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初探

2016-10-09 18:04陈国斌
关键词:教材内容综合性教师应

陈国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倡导学生乐于探索、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育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些规定是对综合性学习价值的充分体现,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实施综合性学习成为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必要举措。初中语文教师应深入探究综合性学习模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教学方案,从整体上提高综合性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将来语文知识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笔者从教学实践经验出发,就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策略作如下探讨。

一、着眼于基础教材内容,对课程资源加以充分利用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基础教材的重要性有充分重视和认识,对课程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为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创造有利前提。从编排特点上来看,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展开均以单元形式为主,各个单元中的几篇文章都是围绕某一个特定话题来选取,教材内容凸显出较强的系统性。例如,在八年级上册教材编排中,编者们选择《老山界》《草》以及《七律长征》等几篇歌颂革命精神的文章组成主题为“长征组歌”的第一单元;在第二单元中则围绕“爱国情怀”这一主题,选择了《枣核》《最后一课》以及《晏子使楚》等几篇古今中外的经典文章。以第三单元课文为例,教师在讲解朱自清的《背影》、黄飞的《甜甜的泥土》以及邹韬奋的《我的母亲》几篇课文时可结合本单元文章围绕至爱亲情这一中心点的共性来开展教学,课前设计多媒体课件描述相关课题,从不同角度来刻画亲情的伟大,充分展示亲情之于每一个人的宝贵,进而延伸至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们讲述感人的亲情故事,并组织学生进行调查讨论,强化其综合学习能力。

二、引入生活素材以及网络资源,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拓展

初中语文教学并非单纯侧重于教授基础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架构、拓宽学生视野也是教师应关注的一个方面。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随着教材内容扩展来持续拓宽、延伸语文课程内容,结合教材内容设置特点来搜集自然、文化、社会以及科技领域的知识,确保语文教学有效性特点得到充分体现。随着国家对初中教学扶持与帮助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内大部分初中学校都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学工具,同时在网络资源极大丰富以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支持下,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和网络素材组织教学,其有了更为便捷的渠道来拓展语文课程教学。因此,在备课环节教师应引入综合性学习素材,使之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体,积极搜集网络资源并注重积累各类生活素材,不断推进教学工作发展和完善,并且与现代化教育教学特点与要求更为契合。以七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一文教学为例,笔者在备课时着重搜集了农民耕作习惯、节气的利用要点与方法等素材,并上网查询搜集了关于节气分布的资料,整理各类自然现象的表现与代表含义,并将这些素材与资源引入课堂,利用拓宽教学素材范围来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一方面,笔者可以在讲授此类素材内容的同时加深学生认识,使之更深刻地理解教材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另一方面,笔者通过趣味盎然的自然知识吸引学生注意力,基于语文课程教学将学生学习行为和自然知识相互融为一体,拓展本篇课文教学实效性。就此来看,初中语文教学得益于现代网络资源以及日常胡僧或素材的支持,其综合性学习的开展途径与效果得到显著优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更广泛的参考素材和更有力的资源支持,学习效果明显提升。

三、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学习有效性

初中语文教师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过于偏重教材知识的传授,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需求关注不足,这对于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学习行为均产生了不良影响。随着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也应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创新个人学习方式。就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方面而言,初中语文教师应坚持围绕学生这一课堂主体来开展教学,应彰显学生主体意识。换而言之,教师既要保证教材内容的讲解与传授,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例如在讲到苏轼的诗词时,笔者让学生分为两大组,一组学生负责搜集整理苏轼的作品,了解其生平与事迹,同时还应合理评论苏轼的作品风格,给出个性鲜明的观点。而另一组学生负责评价该组学生所做出的评估,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一一予以辩驳,这样两个小组“互掐”,才能做到举一反三,才能更深入地体会苏轼的作品风格。此外,在学习某一部作品时,教师还应选出同样风格的其他作品,利用对比教学的方法来丰富语文涵养,帮助学生从综合性语文学习过程中真正受益,既能够充实个人知识,又能够丰富人生阅历。

四、开展层次性鲜明的综合性教学

与传统教学相比,综合性教学有明显的不同,其具有更强的自主性以及开放性。所以,教师应充分重视教学活动的系统性与层次性,确保学生对教学重点以及教材内容有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明确教学各个环节,设置清晰的小目标,做到层层递进。例如笔者在“观察和描写景物特点”教学中要求学生们依次按照观察、整理、交流和练习的步骤完成课堂任务,优化每一个细节,保证收到预期效果。

【结 语】

综上,笔者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策略做了简要探讨,以利于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究,总结出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燕.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4

【2】李艳.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究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12

【3】钟筱红.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性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

【4】吴宁.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理论及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综合性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对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综合性护理在支气管扩张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运用创新理念整合与运用历史教材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换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