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骏阳

2016-09-22 01:30王骏阳
世界建筑 2016年5期
关键词:同济大学博士后城市规划

王骏阳

1960年出生

1997年进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后工作站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我于1997-2000年间在同济大学博士后工作站度过近3年十分有意义的时光。之前我对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所知甚少,是博士后这段时期给我一个深切了解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机会。其间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开放、宽容、自由、进取的氛围和活力。这也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最吸引我的地方。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在博士后期间的合作导师卢济威教授。在卢老师身上体现的正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开放、宽容、自由、进取的精神和美德,使我受益匪浅。

关于建筑前沿理论与思潮

与科技领域相比,建筑学的发展变化是比较慢的,而我自己所在的建筑历史理论学科的发展变化似乎就更慢,简直可以用蜗牛爬行来形容。身处在这样一个学科中,我已经对大学里人们孜孜以求的日新月异的学科前沿看得比较淡了。事实上,在一个一切都在飞快发展变化的时代,如果还有一些学科能够以较低的变化速度在向前发展倒是一件好事,就像慢生活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许多人的向往一样。慢的价值在于让我们有时间进行反思,避免迷失在飞速发展的漩涡之中。在我看来,建筑历史理论学科的价值就是让我们在今天这样一个飞速发展变化的时代通过较长的历史视野找到反思的空间和可能。

历史理论学科需要全方位地面对建筑学科,既有人文的,也有技术的。在中国现代建筑学的发展中,人文的,包括艺术、美学、形式、空间、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是历史理论学科涉及比较多的,而对技术发展史以及与之相关的理论则关注不够。这一问题也反映在历史理论的教学之中。“建构”问题的提出无疑有助于加强建筑历史理论的技术维度。环境问题,这里说的是班纳姆意义上的物理环境,则是另一个需要关注的技术维度。在一个环境危机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共同议题的时代,这个技术维度更值得重视。因此,在最近几年的历史理论教学中,我也有意识地增强了这方面的内容,从班纳姆的环境调控的建筑学到近年来似乎是一个“学科前沿”的热力学问题。

一定意义上,反思就是一种批判性思考。最近在为2016年5月在东南大学召开的由东南大学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共同举办的“日常生活:现代化背景下的空间设计与空间实践”的国际会议准备一个主题发言。尽管对日常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与过去数十年中国城市巨大的但在很多情况下也是极具破坏性的变化有关,但是通过这个发言我还是想把关注点集中在日常对当代中国建筑的历史理论意义方面。换言之,是以日常为议题形成对当代中国建筑的历史理论的反思。

无论时代如何飞速发展变化,建筑历史理论仍然是建筑学科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WANG Junyang

1《建构文化研究》译著

2.3 江都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行政与研发大楼(在建)

4-6 常州长兴秀江南售楼处

猜你喜欢
同济大学博士后城市规划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介绍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介绍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启事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博士后出站报告目录
博士后出站报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