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马店最后的女主人

2016-10-10 08:06李艳娟
今日民族 2016年8期
关键词:巍山马帮大妈

□ 文 / 李艳娟

百年马店最后的女主人

□ 文 / 李艳娟

巍山,古称“蒙化”。自唐始至民国时期,因地处要冲,一直是中国西南地区茶马古道重镇,是南来北往马帮的集结地,商贾云集,人气很旺。当时,不足万人的蒙化小城商号林立,有大小马店20余家,如“重兴店”“合义老店”“兴隆店”“茶升店”“百宝生”“唐记老客栈”“李记世生客栈”等。民国三十四年的《滇西驿运报告书》记载:“马匹及马户经下关之帮以蒙化(巍山)者为最多,凤仪、弥渡、大理等次之。”据统计,直至1949年,全县还有长途马帮204个,骡马7784匹,其中,回族的马帮和驮马约占一半。

在巍山古城下水坝街,有一家始于清末,历史逾百年的李记世生马店,其第五代掌店人米德润经营祖传马店40余年,亲历了马帮的由盛到衰,是这个老马店最后一名经营者和见证者,亦是巍山小城的一个传奇。

轻轻叩开下水坝街40号的木门,一位满头银发,脸上布满皱纹的老太太笑意盈盈地走来,动作麻利地领着来人参观马店。看着她稳健的步伐和讲话时中气十足的样子,很难相信眼前的米大妈已是90岁高龄。“这里是客房,那里是马厩,那边是赶马人可以自己做饭的厨房,院子里的这口井早在清代就有了。”老人声情并茂地讲开了。那神情、动作、笑声、语气,让人不禁遥想半个多世纪前的她,无论是相貌谋略,还是待人接物,应该都能“红透”整个水坝街吧。

米大妈出生在一个官宦人家,曾祖父清朝时做过一任蒙化的父母官,据说为官清廉,死后无钱回籍,米家就在巍山定居下来。不过,在米大妈的记忆中,她并没有过过“官家小姐”的生活,家里的生活开支都靠母亲缝补浆洗而来。14 岁时,米大妈嫁给了当时巍山县城最大的李氏马店的继承人。历史上巍山的马店都是女人经营,要为南来北往的马帮做饭、缝补衣服和马鞍、洗马脚、饲喂马匹……都是细致劳苦活儿。嫁入李家后,米大妈便跟着婆婆学习经营马店。

1946年,20岁的米德润开始独自经营马店。她记性极好,能熟记每匹马牙齿的特点和身上的旋数,到她家住店的马匹从来没有弄丢过。

米大妈介绍,这些马帮途经巍山进凤庆,过双江到耿马,再到保山,然后从保山回家乡去。沿路卖着东西进来,又沿路买着东西回去。他们带来丝绸、蚕丝被和布匹等,把野生菌、松茸、松子、茶叶等又带回去售卖。当年的一个马帮一般有90匹马,4条高大凶猛的赶马狗,连上马锅头共有9个赶马人。李记世生马店有十间圈,每次就招待一个马帮,一来好照看马匹,二来也好帮赶马人照看他们做生意回来倒在院子里的银元。“赶马人来到巍山城,把丝绸、布匹卖掉,带回银元,才进大门就大喊:‘米老板,钱回来了!’把钱哗地倒在院子里,就又出去做生意了。晚上回来我已经把这些钱一封封地包装好了,从来都是一分不少。我们做生意讲诚信,所以当年生意好得不得了。马帮冬春两季来,忙碌两季,马店可以赚一千块银元,够全家的吃穿用度还有节余。那个时候一年赚一千银元,可不得了!”回忆起当年开马店富足的生活,米大妈欢快地说。

到巍山汇集歇脚的马帮,有大理、昆明、丽江的,也有东北、甘肃、西藏、四川、河南、贵州的,主要驮运茶、洋纱、盐等。除了四面八方赶马帮的生意人,巍山当地山区的农民来城里赶街,也会赶着骡子来,一来就是几天,直到把带来的土产卖完,采购了百货才回山里去。巍山马店生意因此极其兴旺蓬勃。李记世生马店的女主人漂亮美丽,聪明伶俐,南来北往的赶马人都爱来这家马店歇脚,生意相当红火。

“赶马人走南闯北,形形色色。他们大都穿着长袍,身后背着大长刀,会功夫,贼不敢近他们身。有的还会轻功,咻一下就从院子里跳到墙头上了。还有女人装扮成男人的模样来赶马,乍看都看不出来是女人。”米大妈绘声绘色地描述起赶马人的模样。

开马店时间长了,人才进马店,米大妈看一眼就知道是什么性格,相处起来就有法子了。她悉心地照料来住店的赶马人,向赶马人请教他们擅长的事,不仅和对方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还学到了新鲜的东西。“开马店40多年,从没遇到什么麻烦事。”米大妈甜甜地笑着,沉浸在年轻的岁月中。“懂中医的,教我日常头疼脑热的治疗方法,懂武功的,教我小儿子打沙袋,还有人也会赠送酥油茶和丝绸给我们;赶马人需要凤庆的茶叶,我也会骑上马和会功夫的两个赶马人连夜到凤庆去帮马帮买茶,第二天又赶回巍山。时间长了,大家都很有感情,常来我们家的赶马人还给我起了一个外号——小米特。当年路过巍山的马帮说起小米特,没有人不知道!”米大妈爽朗自豪地说道。“我15岁时参加巍山选美赛,获得第一名呢,捧回一朵大红花。”米大妈比画着大红花的大小,久久沉浸在彼时选美赛的时光中。

问及大妈当年开马店辛苦赚来的钱,除了交给公公作为全家的生活开销以外,最爱买什么物品?这个当年漂亮的马店老板娘爽朗地说,最爱的就是买各式各样的布料做不同款式的旗袍。“我最爱的就是旗袍。” “爱胭脂水粉么?” “不爱!那个时候我长得好看,脸天生红红的,还涂什么胭脂!”米大妈哈哈大笑开了。

上世纪80年代末马帮渐渐消失了,马店难以为继,丈夫离世,虽然11个孩子已拉扯长大,但米大妈闲不下来。她回忆道:“不开马店了,就帮城里的招待所洗床单,每天背一个大筐到东河里漂洗。”这一洗就是好几年,直到70多岁米大妈才闲下来,开始早起逛公园,养鸡养花的生活。11个孩子是米大妈最大的骄傲。“我们现在已经是五代同堂,大女儿在北京工作,其他在昆明、四川、下关等地,逢年过节孩子们都会来看我。孩子们让我和他们一起生活去,可我舍不下这院老马店。”

石榴树的枝条已越过墙头,树尖透过流云与碧蓝的天空紧接在一起,这棵是当年赶马人给的种子种出来的;院子的墙角有一株叫“叶上花”的跌打药,叶子长得出奇的肥硕,那是当年为熬给马洗脚的跌打药水而栽种的药材;院子里的古井一个世纪仍然井水旺盛……一生所有的时光、所有的记忆都装在了这个百年老马店里。“辛苦难熬的事大多记不得了。最记得的还是15岁那年赛美得了第一和赶马人给起的小米特这个外号!”米大妈眯弯着眼睛,浓浓笑意里满是宝贵记忆的幸福。

(责任编辑 刘瑜澍)

猜你喜欢
巍山马帮大妈
大妈
大妈一枝花
高仕兴:云南普洱市马帮传统民族文化继承者
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大妈?
巍山图山出土佛教石刻造像初步研究
巍山(山龙)(山于)图山出土佛教石刻造像初步研究
巍山小吃道法自然精神探究
巍山喜迎60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