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的品德教育

2016-10-14 13:41高明钧
教师·下 2016年9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道德教育儿童

高明钧

摘 要:幼儿时期的品德教育能够为孩子们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幼儿全面发展的保证。在儿童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榜样示范的作用,灵活运用移情训练法、角色扮演法、环境陶冶法、行为练习法等方式,将儿童的认知心理转化为行为。

关键词:儿童;道德教育;品德教育

一、儿童道德教育的影响因素

(1)心理因素。处于无律阶段的儿童尚不能将自身与外界区分开来,还不具备认识规则、接受规则的条件;当认知发展到尊重权威的他律阶段,此时的儿童已经具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和强烈的尊重权威的倾向。随着幼儿心理的成熟,认知发展到意识明确的自律阶段,个体开始对责任、公正、权威有了真正意义的理解,其行为的善、恶全由自己的思想与判断等决定,而不受制于团体的标准。

(2)认知因素。个体认知发展决定其道德发展水平。儿童的心理和智力发育尚未成熟,正处于认知启蒙阶段,其在接受道德方面还不具有主动性,认知和思维的水平尚不能区分事物的对错,因而在道德上也无法分清主观的意图和客观的后果。

(3)经历与体验。个人的经验与体验为理论知识的接受和学习提供了基础,儿童在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来自个人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领悟。

(4)遗传因素。遗传素质为人的道德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道德认知的发展是受幼儿的心理水平制约的,并且会受到幼儿个人经历的影响。

(5)其他因素。包括家庭、游戏、同伴交往、电视、教师等。

二、幼儿品德教育的必要性

(1)良好的品德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看,品德教育是与幼儿最初的社会化同步进行的。此时,社会化的主要内容是适应环境、情绪倾向、行为习惯等性格因素的教育,这时的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关键性的启蒙作用。

(2)良好的品德是幼儿全面发展的保证。幼儿时期的道德认识,是在成人的教育下逐步形成的。幼儿并不知道事物的好坏,只是一味地接受外来刺激,才慢慢地将认识通过情感这一内部动力转化为行为。

三、幼儿品德教育的方法

(1)榜样示范。榜样示范是幼儿德育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以有教育作用的典型事例示范来影响幼儿的一种方法。榜样在幼儿品德行为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儿童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特点的,而榜样是具体形象的,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教育者要时刻注意以自身的良好行为来教育儿童。

(2)移情训练法。移情训练旨在引导儿童善于体察他人、理解他人情感,从而产生与他人情感共鸣的过程。移情训练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包括游戏、角色扮演、故事表演、讲故事、听录音、看录像、画画、小制作、小组讨论等。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教育者应把移情训练与行為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移情训练本身并不是目标,而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通过训练提高儿童亲近社会的行为,减少其攻击性行为。

(3)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是指模仿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境,让幼儿扮演其中的角色,遵循社会的角色要求去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体验情感;并通过及时的反馈,了解别人的需求和感受,从而更好地掌握与角色相适应的行为及道德规范。角色扮演训练能显著提高幼儿的角色承担能力和亲社会的行为水平。幼儿通过角色扮演而实现其角色转换过程,能学习到多种角色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

(4)环境陶冶法。通过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实现对幼儿的品德教育。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感,对儿童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和行为。这种教育方法的环境因素很多,诸如客观存在的事物、语言环境、情感气氛、人际关系、行为环境、社会风气等。环境陶冶的特点是潜移默化、重在熏陶,需要的时间长。

(5)行为练习法。行为练习法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各种活动,多次反复来培养和巩固某种行为,使行为形成习惯的方法。即在幼儿和同伴、成人交往的自然环境以及为他们特意创造的情境中,利用各种机会,具体对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进行练习。练习时,教育者要及时引导,纠正幼儿不当做法,还要注意练习的一致性和长期性。

(6)综合教育法。综合教育的效果大于单个教育法的作用,它一方面需要教育者具有综合思想和综合使用各种方法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要求教育者熟悉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知道什么时候使用何种方法。

参考文献:

[1]田 馨,王秀梅,邓润玲.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幼儿品德的实验研究方案[J].贵州教育,2003,(9).

[2]江德邻.关于幼儿品德结构的实验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作者单位:山东省广饶经济开发区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道德教育儿童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留守儿童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分类指导探究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