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朴

2016-09-22 01:29
世界建筑 2016年5期
关键词:标志性现代主义建筑师

缪朴

1950年出生

1978年入学同济大学建筑系(77级,学士)美国夏威夷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缪朴设计工作室负责人

2014年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公共空间专家组成员2011年柏林Aedes画廊建筑展邀请展出

2008年布鲁塞尔CIVA中心建筑展邀请展出

2007年第六届远东建筑奖佳作奖

2006年第一届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优秀奖

1977-1982年我在同济建筑系受到的训练,是当时国内少有的现代主义建筑教育。它强调形式反映功能与新技术,并要为社会的大多数人服务,像我的《什么是同济的精神?论重新引进现代主义建筑教育》(www.pumiao.net)。那篇文章其实遗漏了另一个当年母校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那时的老师们似乎都真心对学术本身感兴趣,在上面倾注了最多心力,同时又对权位及金钱似乎都保持一点距离。当然,国内的社会环境从那时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巨大改变。不过,这个“在学言学“的老一套倒是与国外大学里的作风很接近的。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之所以能主宰世界几乎达一个世纪,不是因为第一代现代主义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艺术风格,而是因为它奠定的形式来自功能与新技术,建筑要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等策略,为工业化社会的各种挑战提出了一个一揽子解决方案。

可惜的是,第二代以后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中的不少人只注意发展前辈创造的艺术形式语言。就是采用点新技术,大多是为了制作过去实现不了的形式,而不是为了更有效地服务功能,降低成本或方便施工。由于这一倾向符合建筑师把自己看成是艺术家的传统。对表面形式的注重又容易得到媒体的关注。同时对富裕的西方后工业化社会来说,标志性建筑的形式也是建筑功能的一部分。所以这一形式主义的趋势愈演愈烈。建筑师中当然有人仍旧秉承第一代现代主义理念,但大多被边缘化,像赫曼·赫茨伯格(Herman Hertzberger)。

时至今日,脱离功能、技术的形式主义之路是越走越窄了。就是在它引为自豪的形式领域中也出现了以下症状:可能是因为在现代建筑的大框架内,各种空间组织模式基本上都被尝试过了吧,当前的形式主义建筑师们日益趋向于使用一个无多大新意的内部空间组织,而将他们创新的努力集中在建筑硬体形式上,形成所谓“表皮建筑”(surface architecture)。这样的“新”形式往往给人感觉像一个口号,缺乏深意。更何况不少手法在过去早被其他人尝试过。这些“新”形式都局限在对不稳定感、运动感的单一追求上,漠视了即使是现代人,他在探险的同时也需要庇护。反映了在消费者主宰文化标准的今天,当红文化产品必然被“迪士尼”化。由于工夫都做在外表上,这些建筑师最热衷的建筑类型大多为博物馆、办公楼之类。这些项目的内部空间组织局限不多,不会约束外形上的变化。由于这类建筑的形式必须与基地周边环境形成强烈对立,它们大多要求在其基地周围有一圈缓冲空间,与城市完全隔离。

即使是在西方后工业化社会里,标志性建筑毕竟只能是少数(不是每个城市都能通过造一个标志性建筑来复兴经济的)。在最近几十年来,社会对大量性建筑提出了许多新的功能需求,如节能、环保、人口老龄化、家庭规模微型化、老工业城市空心化等。当代建筑的不少领军人物却对这些新功能不太关心。这就给人感觉建筑这个专业好像与社会脱节。比如,当建筑节能成为社会舆论热点时,当代建筑的精英似乎是被动地加入对这个问题的探索。所有这一切都在暗示现代建筑的当前热门流派恐怕只能成为一个风格而已。

上述在西方建筑界发现的问题在我国同样存在。许多社会提出的新的功能需求(特别是我国特有的问题)没有得到明星建筑师、理论家及媒体的足够关注。例如,在当前迅猛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为日益增加且密集的城市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空间?如何解决垄断我国住宅建设形式的封闭式小区的问题?在对我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借鉴上,是模仿传统建筑的具体形式还是创造方便使用现代建造技术的形式来重现传统空间给人的体验(如果这种体验在今天中国社会中仍受公众欢迎)?

这一形式主义的倾向同样反映在我国的建筑教育中。改革开放初期包豪斯体系在设计课中的影响日后被逐渐淡化。学生满足于为标志性项目做雕塑式(大多模仿杂志上的形式)的方案设计。这一错误在于将少数明星建筑师只做标志性建筑的操作方式等同于大多数建筑系毕业生未来的建筑事业。 发展中的中国更需要的建筑师,恐怕应能对大量性项目提出兼顾功能、技术、基地等因素的创新形式。我记得看到过一本苏黎士多户住宅设计集,几十个项目的外形大多是方盒子,但它们的内部空间组织千变万化,如一个3层建筑含4个公寓,每个公寓却都与一个屋顶花园相连。一个多层建筑内的每个条型单元的卧室与厅之间是一个空中庭院。这样一个合理、清新、为普通人服务的建筑,似乎应是我们的教育出发点。□

1 昆山金谷园多功能建筑群(2013)针对我国城市对点式公共空间的需要,建筑群中设计了5个城市庭院。

2 昆山思常公园餐厅(2012)条形庭院插入建筑,在餐座之间形成隔而不断的绿帘。

3 昆山思常路茶室(2007)半沉在水中的玻璃圆筒茶座让城市居民得以触摸河水。

4 上海新江湾城生态展示馆(2005)展馆将通过包括水下窗在内的各种窗口,将周边湿地作为活的展品来展示。

5 上海闵行生态园接待中心(2004)一条小河贯穿3个庭院,彼此之间可望但不可及。室内外空间结成组团,服务于不同的功能。

代表理论作品

1 Brave New City: Three Problems in Chinese Urban Public Space since the 1980s (Journal of Urban Design, Vol.16, No.2, May 2011);中文版见《谁的城市?图说新城市空间三病?》(《时代建筑》1卷,2007)

2 Deserted Streets in a Jammed Town: Gated Communities in Chinese Cities and Its Solution (Journal of Urban Design, Vol.8, No.1, 2003);中文摘译见《城市生活的癌症——封闭式小区的问题与对策》(《时代建筑》5卷,2004)

3 Public Places in Asia Pacific Cities: Current Issues and Strategies (Pu Miao, ed.,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1);中文版见《亚太城市的公共空间: 当前问题与对策》(缪朴编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传统的本质——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点》(《建筑师》36期[1989年12月]及40期[1991年3月];及《国立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学报》5卷,1期[1990年2月])

MIAO Pu

猜你喜欢
标志性现代主义建筑师
胖胖的“建筑师”
“熊出没,注意”的由来
屠呦呦入围“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
当建筑师
伊朗遭“标志性攻击”震动中东
格特鲁德·斯泰因的现代主义多元阐释
标志性工程撑起中建三局二建华南公司金招牌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谈波特作品中的现代主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