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比较及运用研究

2016-11-29 07:42沈国兴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折旧率工作量年限

沈国兴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院,江苏无锡 214153)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比较及运用研究

沈国兴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院,江苏无锡 214153)

在当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比较的基础上,对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运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联系我国现行固定资产折旧政策,重点讨论我国企业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取与运用,以期为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选择提供更好的参考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折旧方法;比较运用;对策

当今,随着供给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问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这对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促进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资产中占的比例比较高,对固定资产的任何处理都会对企业的资产与信息产生重大的影响。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合理地处置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显得十分重要。

一、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比较

我国《企业会计规定》提到,公司有四种折旧方法可供参考:(1)年限平均策略;(2)工作量变策略;(3)双倍余额逐年递减策略;(4)年限相加策略。一旦确定了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案,就不能随意改变。如果需要变更,就得把它视为会计变更来对待,并且做出具体的报告材料。下面对折旧方法进行比较[1]。

(一)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又可以看成直线策略,指的是把固定资产的折旧金额分摊到使用年限里的一种形式。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X代表的是月折旧额,M代表的是固定资产原值,x代表的是月折旧率,n代表的是年折旧概率,y指的是预期净残值概率,A指的是预期使用期限。

以上折旧概率指的是用部分资产清算,不能代表全部的折旧概率。除此以外,还应该关注另外两种折旧率,分别是分类折旧率以及综合折旧率。

分类折旧率是把相似的固定资产归为一类,算出它们的平均数据,之后使用折旧率对其所属类别的固定资产分别进行计提折旧。计算公式如下:

b1=N1+N2+…+Nn/M1+M2+…+Mn×100%

分类折旧率=b1,年折旧额=N

与个别折旧率相比,分类折旧率简单,但是它的准确性却不高。

综合折旧率是指某段时间内企业全部的固定资产折旧资金与所有原来价值金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

b2=N1+N2+…+Nn/M1+M2+…+Mn×100%

综合折旧率=b2

比较以上三个折旧率,不难发现综合折旧概率是最不准确的。

(二)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直线法的一小部分分支,它最终的目的是依据固定资产的全部工作量来进行平均分配。工作量法又有其他两种折旧算法,是直线法的衍生方案。计算公式如下:

c=M×(1-y)/G

X=g×c

其中,c代表的是单位工作量折旧额,G代表的是总工作量,y代表的是预计净残值率,g代表的是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计算预期净残值的前提下,用初期的资产原来价值扣掉折旧总资金之后的费用,以双倍直线折旧方案来清算折旧资金的一种形式。选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应当在折旧期限到期的倒数两年之内,把固定资产值漏扣掉净残值之后再平均。计算公式如下:

n=2/A

x=X/12

X=d×x

其中,d代表每个月初期固定资产净值的账本数据。

(四)年限总和法

年限总和法,指的是资产原来价值金额扣掉净残值金额作为始点,使用一个不断减小的分数当成折旧概率,计算不同时期折旧金额的方案。计算公式如下:

n=(1-a)/A

x=n/12

X=(M-Y)×x

其中,月折旧率=x,预计使用年限=A,已使用年限=a,月折旧额=X,固定资产原值=M,预计净残值=Y,年折旧率=n

(五)折旧方法比较分析

因负荷水平的变化,年限平均法则还有不足之处,它反映不出哪些固定资产在实际使用中,除此以外,折旧与其真正的损耗程度也不相符。

工作量法认为固定资产在使用时间内是没有发生损耗的,是利用工作量的变化来计算折旧,即计提的折旧与其工作量正相关。总之,固定资产的折旧额随着每一会计期间的工作量的改变而改变。

工作量法比较符合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也就是说资产只要使用就会产生损耗以及收益,因此也会产生折旧费。但该方法颇具片面性,它在计算折旧时只考虑了资产的实际损失,却没有考虑无形资产的流失;此外,资产的预期使用期限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量无法准确计算,因此利用工作量法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没有理论依据和实际经验的。工作量法的使用范围是使用期内能均衡使用的固定资产或者材料损耗程度与完成的工作量成正比的固定资产。

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都隶属加速折旧法,它的计算依据是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费因为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减少,从而导致固定资产的折旧率逐渐增加,进而加速补偿固定资产成本的折旧,提高完成率。其优点如下:

(1)减少了因技术进步带来的消耗。利用资产的折旧来增加成本,从而减少固定资产价值在折旧过程中带来的损耗,提高资产的恢复率,同时也避免了无形资产所带来的损失,提高了投资回收率。

(2)改善企业的资产情况。加速折旧利用先增成本(前期)后减税负的方法,让公司可以进行无息贷款。简单来说就是先增成本后减税负代表着国家愿意给予公司帮助,进行贷款。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改善企业的资产状况。另外,加速折旧还能改善企业基础设备,提升企业技术水平,挖掘企业的发展潜力,促进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降低企业营运风险率。

(3)企业依照会计准则进行会计计算时,利用加速折旧法体现了会计准则的谨慎性。会计准则要求在会计处理时必须保持审核谨慎性,也就是说要对企业会计处理的流程中所产生的损失费进行准确计算。加速折旧法可以降低因固定资产提前报废而对企业经营收益以及经营带来的影响。

(4)加速折旧的实行,可以满足国际市场的要求,促进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国外市场经济国家当前大部分选用的都是加速折旧法,但是我国的折旧法和折旧率远没有达到国际的要求,也因此无法融入国际市场,降低了我国的产品竞争力。加速折旧是一个必要的步骤,以便中国的经济体系更接近国际惯例。

(5)加速折旧法并不能真正代表加速折旧,加速折旧的计量是年与年,而折旧月则需要在年折旧的基础上再除以12,这样才能使月折旧额相同。各种折旧方法的优缺点比较如表1所示。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运用

(一)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运用现状

自《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条例实施细则》颁布起,便形成如今现行的直线折旧以及分类折旧制度。此后又把一些企业使用的其他优惠折旧划入了折旧范围内。例如,允许某些生产线的使用设备的折旧时间,缩短到原来的70%;还把计算机的使用折旧时间从5年调至3年等。这些政策对提升公司的折旧水平,提高企业能力都有积极作用。但固定资产折旧仍需完善,需要改善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

1.没有考虑无形资产的损失,直线折旧法使用率过高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使用的折旧方法多为直线折旧法,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财政核算,但却不符合我国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更没有考虑企业运行状况对折旧产生的影响,忽略了时间变量对资产产生的影响。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改变折旧方法,从直线折旧法转变为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不但充分考虑设备不同时期对折旧的影响,同时也使企业设备在早期减免了更多的税收。

直线折旧法折旧年限过长,无法考虑到无形资产产生的损耗。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导致设备损耗不断增加,有些固定资产的损坏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不是过度使用引起的,而是还未达到使用年限,便被更高效率或更便宜的新设备替代而惨遭淘汰。

2.忽略了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始终按照原始价值进行计提折旧

近几年,投资品的市场价格连年升高,导致固定资产价值与账面价值偏离较大。根据原来的价值,折旧不能满足固定资产的新需求,现在更新阶段往往不是原有的补偿而是要求性能更好,相应的价格上涨幅度更大。

3.忽略了折旧差异性

第一,忽略了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不一的情况;第二,忽略了经济发展的特殊性。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每个行业都会有发展差异,利润差异,根据过去的经济条件在行业中折旧率部分已经不实用。

4.更新拖沓,老化设备浪费严重

即便按照现行法规规定的折旧年限对设备进行折旧,还是出现了许多设备已经达到了使用年限并且进行计提折旧,但还在使用的情况,这无疑给生产带来了安全隐患。另外,一些老牌企业的设备过于老旧,长期得不到更换,不仅拉低了我国资源的使用率而且还过度消耗了物资。我国单位能源消耗远不如日本,只是日本能源消耗的25%。况且,因设备(固定资产)老旧不得不进行维修护理,更加重了物资的损耗。

5.折旧管理制度混乱

(1)企业根本没有意识到折旧资金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了贪图一时盈利,不根据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同时又无计划地使用折旧资金,导致企业无法有效利用企业财产,只能啃老本,加速了固定资产的损耗速度,致使企业缺乏改造的基本资金,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潜力。

(2)财务制度上规定未使用。对折旧范围外且法律规定模糊不清的,经营者在固定资产购买之后,不能快速存入账户中,导致折旧额减少。

(3)没有明确规定固定资产的范围,同时没有对资产价值进行限制化,导致低值消耗品常常被错误地计入固定资产范围,给资产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表1 各种折旧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6.不利于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技术交流

由于国内外的折旧方法不同,所以国际交流一直不顺利。减少折旧,降低成本,只会导致产品出口价格降低,最终减少外汇收入额。因此,精确折旧计算对我国的财政、企业和技术乃至国际经济问题的解决都有着重要作用。考虑到我国目前的国情,应该探索和尝试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折旧政策。

(二)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可以使用的方法主要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法,其他的视情况而定。另外,固定资产折旧费被划入制造费用的范围内,非生产设备费用则被划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或者其他业务费用的范围内。目前,我国的折旧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3]。

1.忽略货币时间价值而导致无法顺利进行更新固定资产

企业为了维持经营而借用折旧来补偿固定资产,一般来说,我国的企业都是采用历史成本来计提折旧的,但是用历史成本这种计提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和漏洞。根据目前经济迅速发展的状况,一些资产的价值每天都可能发生很大的波动,如果企业采用历史成本来计量就会忽视这个因素的影响,让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不具有准确性、真实性,并且这种计量方式只考虑到了直接的价值,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各种设备的质量、功能等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企业继续使用历史成本来计提折旧,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

2.不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一般企业都根据历史成本来计提折旧,历史成本核算的是几年以前这种产品的价格,按照当前经济发展的速度,每一年产品的价格都会发生变化,如果企业一直使用历史成本来核算会导致企业的会计资料失真,让需要使用企业会计信息的人不能够及时掌握企业的资金动态,从而影响他们的经济决策,甚至让他们承担很大的损失。因此,企业要想得到较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制度来约束企业对资产计提折旧,避免出现问题。

3.折旧费用未单列会计科目

我国相关的会计法律制度规定,不同的部门计提折旧的资金要记录在不同的会计科目当中。一般来说,对于销售部门而言,计提折旧的金额要记录到销售费用当中;对于管理部门,要根据管理部门每个月发生的具体经济业务把计提折旧的金额分摊进去。使用这种计提折旧方式,能够让需要了解企业情况的人清楚地了解企业各个部门的运营情况,方便他们做出相关决策。折旧费用单独设置的原因,大致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必须生产出各方面都良好的产品才能够在市场上立足。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在企业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折旧费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财务信息。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各个科目的变动都与固定资产的折旧金额存在很大关系,折旧费能够反映出企业运营的很多情况,能够及时反映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至这些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从而有效避免企业遭受损失,让企业能够更好发展。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实体工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如果企业没有竞争优势,势必会被这个行业淘汰。因此,企业要不断创新并且要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才能够让企业在整个行业中脱颖而出。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很多人工完成的工作都由现代化的机器代替,企业所需要的工人正在不断减少。

(3)折旧额能够对企业的会计信息产生很大影响,从而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根据调查,有很多企业都会通过计提折旧来虚报企业的业绩,以至于在企业申报纳税的时候可以少交一部分税金。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政府等相关部门要对企业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把控,避免企业出现违法行为。

三、对策

为了补救而引入货币时间价值理论,将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用单独列出进行核算。要想让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完善计提折旧的方法,让其能够适应我国国情,更好地实施“扩需拉投”宏观经济策略。“十三五”计划纲要明确指出,为了提升我国国际地位,企业必须不断创新,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国民的需求。为了让折旧方式更适合我国的国情,实现发展目标,就应该对折旧方式进一步完善。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入手[4]。

(一)实施差别折旧,重点问题重点分析

相关数据显示,加速折旧这种计提折旧的方式更适应我国的国情,但本文认为目前的可行性并不高。主要原因是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了很大部分,倘若开始实施“加速折旧法”,一时间会对财政收入造成较大的影响。

表2 不同折旧方法下的纳税情况比较分析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差别折旧应该是现阶段更加适用的折旧方法。差别折旧,作为杠杆能够更好地调节国家经济和企业行为,可以缓解由折旧率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让我国能够得到长期稳定发展。

(二)改进按原值计提折旧,采用现值折旧

折旧应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而定,磨损、反应、效率等,都会使固定资产出现一定的减值现象。国外很多国家已经开始比照现值进行折旧,使得固定资产的折旧要定期对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进行估价,每一个会计年度都要按照当年的物价水准调整一次,然后按照调整后的价值进行计算。

(三)明确折旧范围,健全相关折旧制度

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折旧方式,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让企业在计提折旧的时候能够有据可依。企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依法办事,在处理折旧业务中根据规定好的程序来做,避免不必要的问题出现。

综上所述,每一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缺点,不能笼统地说到底哪一种计提折旧的方式是最好的,企业应当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选择适合自己企业自身情况的折旧方法,以便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固定资产的折旧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选择不同的方法,不管是怎样的方法,只要能够明确使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被科学客观清晰地反映出来,同时企业也能够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准确计提折旧,那么这种方法就是合理的,科学的。

[1]周庆海,万希宁.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比较及应用思考[J].财会月刊,2011(23):48-49.

[2]李淑琴.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比较分析[J].会计师,2012(12):13-14.

[3]张欣.我国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现状分析与对策[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4):53-55.

[4]李冬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探讨[J].知识经济,2016(8):110-111.

(编辑:林钢)

Methods of Depreciation of Fixed Assets:Comparison and Application

SHEN Guo-xing
(School of Accountancy,Wuxi City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Wuxi,214153,China)

The present paper compares and discusses methods of fixed assets depreciation adopted by China’s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relevant depreciation policies.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and suggestions for China’s enterprises when they choose a certain method.

depreciation of fixed assets;depreciation method;comparison and application;countermeasure

F 275.3

A

1671-4806(2016)05-0053-05

2016-06-28

沈国兴(1964—),男,江苏无锡人,讲师,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

猜你喜欢
折旧率工作量年限
影响种公牛使用年限的几个因素与解决办法
不同产地、生长年限银杏叶总多酚含量比较
一个兼顾教学科研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模型及其应用
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发展报告
基于内生折旧率的中国行业层面资本存量估计
网上互动教学工作量管理的困境及对策
当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时怎样简便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
郑树忠:职工基本医保缴费年限应与工作年限相适应
对新准则下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分析研究
高校教师科研工作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