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内隐学习理论,建构高效语文课堂

2016-10-09 12:23王坤
关键词:熏陶所学理论

王坤

【摘 要】

内隐学习理论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指导理论之一,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内隐学习理论,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认知的掌握,对个体差异的考虑,注重对学生的熏陶,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内外兼修,在充分理解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灵活运用,从而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内隐理论 高效课堂 提升素养

高中语文教学与初中和小学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其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培养,基于这种情况下,对内隐学习理论的探讨,本文将详细进行阐述关于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教学创新模式。

一、注重认知,修外养内

学生的认知感是其学习领悟能力的基础。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分析,从而逐渐在脑海中形成一种对知识的认知,从内隐理论的教学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修外养内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们能够在课堂的有效时间内,提升自身的领悟能力。在教学中,我对于认知的培养十分重视,通过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尽快进步。

例如:在高一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会利用一部分的课堂时间,与学生们进行交流,针对“××课文之我见”“我眼中的××”“思辨的启示”等主题,组织学生们开展交流探讨会、辩论会等活动,在活动伊始,通过任务的布置,让学生们进行精心的准备,在互动过程中,给学生们思维想象的空间,让其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如对于课文,学生的不同想法,从不同角度得到的不同认识。通过他们的回答,使他们能够增长自我认知感。在学生的思维误区中,教师的任务则是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教会学生们正确地进行分析,比较自身的不足之处,集内在之精华,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对知识有足够的渴望,达到修外养内的精神境界。

认知的培养需要一个逐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任务布置前,需要经过精心的挑选,针对所学知识,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展、心理承受程度等方面,科学地进行主题的选择。使学生能够对语文学习充满信心和兴趣,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渴望,在学习中进行自主的探究。

二、注重差异,兼外顾内

在内隐学习理论的建造下,语文教学同样存在对个体差异的考虑,个体差异存在很多方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要考虑学优生与学差生的差异、内向与外向学生活动时的表现差异等等,只有将这些差异都表现出来,才能不仅教育学生知识,更教会学生的品行修养。在教学中。我经常通过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通过活动、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内外兼顾的教学,使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九课《赤壁赋》中,这部分的知识主要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赤壁赋这篇课文,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同时培养学生们用语面对困难,笑对磨难的乐观主义精神。为了让学生们都能真正地熟悉和理解课文,我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了分析,课堂上,针对不同的主题进行差异性地问题设置,如对于学优生,我会课堂上进行任务的布置:“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赤壁赋》这篇文章,下面给大家一个任务,仿照这篇文章再另外写一篇,白话文即可,写完可以相互进行交流和讨论。”为了维护学差生的自尊心,我又进行了任务的补充:“对于刚才的任务布置,有些同学可能对其掌握的不熟练,大家不必胆怯,可以先想我们学的课文进行翻译和解释,然后仿照解释来写文章。”在我的提醒下,一部分学生恍然大悟,开始着手对文章进行解释,并且很快就完成了任务。这时,我又会带领学生们进行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和练习,大家有什么想法?”“面对困难要学会运用方法。”“冷静思考问题,灵活运用方法是我们走出困境的最佳方式。”通过学生们的回答,我指导对他们的引导起到了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知识,更是他们在学习的同时,进行了内在修为的培养。

学生的内在培养要远远难于外部培养,对于学生的外在培养,只需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使其能够理解、运用,而对学生的内在培养,则需要长时间的渗透、熏陶、总结等,使学生在思想意识中逐渐形成正确的观念,付诸于自身的言行中。

三、注重熏陶,以外寓内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基于内隐理论的应用,很多学科都需要进行熏陶培养,在这种熏陶培养的方式下,学生能够真正地了解所学知识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从而规范自身的言行,有意识地对自身的情操进行陶冶。在教学中,我经常通过对课文的唯美分析来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的美、品格的美、人性的美,从而达到以外寓内的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祝福》中,这部分的知识主要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这篇课文,准确把握课文中主要人物祥林嫂的形象特征,从而理解造成任务悲剧的社会根源。这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经典作品,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对这篇课文的讲解,使学生能够从这些映射到自身,当我将研读的任务进行布置后,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开始认真地对课文进行研读,在研读的过程中,会通过互相讨论、交流探讨等方式,对文章进行整体分析,“我认为祥林嫂被当时社会的封建礼教给迫害致死,而对于我们现在的社会,只有具有知识和能力,才能够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学生们的回答尽管不是很准确,但是通过任务布置的方式,使他们都能够进行认真地思考和分析。由外寓内,真正地进行内在修养的提升。

熏陶的方式不是唯一的,但必须要把握整体方向。要让学生们在熏陶的过程中真正地受到教育,接受所学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同时,还要在熏陶的过程中,向学生们传授德育方面的知识,渗透德育意识,使学生们能够增进友谊,最终达到共同的进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引导者,更是学生修养的培养人。基于这样的角色下,要求教师能够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内在修养与外在教育共同提升,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董萍.显隐结合,让语文“无孔不入”【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5(08)

【2】屠锦红.论内隐学习理论对语文教育的启示【J】.中学语文旬刊,2010(21)

猜你喜欢
熏陶所学理论
艺术熏陶
如此熏陶
非所学
非所学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花糕,我爱摆弄
重视隐性德育关注心灵成长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