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的创新教学研究

2016-11-10 16:34杨永军
南北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创新形式创新实践高中地理

杨永军

【摘    要】随着高中地理教学的不断完善,创新作为重要的教学要素进入教学视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初步培养创新能力,具备自主创新素养,已经成为当前高中地理创新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地理  创新形式  创新手段  创新内容  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0.044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高中地理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受到极大的关注,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促进学生思维的创新发展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很多高中地理教师开始着手创新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但是其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阻碍,以下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针对当前的一些教学现状谈几点意见。

首先,创新教学形式。这是开展创新教学的第一步,形式与内容必须实现匹配,才能是完整的创新教学,形式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和自主创新意识萌发有重要的激发作用。所以教师要注重教学形式的创新,以此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地理课堂开展形式,激发学生思维的快速运转,为创新的实现打好基础。

第一,教师转变教学角色,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的觉醒,做学习的主人,脱离对教师的依赖,形成思维的独立性。鉴于当前不少地理教师虽然在教授新课标的内容,但是依然走传统教学路子,以灌输教学为主,导致学生主体能力的丧失等不良教学现状,我认为教师要实现自我教学角色的重置,做教学的引导者,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某一天A地太阳高度角计算的时候,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步骤,而是启发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解决,学生会意识到太阳高度和地球的公转、A地所处的纬度有关,由此学生就会自觉推算出答案。这样的教学形式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对其创新思维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要开展新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走上讲台,做学习的主人。例如,在学习美国气候分布特征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给学生进行讲解,之后学生自主进行补充,让学生有机会进行积极的自主思考,这样他们会运用已经学的地理现象分析方法来对某地的某些气候形成进行分析,对其创新思维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教师最后对学生的讲解和补充进行评价,对内容进行拓展延伸,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其创造性思维有所发展。

第三,自主学习是创新教学方式的必要内容,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自主预习地理知识,建立其独立自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自主创造能力的发展。自主学习需要教师一方面在课后作业的安排上将其作为重点内容进行安排;另一方面,及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有效反馈,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供。这种创新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创新教学的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创新教学手段。这是开展地理创新教学的必要途径,新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快速运转,积极思考问题,为创新教学的推进助力。传统的很多教学手段已经被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完善所淘汰,现在我们需要的是不断应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手段。

第一,教师要在地理课上加入一些真实的地理教学材料作为手段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以此培养其课堂动手能力,自觉进行地理课堂演示和探究,以此了解一些地理地质和地貌现象存在的原因以及其影响,从而完善创新课堂。例如,在学习济南趵突泉的喷泉原理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准备好教学实物,以玻璃杯代替山峰,以小的玻璃池代替泉眼,在密封的环境里面,受压力作用,水自动从高山上流下,在泉眼处自动冒出,通过课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于地理原理的理解。

第二,多媒体教学是创新教学手段的必要选择。随着我国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和各种新的教学技术已经应用到高中课堂,教师可以采取全新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地理现象,更加多维的分析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为其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做准备。

第三,学校设置地理虚拟教学空间,开展虚拟的地理实验,以这种高科技教学技术的运用来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学习形式。例如,鼓励有能力和兴趣的学生自主设计虚拟地理实验,以此带动学生整体创新需求的发展。例如,在学习地质运动的时候,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地质运动动态过程图像,能够有效带动其创新思维形成。

再者,创新教学内容是开展高中地理创新教学的必要过程,学习什么样的内容直接对学生的创新水平有直接影响。不少高中地理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很多年不改动,使用以前的旧学案或者旧备课教案,有些内容没有及时更新,不符合现在学生的思维方式,难以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发展。

第一,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训练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多种地理常识分析地理现象,这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必要途径。例如,同样是地中海气候,但是出于不同的半球和不同的大陆,其形成原因就千差万别,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纬度和大洋气流以及海风、气候、地形等多方面进行具体分析,综合运用各种地理知识,实现知识的统一性,为创新教学的形成夯实基础。

第二,走出考试局限,训练的题型要新。做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但并不是题型越多越好,而是要注重题型的新意度,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筛选,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尽可能降低考试的次数,可以一周给学生布置一个新颖的思考任务,学生课下通过自主搜集材料解决问题,拓宽地理学视野的同时提高创新思维水平。

第三,课本中的拓展与延伸项目是创新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教师忽略这部分教学,实际上这是对已学知识的深入运用,教师可以把这些内容以此分给学生小组进行深入研究,学生轮流对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进行专题报告,实现教学内容的高度创新,让学生在接受课本知识之外,获得更多新的地理概念。

第四,创新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贯穿最新地理学研究,这需要教师自身关注最新地理研究动态和科研成果,通过介绍一些基本的地理研究动态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最后,创新实践是创新教学的必然要求。在实践中学生对于自己学习的知识有更加明确的认知,甚至产生新的想法,促进思维创新发展。第一,带领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例如选取最近的地理现象进行实地调查学习,课后写实践报告和总结。第二,开展实际的天文观察活动,学生对于这类实践活动很感兴趣,通过新的地理观察激发其思维想象能力。

总之,高中地理的创新教学需要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教学的方方面面,以此带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猜你喜欢
创新形式创新实践高中地理
小学生探究海洋生物的实践研究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