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与体位性低血压

2016-09-21 18:42隋东菊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16年9期
关键词:卧位低血压脑缺血

隋东菊

有的老年人清晨起床时,会突然晕倒在地,不省人事;有的老年人从坐位、蹲位突然到直立时会晕倒在地,出现血压下降、脉搏急速甚至意识丧失。此外,有些老年人长时间站立之后也会出现上述现象。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都是突然起立造成的体位性低血压之故。

原因:脑供血不足,

脑血管疾病

突然起立时,血液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身分布,而使胸部一时性供血不足,发生脑缺血和缺氧的体位性低血压。一般患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动脉硬化、糖尿病以及服用某些镇静药物后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人)更易发生。

老年人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十分常见。国外有资料报道,在老年病医院中,约十分之一的病人有体位性低血压,并认为这是脑血管病的征兆。由于多数老年人伴有脑血管功能失调,因此,当体位改变时容易发生低血压。通过一些特殊检查,发现某些老年人的压力感受反射能力有缺陷,而且还有失代偿性的心搏量减少。最新研究表明,大多数体位性低血压的老人,血清钠浓度偏低。

预防需注意八点

1.睡眠时,应垫高枕头或让床头抬高,使床与地面形成20度角。

2.起床时,应慢慢抬高上半身,或使用倾斜睡椅,逐渐改善病人对压力感受的反射能力,使其站立时足以维持正常的血压。

3.由卧位、坐位变为站立位时,速度不宜过快。最好在站立和开始走动前,先有2分钟的体位适应,然后再起步,这样比较安全。同时,建议每天反复做几次从卧位慢慢站起的动作,若能坚持锻炼,定能收效。

4.每天起立时应注意自我感觉,如有发作的先兆,应重新坐下并将头低下,即可制止发作。

5.对于长久站立的老人,应紧束腹带,穿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以增加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防止一过性脑缺血的发生。

6.每天摄入适量食盐,预防血清钠过低。

7.尽量少用或不用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降压药,如可乐定、胍乙啶等。

8.大量出汗、热水浴、腹泻、感冒、饮酒等都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应注意避免,清晨起床时须格外小心。

急救措施

一旦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应立即将晕倒的病人小心抬放到空气流通处,将头部放低,解开衣领,适当保温,通常情况下病人都会慢慢苏醒。对发作时间较长而神志不清楚的病人,可进行针灸或指掐、压人中、百会、十宣等穴位,或尽快送往医院急救。

猜你喜欢
卧位低血压脑缺血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斜卧位与俯卧位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对比研究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血必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
半坐卧位的使用范围及原理是什么?
简便警示卧位角度测量器的设计
补中益气汤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低血压性眩晕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