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求理

2016-09-22 01:29薛求理
世界建筑 2016年5期
关键词:建筑师香港建筑

薛求理

1959年出生

1978年入学同济大学建筑系(77级,学士、硕士)

1987年入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

香港城市大学建筑学与土木工程学系副教授

2015年香港研究资助局竞争性项目资助

2014年日本住友财团亚洲文化研究基金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13年“中国营造”环境设计大赛专业组奖2009年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我在同济大学断续度过了10年的学习时光。同济大学对我的影响,主要有这几方面:一是以戴复东、卢济威等老师为代表的设计教师,他们的作品,是现代主义在1980年代中国的典范,也是当时的国内先锋手法,他们的设计和绘画给学生树立了标杆,通过他们的带教,学生受益匪浅;二是老一辈建筑家的为人和风范,如吴景祥、冯纪忠、谭垣、金经昌、陈从周、罗小未、王吉螽、翁致祥、朱保良、陆轸等先生,令学生高山仰止,我受过这些前辈的耳提面命,深感荣幸;三是同济建筑学院大家庭同学间及青年教师之间的互相砥砺,我有幸和张庭伟先生同宿舍,促膝交谈;30年来追随项秉仁老师学习设计和做人;37年来和缪朴同学互相帮助激励……同济是我职业生涯的源泉和后盾。

我在1980年代初投入设计院工作,正是我国城市建设高潮掀起的初期,1980年代的建筑,如果是住宅,现在多属于危房或简陋住宅;如果是办公楼或厂房,部分已拆或待拆;如果是文化娱乐建筑,则面临改造以适应现今需要。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城市更新、经济发展、生活变化的快速,另一方面也说明长时期以来建筑质量的粗糙和短视,房子造的要快,施工价钱要便宜,廉价农民工是施工的主力。中国的建筑革命,城乡每年完成的上亿平方米的房子,多数都是这类粗糙制品。进入21世纪后,中国各城市雄心壮志,财大气粗,企图和国际接轨,大量引入外国(明星)建筑师,在市中心和新辟城镇建造政府、文化、标志性建筑,造价的昂贵和大量民用建筑成为鲜明对比。由于规模庞大、造型复杂、违背结构规律,施工技术未能跟上,不少这类建筑的室内和室外,也不如人意。建筑设计成了喊口号般的图像,出现在泛滥成灾的媒体上,供人眼球消费,而非令人愉悦的实体环境。

随着中国城乡居民财富和收入的增加,人们迫切需要的是适用、方便、体贴、予人关怀的建筑环境,而不是简陋粗暴、凶神恶煞的口号式砌筑。因此,经济慢行给这种态度和范式的转移,提供了可能的契机。生活和沉浮于这样的大环境,我想对于建筑学的思考,应该着眼梳理和揭示宏观实践中的问题,为繁忙的城乡建设活动至少提供资料上的参考。21世纪以来,我的思考主要在以下三方面。

中国当代建筑的设计和实践。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建筑设计的范式发生变化,建设的数量剧增,质量比之前也有所提高。我对中国当代建筑的关注,起始于建筑业和规范,然后到城镇建设的突出问题,如城市设计、形式问题、住宅和建筑师。因为身处香港,观照中国建筑的平台,是从香港出发,因此我也对香港1946年后的建筑状况进行梳理,由于香港和内地的社会经济背景迥异,建筑和城市发展曾经走过完全不同的道路。战后的香港,依赖上海的资金和技术恢复元气;改革开放后,香港成了内地经济和建设的楷模,有些方面,如公屋的规划和设计,至今仍对内地建设有启发。由香港再将目光延伸到台湾和澳门,由于背景不同,使得两岸四地的建筑呈现出丰富的景象。我将这一任务称为大中华建筑的梳理和整合。此为我的思考之一。

中国的改革开放,伴随着全球化的兴起。中国的开放,给全球的资本和技术提供了巨大市场,外国建筑师和事务所从1980年开始随海外投资进入中国,21世纪以来扎根中国各城市。海外建筑师在中国的设计,快速地推动了中国建筑的发展,是中国当代建筑史生动的一部分。随着设计竞赛和海外设计的常态化,我将这一题目归为跨地域建筑设计和实践,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及其他思潮和技术如何渗透影响中国,在我国的土地适应性地改良和落地,建筑师、业主对新兴建筑起了何等的作用等等,对我国的持续发展,当有参考作用。此为我的思考之二。

在对香港建筑的观照中,高密度问题突显出来。香港的密度,不仅高过伦敦、纽约等西方大都市,也远高过上海、深圳等内地城市。高密度的建筑环境和轨道交通、步行系统息息相关,对于减少依赖私人汽车、提高能源效益大有好处。在建造土地日益紧缺的今天,提高建造密度,对于所有中国城市,都有迫切的需要,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之一。此为我的思考之三。

在以上三方面,我们研究团队关注多年,出了多种书籍和文章,半数为在海外出版社发行的书籍和在国际盲审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文章。这些成果既补充了已有的英文文献,也开创了新的话语。随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在世界上地位的举足轻重,大中华的建筑实践和正反面教训,可以提供给世界参考,成为世界建筑引人注目的课题。研究团队的成员包括博士后研究员、博士生和研究助理,他们在香港城市大学建筑学研究小组工作,有的数月,有的数年。我们互相切磋,相得益彰。之后年轻成员又奔赴海外和内地,有的成了内地院校的教学科研骨干。他们的成绩,令我欣慰。□

XUE Qiuli

1 海南三亚同济科技园总体规划及第一期(建筑设计:薛求理、李磷,2007)

2 Hong Kong Architecture 1945-2015: From Colonial to Global (New York and Singapore: Springer, 2016)

3《城境:香港建筑1946-2011》(香港:商务印书馆,2014)

4 World Architecture in China(Long River Press,2010)

5 Building a Revolution: Chinese Architecture Since 1980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6《中国建筑实践》(中英文双语版,香港贝思出版公司,1999)

猜你喜欢
建筑师香港建筑
胖胖的“建筑师”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当建筑师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