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者之乐

2016-09-21 01:40凌伊
湖南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陈词辩题正方

凌伊

辩者之乐

凌伊

过去,每当我看着屏幕中正反双方精彩的辩论,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屏住呼吸,紧跟他们的节奏入神。今年,我有幸与队友并肩走上了辩论赛场,虽然只是班级赛,也令我们心潮澎湃、受益匪浅。

我们对第一场比赛充满期待,却不免紧张。这一场的辩题是“中国综艺当外国综艺节目的‘搬运工’是否可取”。精彩的综艺节目,应当是优美的艺术形式与正确的思想内容的完美结合。这场辩论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搬运工”。作为反方的我们,必须牢牢地把握住“搬运工”就是原封不动地移动位置,不能有丝毫的加工和改造这一特点。在辩论中,我方要敏锐地捕捉对方的漏洞,尽力迫使对方赞同应当加工改造。作为二辩的我,无论对方的问题多么出乎意料,也要冷静地结合一辩的陈词从容应对,字字句句严守我方立场,在化箭为影的同时带跑对方辩友。一辩陈述完毕后,赛场骤然弥漫起浓浓的硝烟味。正方的二辩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张嘴就是一串“连珠炮”:“……农夫山泉有一句广告语,‘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搬运工’强调产品纯净无添加,请大家放心地喝吧!”赛场响起一阵笑声。我毫不犹豫地反驳:“我们喝的农夫山泉经过了杀菌、过滤、包装这样一些加工了吗?如果没有,谁敢喝,怎么喝?”赛场再次响起一阵笑声。正方的二辩微微一愣又马上强作镇定。这一细小的神态变化清晰地纳入我们眼底,这表明对方的思维已产生了混乱,可能被逼入了我方的圈套。果不其然,在我快节奏的犀利提问下,对方有些慌乱,语言不再那么流畅,表情不再那么自信。我与队友相视一笑,这一场胜券在握了。

有了第一场比赛的经验,大家的底气都足了些。在多轮的复赛中,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寻找了更多有说服力的论据。我认识到,在辩论过程中运用发散性思维十分重要,比如延伸辩题的含义,使观点能贯穿更多时代和领域;将对方所陈述的某个事实、某句话加以引申,变被动为主动。

我们也看到了自己的弱点:配合度较差。攻辩环节中,我们好几次两人同时起立“抢着说”,有一人只得僵硬地把话憋回去坐下,三辩还险些引述错一辩的陈词。幸好大家都反应挺快才化险为夷。这也让我们意识到:团结协作、协调一致才是团队胜利的法宝。

对于进入决赛,我们并不感到意外。这次的辩题是“温饱是否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作为正方的我们其实处于劣势。但大家并未有如临大敌的慌乱,而是沉着地讨论,觉得应该首先将“谈”在这里的含义解释为“推广”而非“谈论”,再一步步分析下去。在决赛中,对手有备而来,我们也不甘示弱,对方回答含糊想要一笔带过的问题,我们决不放过,还从不同角度发问,使对方应接不暇而难以自圆其说,最终我们夺得了冠军。

参与到辩论中,我收获颇丰,不仅开阔了视野,训练了思维,还锻炼了口头表达、资料查找、统筹分析等多种能力。每当思路渐渐在脑海中理清,我都感觉自己像是在黑暗中找到了一支蜡烛,接着所有的路灯都挨个亮起。要呈现一场漂亮的辩论赛,辩手的气场是不可或缺的。字正腔圆,掷地有声,不卑不亢,张弛有度,这些品质都能在赛场上得到全面的培养。

“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明实之理。”我期盼着下一场辩论赛的到来,享受辩者之乐。

(作者单位:衡阳市第八中学)

猜你喜欢
陈词辩题正方
论陈词信念的规范性
寻找缺失的一角
我的机器人在哪里
辩论会的启发
晒太阳
减肥秘方
浣溪沙·画照
借“题”发挥,焕发精彩!
辩论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像个吃货,爱这世俗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