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对胃脘痛患者70例疗效的影响

2016-11-29 08:34韦爱群覃菊英汪梦云河池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胃脘痛效果

韦爱群+覃菊英+汪梦云+河池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对胃脘痛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中医内科住院治疗的胃脘痛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予胃脘痛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实施辨证施护,比较2组患者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对胃脘痛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脘痛;中医分型;辨证施护;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8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9-0100-02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中医认为,胃脘痛主要是由于过度劳累,气候变化,饮食所伤,情志失调所致。其特点是易复发,难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通常西医治疗疗程较长,药物毒副作用大。所以中医治疗非常重视起居、饮食、情志的调养与护理[1]。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中医内科对收治的70例胃脘痛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实施辨证施护,即从生活起居、情志护理、饮食调护、中药护理、艾灸、按摩等方面进行辨证施护,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中医内科住院治疗的140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中男36例,女34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46岁;病程1~42 a。对照组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47岁;病程15~40 a。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予胃脘痛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医理论实施辨证施护,具体方法如下。

121肝胃气滞证12例,表现为胃脘胀满或胀痛,胁肋胀痛,症状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嗳气频作,胸闷不舒。舌苔薄白,脉弦。护理:嘱患者起居有常,顺应自然。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所需,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减少发作机会。嘱患者进食疏肝理气的食物,如佛手、山楂、桃仁、山药、萝卜、生姜等。忌食壅阻气机的食物,如豆类、红薯、南瓜等。食疗方:金桔山药粟米粥。中药汤剂宜饭前饭后温服。可艾灸或按摩神阙、中脘、中极、关元、足三里等穴。

122属肝胃郁热证18例,表现为胃脘嘈杂不适或灼痛,心烦易怒,反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护理:嘱患者痛时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消除郁怒烦恼,戒暴怒及熬夜。嘱患者进食疏肝清热的食物,如栀子、杏仁、薏苡仁、莲子、菊花等。忌食辛辣、烧烤、煎炸之品,少食多餐。食疗方:菊花饮等。中药汤剂宜饭前稍凉服。疼痛发作时可针灸内关、合谷,按揉足三里等穴。

123属脾胃虚寒证20例,表现为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护理上嘱患者注意防寒保暖,居住环境通风干燥向阳。该证型患者病程长,反复发作,常伴有焦虑、烦躁心理,应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并安慰患者,保证良好的睡眠。可在晨晚间沐浴阳光,以姜煎热汤足浴以温经散寒。进食温中健脾的食物,如猪肚、鱼肉、羊肉、鸡肉、桂圆、大枣、莲子、山药、白术、砂仁、干姜等。食疗方:桂圆糯米粥等。疼痛时进食糕点等缓解空腹痛,可用热水袋热敷胃部或艾灸神阙、中脘、中极、内关、足三里等穴以缓解疼痛,或饮生姜红糖汤以温脾胃。中药汤剂宜饭前热服,服药后宜进食热粥热饮,以助药力,忌食生冷。可进行太极拳、气功等锻炼。

13疗效标准治愈:患者胃痛完全消失,伴随症状缓解;显效:患者胃痛完全消失,伴随症状得到部分缓解;有效:患者胃痛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伴随症状得到部分缓解;无效:患者治疗前后的胃痛及伴随症状均无明显改善[2]

2治疗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2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n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7034181719857*对照组7030171588857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增大,不规律饮食和不健康饮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随之而来胃病的发病率也呈现了逐年递增的趋势[3],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胃脘痛通常治疗周期长,致病机理多样,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虽可取得一定的护理效果[4],但是由于缺乏针对性,因而护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辨证施护是根据患者中医辨证结果,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的发展,制定个性化的临床护理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即从生活起居管理、情绪疏导、饮食调养、中药护理、艾灸、按摩等方面进行个性化、针对性护理,从而促使患者在日常起居中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负面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也充分调动患者参与疾病治疗与护理的积极性,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管理能力,增强治疗依从性。使患者掌握饮食注意要点和服药规律,注意生活起居,避免诱发因素,促进疾病康复。该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5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8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辨证施护干预能有效提高胃脘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是临床护理未来发展的方向。参考文献:

[1]胡乃毅,张江春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及评价[J].内蒙古中医药,2014,24:170-171

[2]徐雪娣胃脘痛患者的辨证施护[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1):2003-2004

[3]刘春玲,王丰辨证施护在膝痹病临床路径中的应用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3):513-514

[4]贯景丽循证护理与辨证施护初探[J].内蒙古中医药,2013(1):158-159

猜你喜欢
胃脘痛效果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基于扶阳思想对胃脘痛中医各证型分布的探讨
灵动耳环
中医辩证治疗胃脘痛的疗效观察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浅谈胃脘痛患者应用加味肝胃百合汤治疗的临床有效性
没效果
活血化瘀法治疗胃痛45例临床疗效观察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