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视角下外语阅读文献档案的编排与出版

2016-11-08 13:05宋春梅
山西档案 2016年6期
关键词:图式理论阅览室图式

文 / 宋春梅

图式理论视角下外语阅读文献档案的编排与出版

文 / 宋春梅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文化事业发生了更加密切的交流和更激烈的碰撞。我国尤为重视外语阅读文献档案的编排与出版,但目前我国外语阅读文献档案的编排与出版发展速度较慢,无法满足时代需要和社会需求。文章向外语阅读文献档案的编排与出版领域引入图式理论,研究图式理论发挥作用的机制和文献教材编写的相关理论,并对当下外语文献阅读档案发展的实际情况展开调查,提出图式理论视角下外语文献阅读档案编排与出版的相关措施。

图式理论;外语阅读文献档案;编排出版

随着改革开放体系不断深入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越发频繁,作为实现正常沟通交流的工具,外语逐渐成为我国高校的重点关注对象。高校以培养出符合时代潮流,迎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为办学目标。在外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外语阅读文献是提升学生外语水平及其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各种形式和各门语言的外语阅读文献档案被编写和出版出来[1]。但根据调查发现,当前大量的外语阅读文献档案无法满足学生学习外语的实际需要,即我国在文献档案的编排上出现了偏差。因此,向外语阅读文献档案编排与出版领域引入图式理论是促进我国外语文献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图式理论研究

(一)图式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图式理论是西方学者提出的概念,这个概念最早出自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的著作。康德指出,理性认识的范畴与感性认识的对象在本质上有根本的区别,图式是两者能够实现沟通的唯一途径。格式塔心理学提出了“完形”的概念,认为其是人类心理的整体组织结构,也将其称为“图式”[2]。现今公认的图式理论由英国心理学家Bartlett提出,他在《记忆》中指出,图式是指以往的反应或者以往经验的积极组织,在人的主观能动性下具有主动加工的特点,使人们在接收新信息的同时联系具有图式表征的旧知识。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家将图式理论定义为:在记忆中实现表征存储的一般概念的资料结构。之后,图式理论在阅读、理解等心理研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图式理论的内容得到丰富和完善。

(二)图式理论的作用机制

根据图式理论的内容可以得知,图式是人们大脑中大量的背景知识或知识结构,是由人在获取已知事物或已知信息的情况下自动存入人脑的。人们在获取信息时,对信息的内容是无法立刻领会的,而是先要在人的大脑中搜寻到与信息内容有关联性的图式(具有关联性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学者把图式归结为三类: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3]。图式的三种类别通过相互作用使人们接受新知识,并在人脑中实现图式存储。

二、关于外语阅读教材和教材编排的研究

(一)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编写者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应当具备主观能动性和主动创造性,严格遵守教材编写的原则,对教材内容和质量做出保证。教材编写者应当遵循以下原则: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思维发展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教材编写者依据这些原则进行教材编写,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我国在编排外语阅读文献档案时,也应当注意遵守这五项原则,使外语专业学生在学习外语时更轻松。

(二)教材编写的特点

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往往具有时代性,教学内容深刻地表现了教材出版时期的教学思想。以英语学习教材为例,在重视英语语法和翻译法的教学时期,教材编写者在教材中以语法教学内容为主,同时加入了大量的语法练习;当重视英语听说法的教学时期,教材则以句型和口语练习为主;在情景法教学时期,教材中的主要内容是情景对话练习。因此,外语阅读文献档案的编排应当注重与时代特色的结合,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三、关于外语阅读文献档案

(一)外语阅读文献档案的重要性

在外语教学中,公共课教学是增加该专业外语学生知识积累的主要手段,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获取理论知识。但外语专业学生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是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社会对外语专业人士的多样化需求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仅凭学校所安排的实践活动无法培养出具有出色实践能力的学生,学生应当在日常学习中重视对外语阅读文献档案的利用[4]。学生在阅读外语文献档案时,就是在完成一个运用了外语能力和储备知识才能达到要求的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提升了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二)关于外语阅读文献档案的调查

以福建师范大学对外语阅读文献档案阅览室的调查举例,分析当前学生与外语阅读文献档案之间的关系。

1.读者利用外语阅读文献的频率。在各种频率中,每月进入外语阅读文献阅览室1~10次的学生占总人数的比重超过一半,而10次以上的阅读者也占据较大的比重,仅有5%的学生未进过外语文献阅览室。从这个数据看来,外语阅读文献档案阅览室拥有可观的人流量。

频率 人数 百分比每天 13 8.7%每月1~10次 75 50.3%每月11~20次 33 22.1%每月>20次 19 27.7%几乎不来 8 5%

2.不利用外语阅读文献阅览室的原因调查。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不常来外语阅读文献阅览室的学生群体中,较为主要的原因是外语阅读文献阅览室藏书量无法满足外语多门类、多形式的需求,种类不够广泛是当前外语阅读文献阅览室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其他原因侧面证明了外语阅读文献阅览室学术氛围浓厚的特点。

对外语文献资源使用甚少的原因 人数 百分比服务不合时宜,未能满足我的需要 5人 3.3%藏书量不足,种类不够广泛 54人 36.2%图书馆太挤(座位数不足) 41人 27.5%不能使用其他更充足的资源(如网络) 45人 30.2%其他(只是找一个地方自习) 20人 13.4%

3.学生对外语阅读文献阅览室馆藏文献的综合评价。有接近40%的学生认为外语阅读文献阅览室的馆藏文献资源较为丰富,但也有接近50%的学生认为馆藏文献资源极为缺乏。可以看出,在外语阅读文献阅览室中,外语阅读文献档案资源较为单一。或为语种较为单一,或为文献内容形式较为单一,但均表现了外语阅读文献阅览室中文献资源匮乏的现状。同时有13.5%的学生认为外语阅读文献阅览室文献资源结构缺乏合理性,更存在书籍过旧和资源配套不齐全等情况。

评价 人数 百分比很丰富 5 3.3%比较丰富 54 36.3%不太丰富 64 42.9%不丰富 8 5.3%其它(不了解或者觉得书籍陈旧) 20 13.5%

4.外语阅读文献档案满足读者需求的调查。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不到40%的学生在利用外语阅读文献档案时满足了提高自身外语水平的需求。存在60%以上的学生觉得外语阅读文献阅览室中的文献资源根本不符合自己的需求或是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些数据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下我国外语阅读文献阅览室馆藏文献资源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各外语专业学生对外语阅读文献的需求。

满足程度 人数 百分比完全可以 8 5%基本可以 49 32.9%不常用,不好说 75 50.3%不够用 15 10%其他 其他3 2%

四、利用三大图式指导外语阅读文献档案的编排与出版

(一)语言图式

学生大脑中有关外语语言符号的背景知识或知识结构就是学生所具有的语言图式,在这个知识架构中,包含语音、词汇、语法和惯用法等组成元素。对于外语学习者,若要激活学习者大脑中的语言图式,该学习者应当具备一定程度上的外语能力,否则在与外国人士交流时,即使学习者大脑中有足够的语言图式,也会因为语言能力的缺失导致交流无法进行。因此,在编排外语阅读文献档案时,应当注意学生语言图式的建立、完善和修正,具体实施办法是在编排外语阅读文献档案时将文献内容划分成不同的难度系数,编排者根据难度系数进行编排。

(二)内容图式

内容图式是学生大脑中关于阅读材料背景、主题和内容的背景知识或组织结构。有学者认为,对话题的熟悉度以及对文献主题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比词汇和语法的掌握程度更加重要。与此同时,背景知识结构的完善使学生在阅读外语文献时得到更好的理解效果,即使在语言上产生了一定的困难,也不会对学生的阅读产生过多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内容图式对语言图式有一定的弥补作用。在编排外语阅读文献档案时,编排者应当注重文献内容图式的丰富程度,通过丰富文献主题和增加文献题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外语学习上收获更好的效果。

(三)形式图式

要实现流畅的外语文献阅读,学生应当具备充足的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除此之外,学生更应当具备形式图式,即学生大脑中关于文献形式和修辞手法的背景知识或知识结构,亦称为修辞图式或语篇图式。形式图式涵盖了文献的整体内容结构,也包括文献各个部分的修辞组织结构。在外语阅读文献档案中,不同的文献所具有的形式图式具有不同的特点。若学生大脑中的形式图式得到提高,学生对文献结构的分析将会更加到位,对文献信息的安排会有大概的预测,在阅读时学生会以一个较快的速度了解信息并丰富大脑中已有的形式图式。

五、图式理论视角下外语阅读文献档案编排与出版策略

(一)遵循学习规律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其生存发展的客观规律,外语学习和外语阅读也有其固定规律。在外语学习时,学生学习内容的难易度应当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进行合理安排。因此,在外语阅读文献档案编排时,编排者应当将简易的内容排在文献前部,将难度较大的内容置于文献末尾,学生在阅读时遵循了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使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也增强了学生的外语学习效果。在此过程中,难度系数是编排内容的重要标准,编排者在设定难度系数时一定要参考学生学习外语的实际情况,并分清学生的学习进度,将内容编排与学习进度融为一体。

(二)文献内容和语言材料与学习者有接近性

文献内容和语言材料是外语阅读文献档案的主体部分,也是外语学习者提高外语能力的主要依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献内容和语言材料的选择决定了该文献的成功与失败。与学习者更具接近性的文献内容和语言材料有利于激活学生大脑中的相关图式,使学习者的现实生活与大脑中的图式相关联,学生大脑中的图式得到更新和完善。

(三)在文献档案中增加其他形式的材料

人们过往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作为图式存储在人们大脑中,为人们认识世界和了解社会情况提供依据。如果文献档案中的材料与学习者大脑中的图式结构发生关联,学习者对这段材料的理解程度则会大大加深,其中关联性和理解程度成正比。很多情况下,用语言表现材料较为困难,若一定要用语言表达则会对程度较低的学习者造成困扰。在这种情况下,编排者可以为这些难度较大的语言材料配上图片或解说,难度较低的图片和解说能够有效地激活学习者大脑中存储的图式,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习效果。

六、结语

人们对外界信息的理解需要依靠大脑中的图式。利用已经存储的背景知识和知识结构,人们可以进行难度更高的认识活动。在外语阅读文献档案的编排和出版中,编写者应当通过对语言材料的合理编排完善人们大脑中的图式结构,降低外语学习的难度,提高外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1]赵建中.山西平顺大云院五代壁画山水之“南宗”图式探微[J].山西档案,2016,(4):17-20.

[2]焦悦梅,王天添.地方高校外语教育国际化档案数据分析及其发展对策——以河北省为例[J].山西档案,2013,(6):56-58.

[3]郑晶.图式激活理论视域下外语阅读策略探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5,(1):67-72.

[4]杨柳.图式理论:外语知识性阅读障碍的心理学新探[J].中国特殊教育,2011,(6):48-51.

G270;G64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652(2016)06-0081-03

(责任编辑:魏登云)

宋春梅(1975-),女,汉族,江西宜春人,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图式理论阅览室图式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图式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初探
巧用图式,添翼背诵——浅谈图式理论在古诗文背诵中的应用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图式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