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36例心脾两虚型心悸的临床观察

2016-11-29 05:31韦丽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9期
关键词:阴陵泉心脾心电图

韦丽兰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人民医院,广西 河池 547000



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36例心脾两虚型心悸的临床观察

韦丽兰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人民医院,广西 河池 547000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心脾两虚型心悸的疗效。方法:选取72例心脾两虚型心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穴位贴敷,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配合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改善状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56%和94.4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分别为75%和91.6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在治疗心脾两虚型心悸中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心脾两虚型;心悸;温针灸;穴位贴敷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及起居和饮食的无规律加剧,心悸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心慌感或不适感,包括怔忡和惊悸。心脾两虚型心悸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同时伴有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口唇色淡,健忘眩晕,苔薄白,舌质淡等。笔者以我院收治的72例心脾两虚型心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心脾两虚型心悸,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72例心脾两虚型心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确诊为心脾两虚型心悸,将所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5例,女21例,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51.5±2.7)岁;病程6~27个月,平均病程(14.5±3.0)个月。观察组患者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28~73岁,平均年龄(52.1±2.8)岁;病程7~26个月,平均病程(14.1±3.2)个月。两者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2012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针灸治疗学》中“心脾两虚型心悸”的诊断标准[1],即符合心脾两虚型心悸临床症状表现;②年龄25~73岁。排除标准:①就诊前接受其他针对性治疗;②伴有严重的心、肝及肾功能损伤者;③合并其他严重性系统性疾病患者;④心律严重失常者;⑤其他特殊人群:如婴幼儿、高龄患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等。

剔除标准:①未能按医生规定时间、次数服药者;②治疗期间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不良反应等特殊情况,导致无法继续接受治疗者;③治疗期间,服用影响疗效的其他药物。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穴位贴敷,穴位贴敷药物由甘遂、元胡、细辛、白芥子组成,选择两组穴位交替贴敷,即内关、心俞、脾俞、关元穴及厥阴俞、膈俞、巨阙、足三里,每3天贴敷1次,以个人皮肤耐受程度为主,每次贴2~4h,共贴敷4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给予温针灸配合治疗,具体针灸方法如下。①取穴:取三阴交、足三里、内关和阴陵泉等双侧穴位;②体位和针灸选取:患者采取仰卧位,对所取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取40mm规格的一次性毫针;③三阴交穴:直刺1~1.5寸,快速小幅度捻转手法1min;足三里穴,直刺得气后,快速小幅度捻转手法1min;内关穴:针尖与皮肤保持70°左右,斜刺0.5~0.8寸,快速小幅度捻转手法1min;阴陵泉穴,直刺1~2寸。④艾条2cm长插在针柄上,针刺部位垫厚纸片,燃尽艾绒2~3壮,及时除艾灰,取纸片,起针。每次进针后留针30min,1次/d,5次/疗程,每个疗程间间隔2d。

1.4 疗效判断 临床症状疗效:显效:患者主要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患者主要症状显著改善;无效:患者主要症状改善不明显、无改善甚至加重。心电图疗效:显效:早搏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较治疗前降低75%以上;有效:早搏症状较治疗前降低50%~75%;无效:早搏症状较治疗前无变化甚至升高[2]。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56%和94.4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分别为75%和91.6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心脾两虚型心悸主要发病原因和机理是由于过度思虑,脾失健运,劳伤心脾,气血不足,心失所养。《灵枢·决气》中提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为赤是谓血”。血气生成和运行直接受脾胃功能影响,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乏源,心脉濡养不足而至心悸。治疗该病应以益气健脾,养心安神为主。一般外部干预治疗临床疗效欠佳,中医药的不断发展逐渐成为该疾病治疗的重要方法[3]。中医治疗由内而外病症再合适不过[4]。《针灸甲乙经》中有,三阴交穴为三组阴经(肾、肝、脾)的交会穴,既能调补肝肾,又能健脾和胃,行气活血,疏通经络。《灵枢》中指出,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穴位之一,是全身强壮要穴,具有燥化脾湿的功效,针刺可调节心功能和心律[5]。《灵枢·经脉》中指出,内关穴是手厥阴心的常用腧穴之一,具有安心神、理气止痛的功效,针刺内关可双向调节心律[6]。阴陵泉穴,属足太阴脾经,具有排渗脾失的功效。温针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内关穴和阴陵泉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心悸,具有补益脾胃、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脾胃功能恢复正常,则气血生化有源,最终使心有所养,则心悸自止。穴位贴敷亦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融合药物、经络及穴位的综合治疗法,而不仅仅是单纯某一因素在一起作用,因此作用机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相关研究表明,可能与如下三个方面有关:药物吸收后的药效作用;药物对穴位的调节和刺激作用;前两者综合作用。本研究表明,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在治疗心脾两虚型心悸中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学出版社,2012:83-85.

[2]丁丽.归脾汤加减治疗心悸34例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10:26-27.

[3]李秋莉. 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心悸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5):74-76.

[4]王莉,施华胜,赵红霞,等.归脾丸治疗快速心律失常122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111,39 (10):164-167.

[5]董亚琴,修春英,许金森,等.足三里穴对急性缺氧健康志愿者心功能影响的初步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6):1849-1851.

[6]于隽,孟庆玲,张玉翠,等.电针内关穴对心律失常大鼠的双向调节作用及其中枢机制探讨[J].针灸临床杂志,2013,30(7):77-81.

(编辑:穆丽华)

Clinical Efficacy of Warm Needling Therapy Combined with Acupoint Application for Heart and Spleen Deficiency type Cardiopalmus

WEI Lilan

Hechi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xi Province,Hechi 547000,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warm needling therapy combined with acupoint application for heart and spleen deficiency type cardiopalmus.Methods 72 patients selecte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36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acupoint application, whil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warm needling therapy combined with acupoint application. Clinical efficacy and electrocardiogram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ere 80.56% and 94.44% (P<0.05). The improvement rate of electrocardiogram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as 75% and 91.67% (P<0.05). Conclusion Warm needling therapy combined with acupoint applica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heart and spleen deficiency type cardiopalmus and it has clinical value.

Heart and Spleen Deficiency Type;Cardiopalmus;Warm Needling Therapy;Acupoint Application

2016-07-12

韦丽兰(1983-),女,汉族,本科,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糖尿病。E-mail:welilan2000@163.com

R256.21

A

1007-8517(2016)19-0048-02

猜你喜欢
阴陵泉心脾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脏腑图点穴法》中“阴陵泉”的定位探析*
过桃花村
“四按”是指按摩4个特效穴位
两对穴让人体“下水道”畅通无阻
茶香沁心脾 茶方养五脏——乐氏同仁茶饮
图解常见病刮痧疗法(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