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分析

2016-11-20 04:16祖生富
人生十六七 2016年32期
关键词:文学小学生情感

祖生富

(江苏省滨海县界牌镇五巨小学,江苏 盐城 224000)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分析

祖生富

(江苏省滨海县界牌镇五巨小学,江苏 盐城 224000)

经典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使中华文化得到很好地传承,对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

经典诵读;语文教学;实施分析

一、经典诵读的内容

经典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它包括所有经过历史选择并被人类认可的涉及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典范性作品。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文化教养的意义。诵读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诵读一般包括朗读、背诵、阅读等。有学者认为,利用学生的黄金记忆时期,诵读一些文化经典,提升文化修养,从而使其以健全的人格、智慧投身于社会。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作为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概念,包括儿童经典诵读与成人经典导读。经典诵读是指在儿童记忆力最好的年龄诵读中国传统的经典文化作品。

二、促进经典文学与小学课程相结合

(一)反复诵读,体验感情

经典文学的灵魂是情感,经典文学阅读教学一定要以情感为基础。诵读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最佳途径。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应该重视朗读,要在阅读中陶冶学生的情感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经典文学多为韵文,配以彩色插图,使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并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学生必须经过反复的朗读、吟诵才能理解与感受作品的思想情感与人文精神。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适当的创造情景,以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更好的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首先老师示范朗读,经过示范朗读,学生可以学习到一些朗读技巧;其次学生自读,通过自读,学生可以更好地揣摩作者的情感,领悟作品的精神;最后老师引领朗读,对于特殊的句段,通过引领朗读更直接的展现作者与读者的真实情感。

(二)手段形象,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其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不分年龄大小与年级的高低,以背诵与理解同时进行的教学方式一味的要求学生背诵经典文学,最终结果在小学生身上会大打折扣。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学需要用形象化的手段加以辅助,从而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如在给小学生讲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这首诗时完全可以制作成多媒体动画,让学生在欣赏美景之余体会到作品的内容。

(三)多项活动,深刻把握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情感经验贫乏,在学习经典文学时会难以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喜爱游戏,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中玩一玩、画一画等,使学生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活动中思考,从而化抽象为形象,更好的体会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内容以及情感。如在学习《乌鸦喝水》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人物,从而更深刻的把握文中的人物性格。

(四)启发想象,体验意境

小学教材中的经典诗歌和散文,这些作品都诗情画意,言未尽却意无穷,给读者留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已达到极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作品的关键处进行适当的知识拓展,在基础的知识内容上对课文进行合理的想象。小学生的想象力受知识以及阅历限制,因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善于利用事物的特点加以想象,依据事物的发展进行合理的推理想象。

三、经典诵读教学的益处

(一)积累知识

语文教学注重厚积薄发,强调知识积累,经典阅读不仅可以积累学生的语言还可以积累学生的思想情感。知识能为人所用才是有价值的,未经记忆的知识始终是外在的,无法为人所用,知识只有经内化,人的思维才能得以延伸。一个人的基础知识越深厚,其学问成就也就会越大。中华文化经典不仅是教人识字的课本,亦是一部启蒙书,其内容丰富深厚,有广阔的知识内涵涉及我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历史、天文、地理、常识等。这些经典作品容易上口,便于记忆,大量背诵不但可以积累深厚的人文知识还可以促进语言发展,充实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经典文学作品因其所包含的内容,带有一定的美德教育功能。

(二)塑造人格

经典文学作品是我国古人的智慧结晶,它是古人的生活经验材料,也是其思想情感材料,更是文学材料,这些文质兼美富含智慧的材料具有高超的审美价值与思想价值。通过这些经典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古人语言的凝练、构思的精巧、意境的幽怨,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培养美好情操,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中华经典中所包含的道理是我国千年文明的积淀。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学生在诵读这些文学经典作品时,不仅学习到了经典的文字表述,还建立了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价值,这些道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举止,使其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利于学生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健全。

(三)传承文化

目前由于我国的学校教育过于西化,使得青少年越来越缺乏民族认同感,传统的节日在他们心中不如西方节日重要。对他们而言,外在的形式没有了吸引力,内在的文化探究也就失去了兴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国学是承担民族文化体系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必须借助教育渗透民族文化。经典诵读教育从孩子们抓起,要让他们接触古人的思想、事迹,潜移默化地形成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形成特有的民族气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迫使教师的素养提升,学生又受益于教师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以此发展下去,我国的文化必定延续下去并且更加的繁荣。

总结

经典名著是人类文化的智慧结晶,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人。为普及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被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的主渠道之中。小学生阅读文学经典名著,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语文素养。近年来,经典诵读的价值也逐渐被人们重视,通过教育界的潜心研究,相信不久之后,经典诵读会在教学中全面展开。

祖生富(1962-),男,江苏盐城人,中小学一级教师,江苏省滨海县界牌镇五巨小学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文学小学生情感
我们需要文学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我是小学生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