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三创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及启示
——以台湾地区龙华科技大学为例

2016-12-05 08:50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聂章龙王小刚
关键词:龙华竞赛专利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杨 凯 聂章龙 王小刚

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提出以来,各界掀起了一股创新创业的风潮。作为创新创业类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许多高职院校响应时代要求,也纷纷开始在创新创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较于大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定位模糊等特点[1],台湾龙华科技大学的三创教育办学悠久、成果卓著。笔者有幸于2015年10月—2016年1月至台湾龙华科技大学参访研究,深入考察了该校在三创教育方面的办学理念、开展情况和培养经验。下面试从组织机构、教育机制、竞赛成果等三方面重点讨论龙华科技大学的三创人才教育模式,以期为大陆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类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龙华科技大学三创教育组织机构

台湾龙华科技大学是北台湾地区第一所私立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多次名列北台湾地区私立科大第一名。为培养和推动学生创意与发明成果商品化或产业化,该校于2009年8月创立三创中心。所谓三创,即指创新(Creativity),创意(Innovation)与创业(Entrepreneurship)。

该中心为学校独立行政单位,全面负责学校三创人才的培养工作。秉承学校“务实、卓越、创新”的核心价值,三创中心为全校师生提供创意实践、创新转化、创业辅导三大功能,鼓励教师与学生将创新、创意研发成果转化为专利知识产权,进而技术转移商品化或自行创业。

二、龙华科技大学三创教育培养机制

(一)开设创新创意创业课程

在开课组织方面,三创中心组织课程导师、课程教学助理等人员进行横跨学校四个学院、十二个科系的课程协调整合、招生宣传、课程规划等工作,整合学校各个系所的资源与人力,共同规划三创课程,制定统一教学大纲计划,并将三创教育作为办学的四大重点特色(职场伦理、三创教育、专案管理、企业实习)之一。由此可见,该课程受到学校高度重视,同时也摆脱了院系各自规划开课的一盘散沙局面。

开设该系列课程之初,三创中心即将课程目标定位为五项内容:①了解创新创意在生活产业中的价值。②学习创意思考的系统方法,建立水平思考的能力。③具备将创意具体化的实践能力,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整合资源和团队运作的能力。④拥有知识产权保护的知识与能力,并能掌握专利资讯、申请专利。⑤以学科专业为基础,运用创意工具产生学科专业的创新成果,并能产生创业行动。从以上五大目标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每个目标均定位明晰,且层层递进。从了解价值开始到学习思考方法,从实践思考想法到申请专利保护,最后产生创业行动。

就龙华科技大学的三创课程重点特色而言,根据课程目标,三创中心将本课程分三项发展重点实施,分别为创意、创新与创业,并配套相关专利课程。其中创意部分包含:创造力与发展,创意思考,发明方法。专利部分包含:专利基本知识、专利资料库检索与专利分析、专利资讯的运用。创新部分则需要结合各学院学科领域的基本技能,与创新、专利、发明的方法,在各学院的专业方向上展现综合的创新成果。表1为龙华科技大学创新创意创业课程重点特色与内容。

表1 创新创意创业课程重点特色与内容

龙华科技大学的创新创意创业课程规划采用从宽设计原则,仅将课程划分为“必修”和“选修”二部分。其中必修课程为15选1,其余为选修。非本专业(学科)课程至少需修2门或5学分,其中至少1门跨院课程,1门核心必选课程,学分总数修满15学分(含)以上方可获得创新创意创业课程学习证书。若参与跨系专题,并参加学校认定的相关竞赛,获得参赛资格,可以免修一门创新创意创业课程。龙华科大的三创课程规划图如图1所示。

图1 三创课程规划

(二)创建“联盟、竞赛、研讨会”三位一体精进体系

仅仅通过学校创新创意创业课程的学习是无法全面培养三创人才的[2],因此,龙华科技大学三创中心积极同周边企业、高中、中职结成策略联盟,希望通过联盟的力量,结合各校的创新创意特色以实现各校优势互补,推进学生的创新创意思考①龙华科技大学2015年度教学卓越及典范科技大学计划成果发表暨自评研讨会.2015.12。同时,借由联盟的创立,定期举办联盟各校创新创意创业竞赛和研讨会活动,以切实加强联盟成员的交流沟通和互相学习。现已成立或加入“五轴加工联盟”“ERP联盟”“创意3D打印联盟”“创客联盟”等5个联盟。

以2015年12月龙华科技大学举办的“3D打印DIY创新实践竞赛研讨会”为例,学校邀请周围13所高中,中职参加,共同组成“创意3D打印联盟”并现场签约,然后举行竞赛研讨会,以让参赛师生了解组装技术、软件安装、组装注意事项并参访学校创新创意团队的工作坊——创意成型中心,介绍各种3D打印设备及创客最常用的器材,最后进行“3D打印DIY一起动手搞创意”竞赛。

除参与联盟内竞赛和研讨会外,龙华科技大学亦自行举办和参加台湾地区创新创意创业竞赛和研讨会,如,“2016全国储能应用专题创意竞赛”,“2015数字艺术设计创意趋势研讨会”等。

(三)协助师生申请专利,参加国际发明展

如前所述,三创课程中已包含对学生检索专利、获取专利资讯的训练,因此学生已掌握专利的基本概念和申请专利知识产权的基本方法。三创中心负责组织三创课程的专任教师对全校师生提交的专利作品进行全面审核,对于确有产业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的师生作品,三创中心将协同师生共同策划专利文书的撰写、修改、润色。此举也为获得专利授权的师生作品参与国际发明展竞赛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得益于台湾地区每年的台北、高雄国际发明展营造的创新创业氛围,三创中心通过协助师生结队,合力攻关,配套奖励等机制鼓励、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国际发明展,如参加莫斯科阿基米德国际发明展、德国纽宝伦国际发明展、法国国际发明展等。通过参赛过程观摩学习各国好手如何将创新思维与专业知识结合,尽情发挥创意、运用知识,以培养国际视野、创新与团队合作能力,进而创造产业价值。

(四)成立创意乐活中心

创意乐活中心是龙华科技大学实现学生三创构想的创客空间(Maker Space)。乐活(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LOHAS)一词源自美国,其为一群人关心身体力行与环保所形成的一个生活形态的族群。该中心旨在学生能够延伸乐活的“开心”与“合作族群”的概念,以快乐与创新的新乐活形态(Lifestyles of Health On Creation,LOHOC)发挥创客精神,朝创业迈进。该中心的主要作用可分为学生、教师、创业团队等3个层面:

1.学生层面。乐活中心面对全校学生免费开放,就学生面而言,其有三部分构成:①设置橱柜展示本校学生创新创意现成品,供学生观摩,以培养和激发后来学生再创作的灵感。②提供空间让学生进行创新构想与讨论,学生在这里可以同其他人自由沟通,交换想法。③开设Fablab工作室,提供软硬件设备。主要提供学生工具、3D打印设备、雕刻机,学生随时可以将脑海中的创意构想变成现实。该工作室已加入美国MIT麻省理工学院推广的Fablab自造者实验室,可同全世界的创客一同交换心得与经验。

2.教师层面。师资队伍是保证人才培养的第一要素,乐活中心同时承担全校创新创意创业课程种子教师的研习营活动,以2015年度为例,在这里已举办包括:“创新与专利引导案例课程”“创新的教学模式翻转灵感”“TRIZ研发创新系列课程”“专利说明书实务写作”等4项培训。

3.创业团队层面。作为学校创业竞赛对接机构,乐活中心负责从学校创业竞赛中挑选优秀队伍,为其筹设公司并优先进驻乐活中心,邀请产业界企业家和专家共同扶持,以继续协助队伍引发更多创新创意思考,以此为种子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以2015年度为例,该中心已从参赛的13支队伍中挑选4组进驻中心,并给予最高25新台币的创业基金奖励。

三、龙华科技大学三创教育培养成果

在上述三创教育机制的合力作用下,龙华科技大学学生近年来成果卓著。

1.专利成果。三创中心协助师生申请专利,近5年学生获取各项专利的统计如表2所示。

表2 学生获取专利统计表

2.竞赛成果。三创中心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发明展,近4年学生参与创意创新创类国际/全国竞赛获奖统计如表3所示。

表 学生参与创意创新创类国际/全国竞赛获奖

四、龙华科技大学三创教育对大陆高职院校的启示

当前,大陆高职院校的创新创意创业教育存在如下突出问题:①重视程度不够。从行政单位来说,大部分院校未从学校层面设立专门实施创新创意创业人才培养的独立组织机构[3]。从课程要求来说,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创新创意创业课程多以公选课、网络课堂等形式出现,要求宽松。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大陆高职院校的创新创意创业课程大多数由学生辅导员担任讲师,而这些辅导员并未接受过专门的创新创意、专利知识产权等课程培养,因此教学效果不甚理想。③课程体系、培养方案混乱[1]。某些高职院校对创新创意创业的人才培养概念模糊,不清楚如何培养,因此课程体系内容空洞,混乱,课程之间无链接性和连贯性。例如,在课程体系中开设、“职场礼仪”“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同时,培养机制手法单一,仅以课程学习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全部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现状,结合台湾龙华科技大学的办学经验,笔者认为大陆高职院校创新创意创业教育的改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从学校层面建立全面负责创新创意创业人才培养的独立行政单位,如龙华科技大学的三创中心。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整合学校教师、人力和各种资源,另一方面也利于制订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大纲计划,避免各院系自行其是。②建立一支专业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师的水平决定学生的水平。因此,需培养一批专任教师,改变长期以来由辅导员客串创新创业课程讲师的局面。培养形式既可以参考龙华科技大学自设乐活中心长期举办研习营的方式,也可赴海外短期交流学习。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创新创业课程的师资培养对象应以具有某学科专业背景的教师为主,因为只有这种以专业学科为基础的创新创业才能持久。③建构完整、科学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4],尤其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在这方面,可充分借鉴、吸收龙华科技大学于全校开设的三创课程体系、“联盟、竞赛、研讨会”三位一体精进体系、协助师生申请专利尔后参加国际发明展赛事等机制。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机制本土化的过程中,势必牵涉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如大陆许多联盟流于形式、重建立而少合作,大部分院校不具备参加国际发明展的条件和财力等情形,因此,如何让这些成功的机制真正能够在本土生根发芽是未来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工作者的重点。

五、结束语

知识经济时代,以创意带动产品增值,以创新提高技术研发,以创业促进经济成长,已成为全球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台湾地区高校三创人才培养的诸多成功经验和机制,或许能为我们解决当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困境提供一种参考和启示。

猜你喜欢
龙华竞赛专利
专利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点燃自己
发明与专利
通过JCI、HIMSS7后,龙华医院有话说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深圳龙华地区600例健康成人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调查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