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化管理现状与思考

2016-10-21 16:04高祥涛
科技与企业 2016年9期
关键词: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管理管理水平

高祥涛

【摘要】标准化管理已经成为当代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基础,将标准化与企业的管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现代企业管理的趋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标准化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需要加强的地方。基于此,本文介绍了我国企业标准化管理的现状,并根据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实践情况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管理水平;竞争力;标准化建设

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粗放型的企业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当前,标准化管理已经成为当代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基础,将标准化与企业的管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现代企业管理的趋势。

1、我国企业标准化管理现状

1.1标准化管理取得的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标准化管理在企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标准化管理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包括:第一,标准化管理使得企业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方针政策方面更加主动,这样由于发挥政策的指向性作用,并且标准化管理提倡不断创新,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生产和服务质量;第二,在企业中推行标准化管理对技术部门、管理部门等企业的核心部门都有较为严格的工作标准,对相关人员的工作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约束,有助于企业管理正规化。第三,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而不断采用国际先进标准,使得我国企业的产品越来越多被国际市场所认可,逐步打破一些国家为国际贸易市场设置的技术壁垒。第四,标准化管理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使得生产过程和产品本身更加环保健康,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2企业标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标准化管理在我国企业中采用的时间还较短,经验尚浅,因此在标准化管理取得了诸多成绩的同时,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这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在管理上的漏洞显出我国标准化管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首先,由于一些企业对标准化管理的认识尚浅,大型国企较为安于现状,不能意识到竞争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危机,因此虽然一些标准已经颁布,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得不到切实有效的实施;其次,我国企业标准化管理机制不够健全,这就导致了一些标准制定的细节不够具体,而且制修订周期太长等原因,使得出台后的标准往往已经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再次,企业用于标准化管理所投入的资金较为短缺、技术较为落后,标准化管理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2、对企业标准化管理实践的建议

纵观世界范围内成功企业的范例,可以发现标准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具备强大竞争力的必备条件,我国企业过去的“经验式管理”模式的弊端在当代企业中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管理不当带来了产品质量低、生产运营成本高、消费者口碑不好等问题,尤其是在国际贸易中,由于我国企业采用的标准过低使得产品无法进入到国际市场,从而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为此,企業必须采取标准化管理的模式,根据标准化管理在我国的实践情况,本文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将标准化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

企业应当充分重视标准化管理,正确认识到标准化管理能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的巨大作用,将标准化工作上升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上来。首先,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认识到标准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实现之间的关系,提高标准化认识。其次,为保证标准化管理的顺利实施,应当建立有效的组织保障体系,成立以企业最高领导担任组长、各主管领导任组员的标准化领导小组,负责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和筹划工作,下设标准化办公室,负责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具体实施落实。

2.2学习国际先进标准为我所用

普遍上来说我国的标准低于国际标准,为了推进我国企业标准化管理,可通过对国际上的先进标准进行系统的学习,消化和吸收,使国际先进标准的精华为我所用,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参考,使企业标准的水平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标准在执行过程中更贴近实际,更好地掌控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的质量,从而为市场提供优质的产品,另外通过参照国外的做法致力于研究市场信息的动态,也可以更好地掌握用户的需求,及时反馈,促进标准的改进修订。

2.3在企业内部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

要想使标准化真正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就要将标准化与企业的决策、发展、管理、创新以及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全面融合,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标准体系,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等等。为保证标准化在企业内部的推行,还要制定企业标准体系建设规划,通过出台企业级别的标准化工作导则等规范性文件,明确标准化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工作内容和保障措施。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不仅要充分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更要与我国国情和企业实际相结合,要突出重点,全面覆盖,建立以生产、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核心业务为重点的标准体系,使各项标准既独立存在又相互协同。要确定标准化建设以服务企业发展为目标,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重点,使企业内部经营体系与标准化体系有机结合在一起,以标准化约束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等活动,以企业的业务开展情况来完善标准化管理机制。

2.4标准化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相融合

标准化管理需要人员的参与,同时通过标准化管理也有助于打造一支素质高、纪律性强的人才队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将标准化建设与人才对于建设相融合,充分发挥人才的技术优势,通过在实践中贯彻各项标准,主动发现问题和差距,促进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同时通过对标准化工作人员进行标准化相关法规和标准化管理知识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其基本素质和工作水平,使其成为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合格人才,从而实现标准化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标准化管理对我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水平还处于相对低下的水平,只有有目的性地采取相关措施,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才能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从而提升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为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靳宝善.企业标准化现状分析[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7,(5).

[2]赵闽.企业标准化工作现状与发展[J].江苏电器,2006,(1).

猜你喜欢
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管理管理水平
电力企业营销电能计量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临床护理路径在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浅谈提升企业现金流管理水平的措施
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思考
住房公积金贷款与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基层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油气储运标准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