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及临床治疗价值观察

2016-12-07 22:36单云鹏张成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8期
关键词:CT诊断

单云鹏+张成军

【摘要】 目的 探讨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及临床治疗应用价值。方法 64例外部性脑积水行CT检查的患儿, 分析其外部性脑积水脑室横径(VT)/颅腔横径(ST)率。结果 64例患儿行CT扫描, 额顶部蛛网膜下腔对称性增宽(5~9 mm)64例(100%), 外侧裂间隙增宽(7~9 mm)42例(66%), 额顶叶脑沟增宽、边缘呈花瓣状34例(53%), 鞍上池增大10例(16%)。在30例复查患儿中, 23例与前面症状相比较有好转。结论 结合患儿CT扫描症状不同, 对外部性脑积水进行有效诊断, 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选用, 具有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外部性脑积水;CT诊断;价值观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8.048

外部性脑积水是发生在幼儿阶段的一种良性、自愈性疾病。通常发病年龄段在1.0~1.5岁、前囟未闭合之前, 大多数发生在6个月左右的婴儿期。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和临床应用, 有一些头颅较大的新生婴儿, 在进行头颅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显示双侧额部或者额顶部有蛛网膜下腔增宽, 没有或仅有轻微脑室扩大, 在婴儿长到2~3岁以后, 扩大的蛛网膜下腔又慢慢的自行消失, 这种现象被称为外部性脑积水。本文通过对本院64例2岁以内患儿的CT特征及临床治疗进行观察和探讨, 以进一步加深对该病症的认识和了解, 对临床治疗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4月64例外部性脑积水患儿, 其中男48例, 女16例, 年龄1个月~2岁, 其中<7个月患儿34例, 7~12个月患儿14例, 12~18个月患儿12例, 18~24个月患儿4例。临床症状:48例患儿头围增大, 20例出现间歇性抽搐现象, 14例哭闹不安。34例患儿为初次检查, 30例为复查。

1. 2 检查方法 在对64例外部性脑积水患儿进行CT检查时, 将16层螺旋CT机层厚、层距设定为7 mm, 然后进行扫描, 以听眦线为基准, 睡熟的患儿仰卧姿势置于床上, 从颅底开始, 扫描到颅顶, 所有患儿均为平扫。在CT图像上测量蛛网膜下腔间隙、前纵裂池以及外侧裂宽度。以及VT测量, 全部患儿均作VT/ST率测量, 测算此率时取CT扫描中标准基底节侧脑室前角层面为测量平面, 经过透明隔中点与脑中线垂直划一条颅腔冠状横线, 此冠状横线与双侧脑室外侧壁交点之间为VT, 与双侧颅板内缘交点之间为ST, VT/ST率=VT/ST×

100%。

2 结果

64例患儿行CT扫描, 额顶部蛛网膜下腔对称性增宽(5~9 mm)64例(100%), 外侧裂间隙增宽(7~9 mm)42例(66%), 额顶叶脑沟增宽、边缘呈花瓣状34例(53%), 鞍上池增大10例(16%)。在30例复查患儿中, 23例与前面症状相比较有好转。

3 讨论

外部性脑积水是婴幼儿期间特殊的脑积水情况, 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情况。特发性的发病原因是某种自愈性疾病, 大多发生在1.0~1.5岁婴幼儿前囟未闭合之前, 开放的颅缝导致了外部性脑积水的发生, 但是这种情况的外部性脑积水, 多伴随着囟门延迟闭合逐渐自愈[1]。而继发性外部性脑积水的发生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 一般分为外因和内因两种, 外因是母体原因。外部性脑积水发生的患儿年龄较小, 大多数医疗专家认为外部性脑积水的出现和母体中出现胎儿的围生期窒息、早产有紧密关系, 因此引发的新生儿综合征, 或者胎儿还在母体中时, 母体发生宫内感染刺激胎儿脑室脉络丛对脑脊液的分泌, 造成胎儿脑脊液的增多;内因可能是患儿在母体中发育不足造成先天性蛛网膜、软脑膜发育的不成熟, 引起的功能减弱, 致使脑脊液增多, 都会引起幼儿外部性脑积水, 可以使得颅内压增高, 引起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水[2]。

到目前为止, 关于外部性脑积水的发病机理改变学尚不明确, 很多儿童临床治疗专家认为除了上述提到的因素外, 新生儿在母体分娩生产过程中, 新生儿短暂性缺氧缺血性脑病, 在未采取任何应急措施时, 极容易形成幼儿外部性脑积水[3]。近年来的婴幼儿的全身营养状况与外部性脑积水关系也被医学工作者重视, 还有相关报道表示:外部性脑积水与维生素缺乏也有关系。64例患儿行CT扫描, 额顶部蛛网膜下腔对称性增宽(5~9 mm)64例(100%), 外侧裂间隙增宽(7~9 mm)

42例(66%), 额顶叶脑沟增宽、边缘呈花瓣状34例(53%), 鞍上池增大10例(16%)。通过患儿的CT诊断和分析, 外部性脑积水普遍表现为头围较大, 或者出现智力低下以及行动上的障碍, 蛛网膜下腔出现增宽, 脑室表现出扩大化比较明显。本文通过对本院64例外部性脑积水患儿进行CT诊断, 对于患儿的病症表现和治疗都有着积极意义。婴幼儿是额部皮质发育的关键时期, 对于婴幼儿今后的适应能力和社交行为都有重要意义, 早期的额部损伤很可能导致这些能力不能正常培养和发展。所以, 在外部性脑积水患儿的临床诊断中, 应用CT技术对患儿脑积水进行扫描, 对患儿的具体脑积水表现进行诊断, 为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确诊实据, 针对CT扫描出的诊断结果, 尽早的针对发生外部性脑积水的患儿实施康复性训练, 实现婴幼儿的正常康复, 减少患儿成长后的脑部后遗症。在本次病例CT诊断中, 对患儿的复查也做了详细的安排, 以保证病例的治疗连续性, 并对于动态观察自愈情况的研究进行了更加具有实践性的临床诊断。

综上所述, 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对患儿的治疗有重要作用, 通过CT技术的扫描, 可以明显的看出外部性脑积水患儿的临床特征。结合患儿CT扫描症状不同, 对外部性脑积水进行有效诊断, 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选用, 具有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印洪刚. 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及临床价值讨论. 工企医刊, 2011, 28(3):28-30.

[2] 徐官珍, 付传明, 姜林. 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及临床治疗价值分析.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11, 20(3):397-401.

[3] 文正青. 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4, 2(2):17-19.

[收稿日期:2016-05-24]

猜你喜欢
CT诊断
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CT及MRI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价值
低场磁共振和CT诊断脊柱创伤的初步对比探究
颈深部多间隙脓肿临床分析
胰腺癌患者术后腹部感染的CT诊断及鉴别
探讨胰腺癌和反复发作性胰腺炎的临床与CT鉴别诊断
肺部癌性空洞与其他空洞的CT诊断价值分析
CT诊断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微循环改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CT诊断意义研究
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