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策略,让学生告别错别字

2016-10-09 18:25叶瑞联
关键词:字旁错别字汉字

叶瑞联

当今教育回归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就不容忽视学生书写汉字时错别字频频出现的现象。特别是当语文老师改作业时几乎沦为改错别字的机器时,我们对学生写错别字还能坐视不管吗?在近年的教育教学中,笔者尝试运用多个教学策略,极力改变学生写错别字现象,收效显著,现将策略总结如下:

一、整理错别字库,正确书写汉字

错题集的使用是许多初高中学霸的学习秘籍,这是公认的事实。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老师也可以借鉴使用,整理错别字库就是一例。在笔者的教学班中,老师分发给每个孩子一张名为“我能写对”的贴纸,粘于语文课本的封二位置。每逢写错字后,将正确的词语书写二遍后再在该贴上,并在原来写错的字下面加一圆点,以示警戒。因每个孩子对汉字的识记不同,他们的“我能写对”贴里的字词也不同。每个孩子的错别字库不同,教师很难一个一个去帮助其分析、指正。因此,在整理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自己为什么错,分别属于哪一类(如下图)。如何避免再次错误,再自行强化记忆。

当然,一个班级中,有些错别字是共性的,这部分老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会发现,如果也能建立一个班级错别字库,这样也会减少班级整体错别字。有些比较零散,教师不易发现的,则可以借助小组长的力量,让他们汇总每个组员的错别字库,通过汇总,就会发现,有些错别字出现的频率较高,教师这时候再集中指导,效果会更好。

二、开展听写大会,积极识记汉字

2013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开播,唤醒了人们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汉字文化的学习,作为小学教育,学生掌握的字还相对较少,我们不能套用节目的题库,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听写大会的形式,让我们的孩子参与其中,主动积极识记汉字。而识记的内容就是前面提到的班级错别字库。笔者所在班级曾进行过实验,学生参与参与的面广,积极性高。为了小组的荣誉,每个学生都重视该项练习,认真去识记易错字。个别不够认真的学生在小组长的督促下也努力地识记。比赛结束后,获胜的小组成员都欢呼雀跃,暂时落后的小组心有不甘,但很有胆识地再问老师:“下一场什么时候,我们再努力,我们会更好。”这样,不就达到目的了吗?既让学生正确识记了汉字,又激起了学生集体荣誉感。

三、尝试形义解析,深度理解汉字

不得不承认,有些汉字不易识记,有些汉字形近易混。但是,办法总比问题多,只要肯动脑筋,总是可以找到解决办法的。要想深度理解汉字,进行形义解析,是较好的办法。有个学生常把“昨天”的“昨”和“晚上”的“晚”错写成“目字旁”,引导他分析,这两个字和什么有关系?答曰:时间。进而引导,“日”作为偏旁,在合体字中多作意符,所从字与太阳、时日、光线明暗有关,如“但、阳、昔、春、是、暗”等。此后,碰上“暇”他就能主动分析,这个也和时间有关,也是“日”字旁。这样一来就避免了错别字的出现了。再如,有些学生总把“醒”的“酉字旁”里的横漏掉,引导学生分析“酉”字,甲骨文是象形字,像尖底酒坛的形状,上部是坛盖,下部是坛身,中间一横表示坛内的酒水,作为偏旁,在合体字中多作意符,所从字与酒器、酒、经过发酵而制成的食物或化学物等有关。“醒”的本意是酒醉后恢复常态,和酒有关,是“酉字旁”。经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后面有关“酉字旁”的书写就能掌握了。在教学中,善于对某些偏旁、部件进行分析,学生能掌握相应的系统性的汉字,这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也避免了错别字的产生。

四、巧用APP,挑战记忆汉字

如果一味地要求学生去识记错别字库,久而久之,他们也会厌烦。喜欢游戏是人类的天性。大文豪莎士比亚曾说:“游戏是小孩子的工作 。”而如今,孩子玩手机的现象又比比皆是,如何将两者巧妙结合?下载一些有趣的有关识字的手机APP不失为好方法。如:“汉字打假”“错别字达人”。以“汉字打假”为例,游戏富有挑战性:“150个汉字,你一写就错。不信就来打假!”游戏设计成两词一组,一对一错,让参与者选择。选择对了,会弹出下一组词;若选择错了,会有正确答案弹出,且你仍然可以继续参与。在挑战的过程当中,我们还可以利用手机截屏功能,截图正确答案,以有针对性地记忆。而且,当挑战结束后,取得较好成绩时,看到鼓励的话语,学生会更乐意继续下一回挑战的。

五、编拟记忆儿歌,轻松辨析汉字

因为学生的错字库里的错字不一样,教师就引导成为一个发现者、创新者,用自己的方法去识记汉字,当有些汉字对于学生来说进行字理分析也不易掌握时,教师适度引导学生使用自己的方法识记汉字应该也被允许。告诉学生:不管你用什么识记方法,只要你能正确书写汉字,你的识记方法就是好方法。学生得到肯定后获得心灵上的满足,会用更积极的方式去识记汉字。如:“已经”一词中的“已”的“竖弯钩”要出头,笔者所任教的2011级总是有许多学生记不住,三番五次犯错,老师一再强调却收效甚微。干脆引导学生把三个易混的“己、已、巳”合起来编拟儿歌,经过师生共同努力,编拟成:“己开口,已说半,巳闭嘴。”这样简单易记,每次要分不清时,自己念一遍,对号入座,就能正确写好字了。当把识记汉字主动权放给学生,为学生创设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自己编拟儿歌,孩子们总是能给老师惊喜。再如:肺字右边的竖,许多学生老写错,有的学生编成了:“上下呼吸,一竖到底”,有的编成“一竖到底,呼吸顺畅”。教师及时肯定,并让其他想不出方法的同学借鉴,编拟的同学就更有内驱力了。

六、运用视觉冲击,强化认识汉字

在教学中,当老师能预判学生容易写错的字时,可运用视觉冲击,让学生对易错部分强化识记。在名师送教活动中,我执教《钓鱼的启示》一课,我用一张A4纸打印了一个空心的“翼”字,并占满整张纸的页面,对于关键部件“羽字头”(不带钩)用红色笔涂色,教学时一出示,那绝对是对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的。通过这样的大体量视觉冲击力,把所要让学生识记汉字部件放大,突出表现重点,学生的识记效果好。再如,“磅礴”一词中的“礴”字,部件多,笔画多,有的学生识记模糊,造成写时几个部件的位置及笔画都出现错误。于是,强化记忆时,我在黑板上板书大大的“礴”字,让其几乎有50cm2那么大,学生再把整字分开细看,对于字的各个部件的笔画及位置都看清楚了,识记也就清楚了。

通过一系列的识字策略的运用,笔者有效预防并纠正了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将继续研究,以期让学生能更高效识记汉字,真正领略汉字的美,传承中华汉字文化的灵魂。

猜你喜欢
字旁错别字汉字
王字旁其实不叫“王字旁”
开开心心来闯关
旅途中的那些错别字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乔”字娃娃变戏法
错别字先生
“少”字歌
常见错别字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