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的生活化趋势

2016-09-26 15:25胡力文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0期
关键词:课改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

胡力文

【摘要】地理来源于生活,其知识与生活各方面都息息相关,源于生活,归于生活,地理是一门生活化的学科。初中阶段学生才正式接触地理学习,在这起步阶段,教师们应该向学生明确地理的生活化性质,用渗入生活的方式来教授地理,教会学生在生活中时刻学习地理知识,把地理知识和居住环境、生活实际、风土人情等现实因素相结合,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学科的理解。怎样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让地理教学融入生活中,是目前初中地理改革的主要难点。本文针对初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学方法做一些探究。

【关键词】课改 初中地理 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142-01

一、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概念

初中地理课堂中的生活化教学,指的是将日常生活内容融入到初中地理知识教学中,将复杂的知识趣味性、形象化、生活化,使其变得简单易懂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对抽象枯燥复杂的地理理论知识难以理解,但通过与生活相结合,可以对抽象知识产生直观的、形象的具象化理解。这一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自身对知识的深入掌握,深入浅出地把生活气息引入讲课中,将地理知识用生活中的案例来解读,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二、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要学习贴近生活的、生活中用得到的地理”,这是新课标提出的地理教学新理念之一,这也代表了初中地理教学的生活化趋势。生活化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其优势在于,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以及更深层次的掌握,同时有助于锻炼学生应用地理知识来分析问题的地理思维。它改变了传统的地理教学难以理解、枯燥单调的长期弊端,使地理知识变得简明清晰易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信心,增强地理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方法与措施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重点,是实施科学的方式方法,通过活性化的课堂组织形式,完成生活情境的导入,引导学生主动使用地理知识来分析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养成地理学科的逻辑思维模式。

1.生活情境导入课堂

初中地理课堂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第一步,是导入生活情境,这是生活化教学的第一步,是基础步骤。教师要使用生活化的语言,叙述案例,列举生活中可见的例子,使学生意识到知识与生活的关联性,吸引学生的听讲兴趣,将学生引导到生活化教学的氛围中。

例如在讲授“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大家知道人种是什么意思吗?世界上都有哪些人种?”,在学生第一轮回答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中国人是什么人种?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别的人种吗?在新闻中听说过别的人种相关信息吗?”在师生进一步互动交流讨论后,教师继续深入提问引出重点知识:“那么,大家知道区分人种的标准和条件都是哪些吗?”,由此一步步地开展教学,深入重点,明确课堂主体内容。在这一步骤,即生活化教学的初步导入阶段,首先要使用通俗化、生活化的语言,然后要注意列举生活中普遍性较强的案例,也不要太复杂、太特殊,以便让学生能够迅速进入课堂,而不至于分神跑题,以最快速度将学生引入生活化教学情境当中。

2.多元化讲课方式方法的强化渲染

在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中,上述的生活化情境导入仅仅是基础步骤,单单完成导入是不够的,接下来整个教学的展开过程都要使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从多方面阐述问题,吸引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强化渲染生活化的轻松地理知识学术氛围与教学情境。教师应当采用丰富多变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将地理知识与生活现象体验之间的联系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动力。

例如在教授“中国的人口和民族”这一课时,让学生死记硬背各民族的分布、人口数、民族特点、汉字写法、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等繁杂的知识,必然会降低效率,使学生感到厌烦。这种时候,教师就应该采用趣味性的多元化教学手段,比如说为学生讲述一些民族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有趣的风俗习惯,或者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民族特色的服饰、舞蹈、艺术等资料,使这些内容直观呈现在学生眼前,让他们感受到其中的趣味与美感,从而加深记忆。如此,努力使课堂教学内容富有趣味性,营造生活化的轻松学习氛围,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活性化的组织形式

组织形式也是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活性化的活动组织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比如说,在教授“认识不同的区域”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小组间比赛,分组合作填写空白地理区划图,或者在课余周末分组进行课外实地调研,通过合作与实践,使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深化地理生活化的学科意识,有助于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增长。

四、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地理课堂中的生活化教学,是一种高效、全面的教学模式,具有十分深远而积极的教育意义。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应当认识到这一教学方法的潜力与优势所在,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研究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策略,使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更加完善,帮助学生全面提高综合地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金婉璐.浅谈生活化教学[J].时代教育.2013(1):169

[2]陈海霞.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与实践反思[J]中学课程资源.2014,10

[3]吴鹏.汲生活之源,绽课堂之花——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思考[J]考试周刊.2014,73:125

猜你喜欢
课改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