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疗法结合口服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7例临床观察

2016-11-11 22:23林彦斌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电针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

林彦斌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疗法结合口服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中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电针疗法结合口服中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腰腿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23%,对照组为822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253±098)分,低于对照组的(391±12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疗法结合口服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采用口服中药能更快地缓解患者腰腿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电针疗法;中药内服

【中图分类号】R6815+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8-0061-02

腰椎间盘突出症(Lu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LIDP)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加趋势。保守治疗仍然是本病目前的主要有效治疗方法,其疗效肯定,深受广大病患者认可。笔者采用电针疗法结合口服中药治疗LIDP,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LID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符合《中药新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LIDP诊断标准[1],并经CT或(和)MRI确诊并排除腰椎结核、肿瘤等所引起的腰腿痛。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至本临床试验结束,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47例与45例最终进入结果分析。观察组47例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18~64岁,平均(465±142)岁;住院患者36例,门诊患者11例;突出节段:腰4/腰5突出者18例,腰5/骶1突出者24例,两者合并突出者5例;腰腿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为( 631±224)分;病程:5~70d,平均(347±125)d。对照组45例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20~63岁,平均(446±128)岁;住院患者33例,门诊患者12例;突出节段:腰4/腰5突出者15例,腰5/骶1突出者27例,两者合并突出者3例;腰腿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为(620±233)分;病程:3~95d,平均(377±162)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LIDP诊断标准者;②年龄在18~65岁之间,性别不限;③愿意接受内服中药或(和)电针治疗者。

13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病变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者;③突出物巨大、有马尾神经受压症状与体征者;④有晕针病史者。

14脱落标准①治疗过程中,患者主动提出退出试验且疗程不足2个疗程者;②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但疗效仍然无效者,但仍然进入结果分析;③因客观原因不得不退出试验者。

15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汤剂的方法治疗。寒湿证及肝肾不足证者,均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血瘀证者方选身痛遂瘀汤加减,湿热证者方选加味二妙散加减。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5剂为1个疗程,疗程与疗程之间间隔2d,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针疗法。取穴:共2组4个穴位即可。第一组为阿是穴(突出节段棘突下,病变一侧棘旁压痛最明显处即是)配患侧秩边穴,另一组为患侧环跳穴配患侧阳陵泉穴。方法:患者取患侧在上、健侧在下的侧卧位。穴位处皮肤常规消毒后,将20~35寸长的一次性针灸针刺入穴位后,捻转进针到一定深度并得气后,将上述两组穴位分别接到G6805-II型电针治疗仪,选取连续波,频率为40Hz,电流强度以患者最大耐受为度,每日1次,每次治疗时间为15min左右,连续治疗5d为1个疗程,疗程与疗程之间间隔2d,共治疗4个疗程。

16观察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分别测量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腰腿疼痛记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17疗效判定治疗后按照《中药新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判定标准[1]进行疗效评定。临床痊愈:腰腿疼痛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恢复正常工作;显效:腰部疼痛部分消失,无明显压痛点,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基本恢复正常工作;有效:有轻度腰腿疼痛,直腿抬高可疑阳性,部分恢复工作;无效:腰腿疼痛无好转,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不能胜任工作。

18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TX-*3]±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有3例、对照组有5例未能完成临床试验,对照组1例因客观原因退出,其余7例均因主观察原因退出,8例患者均未达2个疗程。两组患者观察结果如下。

21两组腰腿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腰腿疼痛程度评分,观察组治疗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47例中,临床痉愈11例,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723%;对照组45例中,临床痉愈5例,显效12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22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LIDP多发于青壮年,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患者的工作与生活质量。本病属于中医“痹病”范畴,多因扭伤腰部致局部瘀血阻滞而发病,或因肝肾、气血不足而复感风寒湿邪或湿热致局部经脉阻塞不通而发病。现代医学认为突出物对腰脊神经造成的机械压迫是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但近年来认为本病发生后产生临床症状的直接原因不是突出物而是神经根周围团组织的炎症反应,这恰恰能为临床上80%左右LIDP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就能达到临床痊愈的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一般情况下,采用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祛风除湿、补益肝肾等功效的中药方剂可能达到通络止痛的治疗目的。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独活寄生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 和白细胞介素6 生成有关,认为中药内服和(或)外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确切疗效[2];有研究显示,独活寄生汤单独使用或者联合其他疗法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3]。电针疗法既具有兴奋腰臀及下肢紧张的肌肉组织、消除肌肉痉挛的治标作用,还具有促进血液流通、消除神经根局部炎症及水肿的治本作用,因此能更快地缓解腰腿疼痛。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电针疗法结合口服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采用口服中药能更快地缓解腰腿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S].1997:145-146.

[2]李云广,施永彦.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Meta 分析[J].新中医,2014,46(4):203-205.

[3]马彦旭,张翔,孟开,等. 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中医杂志,2012,53(24):2095-2099.

(编辑:程鹏飞)

猜你喜欢
电针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
电针与温通针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疗效比较研究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吴茱萸热敷联合电针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针灸加电针疗法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观察
针刺合电针疗法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