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6-11-10 16:25赵礼
南北桥 2016年10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赵礼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还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方法、教学观念等方面的转变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数学  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0.020

数学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数学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作用,让学生能够通过数学学习养成正确的思维模式。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引导学生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调整教学观念,认清自身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转变教师角色,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有所帮助。

一、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观念在教师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教学行为是教学观念的具体体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科学的学习平台,教师自身先要做的是转变教学思想,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地方,才能反映到教学中来。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把握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确定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对班级上的学生要做到充分了解,了解学生的数学水平,同时认识到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性格差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整体提高。从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来看,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会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传统教学观念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是被灌输知识,并且大量时间被题海所包围,不仅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还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从思想上做出改变,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二、利用合作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合作能力是当今社会考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合作的作用,利用合作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合作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的更加积极,并且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的促进班级上所有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适应范围广泛,比如,在新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合作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针对所教学的内容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通过这种合作讨论的方式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突出学生自身在新知识学习上的主动性,并且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能够起到导火线的作用,更加有助于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同时,学生通过讨论能够透彻理解新课内容,不仅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锻炼。

虽然我们不提倡题海战术,但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少不了练习,在练习题的评讲课中也可以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针对练习自主讨论,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由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学习水平上的差异,教师如果对每一道题都进行讲解,相对来说会降低教学效率,但是如果教师只是有针对性的讲解就会影响到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利用学生与学生合作交流的方式就会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练习情况提出问题,同时不同水平的学生之间能够做到相互帮助,最后将学生都不会的问题汇总到一起,教师在针对这些问题再给予详细的讲解和指导,不仅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思维上的锻炼。

三、加强开放性练习,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

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广度的拓展,利用开放性的练习能够锻炼学生思维的广度。但是在选择开放性的练习过程中,教师要看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且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当的锻炼。开放性的练习一方面可以体现在日常的课堂练习中,根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让学生进行适当的练习。比如在进行习题讲解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可以将题目进行拓展,实时锻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除了课堂练习,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利用课下作业的机会,坚持“少”“精”的原则,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同时要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广度。在课下时间,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开放性的题目,学生在课下的时间相对自由,能够保证学生思考的时间,给学生布置一两道开放性的题目,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回顾数学知识,还能够挑战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拓宽学生思维广度的目的。

四、利用师生角色互换,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师生互换角色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的最基础的能力,学生在日常的数学学习和练习中能够得到逻辑思维的锻炼。学生能够做对题,但是不一定能像教师一样把做题的思路讲解出来,讲解的过程也是逻辑思维的展现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站上讲台,讲解自己做题的思路。通过这种练习不仅仅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中生具有较强的好胜心,在这种好胜心的激励下,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强大的动力。

五、创新评价方式,增强数学学习有效性

教学评价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评价往往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全面、客观的评价方式,不能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动力,同时要看到学生的进步之处和优点,给予学生学习上的信心。另外,还要创新评价方式,不能仅以考试作为评价标准,还可以采用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自评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让学生找准学习的方向,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思维的锻炼,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通过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