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及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2016-11-08 03:29刘沛涛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弹簧圈栓塞导管

刘沛涛

河南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漯河 462000



手术及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刘沛涛

河南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漯河 462000

目的 探讨手术及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70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分为2组,每组35例。观察组行介入栓塞治疗,对照组行手术夹闭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注意力、回忆力及语言等认知能力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均可获得显著疗效,但介入栓塞治疗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较小。

前交通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夹闭;认知能力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是主要的治疗方法[1]。2013-05—2015-05,我们对70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分别实施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现将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70患者分为2组,每组35例。观察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31~67岁,平均45.2岁。动脉瘤长度3~15 mm,平均7.8 mm。Hunt-HessⅠ级10例,Ⅱ级16例,Ⅲ级9例。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30~69岁,平均 46.0岁。动脉瘤长度2~15 mm,平均 7.4 mm。Hunt-HessⅠ级12例,Ⅱ级15例,Ⅲ级8例。2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气管插管全麻醉。患者仰卧,头部固定于头架上。采用翼点右侧入路。自颧弓上耳屏前1 cm发际内作长6~8 cm弧形切口。分离皮瓣后在额骨角、额骨眶缘上方、冠状缝与颞上线交界处及颞骨鳞部取孔,去除骨瓣暴露颅底。剪开硬膜后适量释放脑脊液降低颅内压。沿颈内动脉明确血管分支和走向,找到病变动脉瘤。根据病变动脉瘤位置、方向及载瘤动脉走向等选择合适的动脉瘤夹夹闭动脉瘤颈。复位骨瓣,逐层关闭切口。

1.2.2 观察组 经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鞘。沿导管鞘插入导引导管至颈内动脉C2水平。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明确动脉瘤位置、大小及颈宽,获得最佳工作角度。将塑形好的微导管导入病变动脉瘤中,另一微导管放置到跨越动脉瘤瘤颈,用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根据动脉瘤长度、形态选择适当的弹簧圈向心性填塞,满意后撤出导管和微导丝。

1.3 观察指标 恢复良好(GR):可重新恢复正常社会生活和工作,仅遗留轻微神经病理缺陷;中度残疾(MD):生活可自理,伴记忆、思维、语言障碍或共济失调、偏瘫;重度残疾(SD):生活不能自理,记忆、思维、语言研制能够障碍;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无意识、无反应,仅存心跳呼吸;死亡(D)。以(GR+MD)计算总有效率。根据MMSE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定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变化情况。包括定向力(10分)、记忆力和计算力(3分)、注意力(5分)、回忆力(3分)及语言(9分)五个条目,评分范围0~30分,评分越高,认知能力越好。

2 结果

2.1 2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结果比较[n(%)]

2.2 2组治疗前后患者认知能力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患者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回忆力及语言等认知能力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认知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认知能力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①P<0.05。与观察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P<0.05。

3 讨论

前交通动脉是双侧大脑前动脉间重要的血流通道,其分支动脉为下丘脑、视交叉等重要生理解剖结构提供血供。一旦前交通动脉瘤破裂,诱发的血管痉挛是增加致残率和致死率的重要因素[2]。

该病主要有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两种治疗方式。手术夹闭止血效果好、对颅内积血清除彻底,还可缓解脑血管痉挛状态,经过长期应用技术较为成熟,曾作为首选的治疗方式[3]。动脉瘤破裂是手术夹闭术中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81%[4]。我们认为使动脉瘤充分暴露在手术视野下,对避免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至关重要。因此,在游离瘤颈前,应先将载瘤近远端分离并阻断以降低瘤体内压力。另外,术前DSA检查明确动脉瘤形态、走向,仔细观察动脉瘤周围组织结构分布情况对减少术中动脉瘤破裂也具有指导意义。

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其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性高、侵袭性小的优势,被广泛用于前交通动脉瘤治疗并取得显著疗效[5]。本组中我们对微导管和微导丝辅助技术进行改进,建立Y型阀,每填塞一个弹簧圈,便松弛微导管和微导丝,使弹簧圈稳定后解离,依次进行栓塞,这加强了瘤颈塑形作用,使栓塞动脉瘤更加致密。另外,术中操作应当注重轻柔、规范,当发造影剂溢出、透视下微导管和微导丝已在路径图像之外等情况时,应高度警惕动脉瘤破裂出血[6]。

本组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认知能力均造成一定影响,但手术夹闭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大,可能与经翼点入路夹闭术中为获得清晰的手术视野,不可避免的对周围脑组织进行牵拉,增加了损伤前交通复合体及邻近脑血管组织的风险有关。另外,手术夹闭所致的出血刺激可诱发严重脑水肿,损伤周围神经[7],影响患者认知功能,而介入栓塞操作均在血管内进行,安全性高。

[1] 廖巍,林伟标,林少华,等.显微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对比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8):3 100-3 101.

[2] 唐景峰,黄永旺,杨保华,等.显微手术治疗破裂前交通动脉瘤35例临床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11(4):410-412.

[3] 王占峰,赵兴利,陈平,等.老年前交通动脉瘤患者急性期开颅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的对比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3(15):4 252-4 253.

[4] 李昕宇,袁阳,邓剑平,等.手术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对前交通动脉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19):3 660-3 663.

[5] 许刚,崔刚,僧志远,等.血管内栓塞治疗前交通破裂微小动脉瘤的技术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5,23(3):118-124.

[6] 李义游,朱志辉,秦兆为,等.早期介入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24):46-47.

[7] 张玉,唐玉彬,吴荞,等.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栓塞37例诊治分析[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2,17(9):416-417.

(收稿 2016-03-01)

R732.2+1

B

1077-8991(2016)04-0017-02

猜你喜欢
弹簧圈栓塞导管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输卵管栓塞后弹簧圈脱落2例
大规格弹簧圈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疗效探讨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0例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