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本土,回归自然,探究幼儿教育活动的多元化

2016-10-09 18:02昌文爱
关键词:河水树枝建构

昌文爱

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要张开眼睛去仔细看看,要伸出两手去缜密地研究。”他特别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活”,那就是让幼儿回归自然。幼儿亲自用手摸一摸,用眼看一看,用耳听一听,用嘴尝一尝,用脑想一想,这样求来的知识才是知识,这样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我们以“创环境激兴趣,优活动促发展”为思路;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条件, 开展了一系列“立足本土,回归自然,探究幼儿教育活动的多元化”实践活动。

一、创设环境 激发兴趣

幼儿教育活动逐渐由园内走向社区,走进大自然。立足本土,回归自然是我们所追求的新的教学方式,探究中,我们首先把户外活动场地进行了调整,划分为现代成品玩具活动区和传统的自然玩具活动区。在二楼的西院的铺设了橡胶地垫,安置了塑钢综合性户外玩具和塑料钻爬虫等。在玩具区修建了草坪、小土坡、沙池、自制树杆跷木、秋千、树桩、旧渔船、石磨等。还投放了大量的木棍、梯子、草坫、玉米杆、玉米芯、纸箱、蓬布等自然、废旧材料和铁环、沙袋、跳绳等民间活动材料。我们的让幼儿自由的去选择,长时间观察发现,孩子们在现代的户外玩具区,玩法单一,无改造意识,自然产生群体性社会活动少,玩兴随时间延长而降低,但坚持游戏活动规则较好。在自然的传统玩具区,幼儿活动表现方式丰富多彩,改造意识强,容易产生自然群体性社会游戏活动和发生激烈争论及延深性活动。如我们把农民不用的小旧船,拉回幼儿园,孩子们按照自己构思来改造它,有时把它改造为舰船,有时又成了客船,有时用树枝当旗杆、挂上国旗成了远洋船、海上巡逻艇,他们给船编上号,画上“眼睛”,装上“方向盘”“仪表”等。不同的活动小组都用自己设计的符号来表示船的归属。这只在农民眼里不用的小旧船,今天成为孩子们开展创新活动的资源。孩子们用手触摸它,用不同的材料装饰它、凭自己的想象改造它、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用泥土塑造它、用泡沫塑料雕刻它,他们加入自己的想象,建构了新的理解。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这就是创新。

二、立足本土,回归自然

大自然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学习大环境,孩子们在与大自然的互动中,认识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拥有了自己的主导权。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刺激了幼儿的创新意识,丰富的自然物质给了幼儿动手操作的材料和机会。

孩子们上学路过的小河,在教师们的构思下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活动主题。孩子们站在水中,感受河水的流动,用石块激起水花,用树枝量出水的深度。他们把采来的花、叶、草等不同材料放在水里观察它们漂流的速度和沉浮的现象。他们在嬉笑着、争论着……激起他们思维高潮的还是怎样搭桥过河:搬来土块,放到河水里,土块塌了,不行;拖来树枝,横在河水里,树枝被水冲走了,不行;有的小朋友提议,把树枝加上草捆起来放在河水里。经过七手八脚的忙活后,放到河水里的草捆没有被河水冲走,大家高兴极了。但是,当第一个勇敢的小朋友踏上第二只脚时,“桥”塌了,大家再思考。第二天散步时,大家还想着搭“桥”的事,向老师提议再去给小河搭“桥”。他们捡着路边的石块砖块来到小河边,有的小朋友还把幼儿园的小拖车给拉上了,一路上边走边争论,边捡拾搭桥的材料。这次可有经验了,有的是来自自己的实践,有的是来自父母的指导,有的是从画册上看来的。他们成功了,孩子们认为用砖石搭的桥最牢固。回到幼儿园,他们用纸笔为河设计桥,有不少小朋友设计的桥又高又大,他们向其他小朋友和老师讲,这是为开发区设计的跨海大桥。有的小朋友还在争论不休,河水是从哪里流来的,又流到哪里去了。孩子们认为“从大海里流来的”“从自来水厂流来的”“从天上流来的”“从地里冒出来的”“从水库里流出来的”“流进了大海”“流进了很远很远的地方”“流进地底下了”“流进水库里了”……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把自身的体验和观察到的现象,通过思维再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就成了“真理”,成了“创新成果”。同时,孩子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享受了大自然给予的智慧、快乐和成长的“营养”。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但身体的各种机能得到协调发展,而且还学会了怎样与人合作,体验到团结的力量和助人的乐趣。

三、以人为本,尊重幼儿的研究

随着原有经验的提高,幼儿对现有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改变。他们会在成人的指导下按照自己的想象、意愿和活动需要,主动地改变原来的环境,创设新的环境,在新环境中又会产生新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教师通过观察分析幼儿的行为,透视孩子们内心活动的需求,研究孩子的发展,培养孩子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1.让幼儿参与、决策和建构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参与、决定和建构他人和自己相关的活动环境。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儿童应该是与同伴共同建构的积极的主体,他们与其他人一起,共同建构知识、人格和文化。

2.儿童有其自己的声音,他们的声音应该被认真地倾听和对待。儿童拥有“一百种语言”,天生就富有大量的表达方式和潜能。不要以所谓的“正确”和“错误”去衡量他们。

3.让儿童学习多角度、多视点地思考问题。在社会的变革中,让生活、思维相对单纯的孩子们有机会接触各种矛盾和冲突,使孩子们有机会多角度、多视点地思考问题。

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活生生的书,是一幅看不够的美妙画卷。当我努力发掘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独特的教育资源时,就是在为孩子打开通向百草园的窗口,让大自然的来风和着课改的春风吹拂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当我在挖掘自然环境的价值时,已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撒了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种子。

猜你喜欢
河水树枝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且将小虾还给河水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一滴河水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洗手歌……
树枝变虫虫
建构游戏玩不够
树枝贝壳花
河水与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