540 cm 2016年

任传文 浮生-梦 布面油画 60 cm×80 cm 2015年

任传文 浮生-谜 布面油画 60 cm×80 cm 2015年

杨培江 愤怒的小鸟 布面油画 190 cm×180 cm 2013年

赵险峰 平衡 布面油画 200 cm×150 cm 2016年

陈焰 虚妄之八 综合材料 60 cm×60 cm 2016年

陈焰 虚妄之九 综合材料 60 cm×60 cm 2016年

李江峰 化象成境-雪 布面油画 200 cm×140 cm 2015年

张海虹 缤纷世界 纸上油画 48 cm×48 cm 2014年

罗奇 它不能按原来的方式生长 布面油画 109 cm×217 cm 2015年

意之象

明代文人王廷相有云:“言征实则寡余味也,情直致则难动物也,故示以意象。”意象是中国艺术的秘密所在。在西方标准的一分为二的本体论框架中,世间的事物不是主观的,就是客观的;不是心理的,就是物理的;不是精神的,就是物质的;不是抽象的,就是具体的。在这种标准的本体论框架中,找不到介于二者之间的艺术作品的位置。中国哲学中的本体框架不是一分为二,而是一分为三。在道、器两端之间,还有一个象。但是,象不是一个东西,而是任何东西的一种状态、一次开显,是主观与客观、心理与物理、精神与物质、抽象与具体等遭遇时发生的一次事件,它带有自己的时间性,而不能还原为参与事件之中的任何一方。中国画家很早就意识到“之间”的价值,将智慧和热情投入对“似与不似之间”的探索之中,生成了各式各样的意象。

彭 锋

参展画家: 陈天龙、罗中立、戴士和、司徒立、闫平、黄菁、章晓明、孙纲、吴维佳、石建军、李荣林、彭斯。

陈天龙 牛山 · 阿箭的故事 布面油画 160 cm×180 cm 2014年

陈天龙 牛山 · 夏天的风 布面油画 180 cm×160 cm 2009年

罗中立 牛 布面油画 200 cm×180 cm 2013年

戴士和 柏岚子岸边 布面油画 100 cm×110 cm 2014年

戴士和 大连渔民 布面油画 100 cm×110 cm 2014年

司徒立 实存与虚无 布面油画 146 cm×114 cm 2010年

闫平 去大海 去天边 布面油画 180 cm×200 cm 2014年

黄菁 荷乡思絮之五 布面丙烯 100 cm×100 cm 2016年

章晓明 蓝色家园 布面油画 180 cm×120 cm 2005年

孙纲 半月湾·白 布面油画 60 cm×80 cm 2015年

孙纲 海滨小屋 布面油画 60 cm×80 cm 2015年

吴维佳 爱妃生日快乐 布面油画 90 cm×110 cm 2013年

石建军 旧时塔影 布面油画 150 cm×200 cm 2015年

李荣林 大胡杨 布面油画 300 cm×525 cm 2012年

彭斯 北山帖 布面油画 120 cm×290 cm 2014年

意之外

宋代诗人陆游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诗如此,画亦然。中国画家不仅注重笔墨“之中”、意象“之间”,而且力求“超以象外”。“超以象外”的目的,不是为了进入柏拉图式的理念或基督教神学的彼岸,而是为了“得其寰中”,为了更好地把握笔墨“之中”和意象“之间”。由此,“之外”首先表现为“以大观小”。从“之外”着眼,不仅是为了更清楚地认识“之内”,而且是为了让“之内”保持自我超越的弹性和潜能,从而让“之内”变得更加生动,更加不满足于现状。从这种意义上说,“之外”具有自我反思和批判精神。中国油画家在将西方油画与中国美学结合起来的时候,就在展开双向的反思和超越。不仅超越油画的既成模式,也指向对中国美学传统的反思。“之外”还表明艺术超出自身,表达对现实的关怀。正因为有了这种自我反思和批判,中国油画才不断推陈出新,呈现了强大的生命力。

彭 锋

参展画家: 尚扬、王怀庆、胡项城、丁方、王焕青、冯放、段江华、肖飞、李枪、韦加。

尚扬剩山图-3布面综合材料300 cm×575 cm 2014年

尚扬大册页-补石布面综合材料216 cm×546 cm 2013年

王怀庆 中国皇帝-2 布面油画 200 cm×135 cm 2013年

胡项城 光来之非洲之一 油彩、综合材料 195 cm×130 cm 1991年

丁方 云端之上 综合材料 90 cm×180 cm 2007年

丁方 绝顶上的流水 综合材料 90 cm×180 cm 2012年

王焕青 着火的诗之二 布面油画 250 cm×200 cm 2010—2015年

冯放 鸟鸣2 油画综合材料 244 cm×488 cm 2015年

肖飞 天海一色之三 布面油画 100 cm×100 cm 2016年

段江华 2011. 3. 25园 布面油画 300 cm×1000 cm 2011年

李枪 树 纸、印刷、油墨 205 cm×110 cm 2016年

韦加 涌 布面油画 300 cm×200 cm 2015年

猜你喜欢
油画家布面油画
本期名家 |魏鲁安作品
一张油画
王秋莲
詹克兢布面油画
油画《塬下》
油画
油画家之死
著名油画家——孔凡平
著名油画家——王沂光
隽永的悲凉——追忆油画家赵开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