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与说服:法国《费加罗报》研究

2016-11-21 08:4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费加罗社论报纸

王 扬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引导与说服:法国《费加罗报》研究

王 扬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费加罗报》是法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以具参考意义的大报为特色,强调社会责任与社会引导,素以权威性与严肃性的质报形象著称于世,在法国乃至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对其历史及现状进行梳理、研究,归纳其办报特色、生存之道及成功之处,对当下纸媒的良性发展和转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费加罗报》;历史;现状;社论;转型

《费加罗报》(Le Fifaro)是法国第一大报,于1826年在巴黎创刊,是法国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日报。该报独树一帜,以独立的经营方式和办报方针、揭露丑闻的勇气、报道时事的严肃态度,以及观点鲜明的社论,赢得了读者的信赖。在传统媒体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形势下,《费加罗报》仍以34万的发行量稳居法国报纸前列。拥有190年历史的《费加罗报》见证过无数次的历史变迁,改版数十次仍在报头清晰地印着著名剧作家博马舍的名言“若批评无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一、应运而生:见证历史

(一)百年老报,一波多折

1826年1月15日,诗人莫里斯·阿罗伊和小说家艾汀纳·阿拉果在巴黎创办了一本讽刺性周刊,该周刊每期印刷四页,以小尺寸纸张刊行。由于讽刺性太强,其发行的过程中遭遇了许多阻力,不定期出版。1854年4月,依波利特·德·威尔梅桑获得了该周刊所有权。1866年11月16日,他将周刊改为日报并改用现名。二战期间迁往里昂。该报主编皮埃尔•布里松曾于1940年11月24日给贝当写信,反对新闻检查和愚民政策。1944年,法国光复政府颁布“9·30”法令规定,1940年德国占领法国后,凡在德占区发行16天以上的报刊、1942年德国全部占领法国全境后在南方继续发行15天以上的报刊,一律永久停刊。这样一来,老牌报纸的停刊对巴黎报刊业的发展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二战后在布里松的领导下复刊,并获得空前发展,发行量剧增。皮埃尔·布里松逝世后,1965年,持有该报50%股份的普鲁沃斯特报团趁机接管了全部股份,但在编辑部成员的坚持下,报纸有权决定总编辑人选。

20世纪70年代后,《费加罗报》一度经营不善,1975年转入埃尔桑报团。1978年10月,每周六出版图画增刊《费加罗画报》,后又增加月刊《费加罗妇女》,取得了很大成功。结果,《世界报》《晨报》《法兰西晚报》纷纷效仿它的做法,出版了各自的星期六周刊。

与英国新闻传播业渐进的发展路径相比,法国新闻传播业在发展中接连断代,这与英、法两国的政治传统有直接关系。《费加罗报》出现在法兰西第二帝国后期,从小型周报到日报,再到现在可以和《世界报》对外作为法国报纸的代表(“高级报纸”),其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二)巧妙取名,贵族风格

在法国文学传统中,费加罗是受人们尊重的文学人物,包括莫里哀、左拉、纪德在内的很多文学大师都以其为主人公进行过创作。从其座右铭“倘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亦无意义(Sans la liberté de blâ;mer,il n’est point d’éloge flatteur)”可以看出,《费加罗报》重视媒体的引导功能,强调新闻自由与言论自由,也被认为是法兰西学院的公刊。

《费加罗报》实际立场是保守的,但它重视社论,新闻业务方面的水平较高,马克思当年在批判它时又称它是“帝国的唯一真正的报纸”。目前,《费加罗报》也是法国有名的“质报”,被认为是最能体现法兰西“贵族风格”的报纸。

二、独树一帜:引导与说服

(一)重视社论,传达态度与观点

一直以来,《费加罗报》不变的宗旨都是在言论自由的基础上的。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创始人威尔梅桑就将该报定位成巴黎主要政论报纸之一。特别的是,《费加罗报》的历任总编都会亲自动笔写社论,其中弗朗西斯·马格纳、安托尼·佩里埃等人的评论简短尖锐、紧扣时事。此外,每篇社论的题目都会由社论委员会开会商讨,且包含著名记者观点的有说服力的文字常常被放在重要位置上。

《费加罗报》的社论承担着公共喉舌与社会教化的使命,主要功能是告诉读者应该怎样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信息。不仅仅是为了让读者获取相关信息的新闻事件,更重要的是让读者对新闻有所感受。同时,在挑选社论作者时也往往倾向于法国大众耳熟能详的名字。除了新闻时事的评论,《费加罗报》也为讽刺性短文辟出版面,共同引导大众。

(二)主观化操作客观新闻事实

在内容编排上,《费加罗报》遵循一定的“等级”,而不是简单地罗列新闻事实,为了达到传者目标与受众需求相互妥协与平衡的过程。

首先,对信息进行选择和重组,用事实说话。选择其感兴趣的新闻素材,按照一定的顺利进行排列组合,然后分别强化或弱化部分信息,将主观偏向隐藏在客观的外表中。其次,运用特定写作风格的传播倾向。描绘具体的新闻场景及细节渲染某种气氛来进行暗示。

通过以上操作方式来强化报道风格,软性熏陶而非硬性灌输于受众。《费加罗报》之所以主观化操作客观性新闻事实,主要是因为媒介社会责任功能的社会背景与现实需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法国媒体的社会责任功能有了较大发展,必须通过传播媒介和舆论的社会责任功能这个渠道,干预和指导处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法国的社会和经济生活。《费加罗报》继承了法国自由主义权利与义务并重的传统。

(三)政党和商业集团利益影响较大

早期的《费加罗报》为右翼政党所操纵,成为右派言论的阵地。党派观念逐步淡化后,又曾一度陷入商业利益的沼泽中。现属于沙克报业集团,读者以文化水平较高的商界人士和高级职员为主,其中政经类新闻占据最大比重。政治中主要反映右派乃至右翼保守派的观点,虽然它也标榜客观公正,但报道中蕴含的主观色彩相较于英美媒体更为明显。例如,在报道中国的议题中,2001年前台湾问题是《费加罗报》针对中国报道量最大的议题之一,曾公开发布表达陈水扁“台独”的宣言“台湾绝不成为第二个香港”,其影响不言而喻。之后开始多角度报道中国,在报道中一直保持对政治问题的高关注度。

三、顺势而为:新旧融合

(一)经营有道,制定现代发展策略

法国媒体的整体生存环境不容乐观,无论是针对细分市场的刊物还是面向大众的发行量更大的大报,都面临着技术带来的不同程度的冲击。但费加罗报业集团稳中求新,牢牢巩固传统领地的同时大胆在日益主流的网络中寻求突破,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果。

首先,费加罗报业集团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且颇为成功,拥有众多子品牌,包括经济周刊、新闻周刊、女性杂志等,且这些子品牌都是以《费加罗报》的整体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

其次,在受众有着广泛自主性的今天,费加罗报业适时推出报刊网站,满足数字时代的需求。法国媒体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费加罗报网站的点击率已经成为仅次于法国雅虎网站的第二大新闻网站。费加罗报业清楚地认识到,传统媒体的网站绝不能取代报纸,只是有益的补充,与网站结合将两者的优势共同发挥出来。

表1  2005~2012年《费加罗报》发行量总表

(二)积极创新,扬长而避单

《费加罗报》的收入有70%来自广告。在纸媒普遍衰落的背景下,该报多年来的发行量仍能保持30万份以上,实属不易。尽管受众有老化的趋势,但仍拥有最广泛的读者群,且定位趋向大众化。在保证自身的品牌优势和政经影响力的前提下,实行厚报分叠,每日总共有40~52版。每一期的《费加罗报》中都会附带一份用橙色纸印刷的增刊,即“费加罗报经济版”,还有一小本的《费加罗报与您》。此外,每周一,报纸中附带一份小型纸印刷的增刊,即《费加罗商业周刊》。从2010年2月之后再附加4页健康特刊。每周二,报纸中附带8页《纽约时报》。每周三,在巴黎地区发行的报纸中附带一份有关活动的副刊《费加罗镜报》。每周四,报纸中附带8页《费加罗文学周刊》。每周五及周六,报纸则与下属的杂志一同发行,包括《费加罗杂志》《费加罗女士》和《电视杂志》。

《费加罗报》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和品牌优势,同时又避免单一的定位与受众,各子媒体积极发挥协同效应,取得了规模和范围上的经济优势。

四、结语

《费加罗报》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报,无论是在取名、风格、经营等方面,都显示出鲜明的特征和旺盛的生命力。它始终秉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善于保持自身价值,坚持自身原则,这正是目前这份百年老报所体现出来的特色。其次,对当下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借鉴和参考之处,积极创新,经营有方。最后,在面临重重冲击和挑战的情况下,如何做好社会的引导与说服,这是《费加罗报》的信仰。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_Figaro[DB/OL].维基百科,2016-06-25.

[2] http://www.lefigaro.fr/[DB/OL].费加罗报官网,2016-06-25.

[3] 陈力丹.钱婕.外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2:48-49.

[4] 黄莹.法国《费加罗报》的办报实践[J].中国记者,2008(10):86-87.

[5] 杨帆.法国右翼媒体中的中国形象研究——基于《费加罗报》(1997-2010年)的分析[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6] 沪江部落: 《走进法媒》[DB/OL] . http://bulo.hujiang.com/ menu/110353/item/871103/7,2016-06-28.

G219.14

A

1674-8883(2016)20-0081-02

王扬(1992—),女,江苏扬州人,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传播。

猜你喜欢
费加罗社论报纸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费加罗与伯爵角色的个性化处理
报纸
关于社论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综述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赏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日报》社论如何引导舆论
从三次“愤怒之情”看费加罗的人物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