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缺失与培养

2016-11-16 18:35邬烜彤
校园英语·上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中学生培养

邬烜彤

【摘要】人文素质教育中文学欣赏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对丰富中学生知识、陶冶情操和净化道德以及对中学生的道德提高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作用。现阶段,我国中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普遍偏低,人文素质急需提高。本文,笔者将会对中学生文学欣赏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分析,并且提出有效的培养方法,从而提高中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 文学欣赏能力 培养

一、引言

文学欣赏能力是中学生必须培养和具备的一种能力。同时,这门课程也是抽象生涩,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是一门比较难的课程。中学生通过课程培训不仅能够提高自身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能够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综合素质。因此,必须要把好培养中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关。

二、培养中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重要性

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中学语文主要体现的基础知识为语言、文学、文化和文章等,把语言作品的制定、评价、欣赏等作为基本能力。并且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文学鉴赏的基本常识和能够对一些文言文进行浅显地阅读,能够对其中富有文采和个性的文字深有体会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从而达到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综合素质。中学生是处于人生学习的黄金时代,是他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树立阶段,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被学生欣赏阅读之时,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字里行间思想的流露和熏陶,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美,能够明辨是非真假丑恶,能够认识到事物的本职,所以,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对于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中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缺失的原因

1.社会因素。当前,中学教育普遍忽略了审美教育,而注重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水平偏低。此外,在利益的驱使下,文学生产质量急剧下降,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甚霸嚣张,这样就导致文学欣赏处于“放任”状态。而在中学生中,粗糙、思想低劣的文学作品泛滥,导致文学市场鱼龙混杂,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对中学生发展不利。

2.阅读经典作品少,审美能力低。要欣赏文学作品,则欣赏者应该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够欣赏到作品的思想内涵。诸多条件中,其中包括艺术修养、文化修养、政治水平修养等都直接对欣赏者欣赏文学作品产生影响。“如果你想得到艺术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文学欣赏也不例外,这就要求学生要想真正能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内涵,就必须阅读一些优秀的经典文学,从中受到审美教育,进而提高欣赏能力。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由于考试对这些文学作品要求非常低,导致大部分学生并未阅读国内外一些优秀的金典文学作品,学生文学基础知识差,不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3.文学欣赏方法错误,导致欣赏态度庸俗化。阅读经典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的阅读者必须经历的生命历程。经典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能够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但是在科技普及的时代,手机、平板等阅读方式的产生,导致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越来越被冷落,学生更多的只是阅读一些网络作品,而对经典的优秀文学作品阅读少,即使有阅读也只是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并非真正能够享受其中的精神思想。

四、培养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有效措施

1.积极引导中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现阶段社会,我们的共同理想就是要建设文明、民主、科学和谐理想型社会。因此,老师在教学之中应该系统和科学地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准确、完整地领会和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创作思想,同时也要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正确的理解社会、反映社会的本质,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由文学本质出发进行文学鉴赏和评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教会学生正确的文学欣赏方法。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并非能够短时间迅速提高,而是需要常年的累积。所以,提高文学欣赏的能力不是一步就能解决的问题,更多的是依靠学生日常累积。因此,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文学欣赏方法,才能够真正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可以通过两方面进行:

第一,稳定注意。也就是说要把感受、想象、联想和思考等心理活动聚集在特定的一个作品之中,全身心投入到欣赏文学作品之中,要把内心融入到作品世界之中,从而真正地体验文学的魅力。

第二,展开想象。语言描述具有间歇性,要真正感受到文学作品还需要我们学生通过联想和现象进行再创作。正所谓,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版本的红楼梦,所以学生要积极展开想象,依据文学作品的描述进行表象组合,感知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或者是景物之语,理解到作品的言外之意,由此达到文学欣赏的高层次。

3.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的理念。中学教育之中,还应确立人文精神的教育理念。在人文教育的理念支撑下,中学生更加容易树立好社会的责任感和坚韧不拔、知难勇进的精神,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与此同时,丰厚的人文底蕴不仅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文学创新,而且能够使得学生具备灵活的知识迁移驾驭能力。

总而言之,当前社会不仅仅需要有文化水平的人才,而且也需要拥有一定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结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现实生活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要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不断地阅读之中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学生也会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王丽霞.中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缺失与培养[D].河南大学,2011.

[2]史华辉.论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J].中学时代,2013.

猜你喜欢
中学生培养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