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胀麻醉下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治疗腋臭临床研究

2016-12-14 05:27
河北医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腋毛腋臭汗腺

徐 海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人民医院, 广西 来宾 546100)

肿胀麻醉下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治疗腋臭临床研究

徐 海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人民医院, 广西 来宾 546100)

目的:研究肿胀麻醉下采用小切口清除大汗腺手术治疗腋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接受诊断治疗的腋臭患者中选取130名,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名,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给予肿胀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清除术治疗腋臭,给予患者肿胀麻醉,可以完全切除大汗腺,完全治愈狐臭,并且对患者产生的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肿涨麻醉; 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 腋 臭

本文主要采用分组观察,对比小切口清除大汗腺清除术与传统手术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期找到治疗腋臭的更好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抽样法,在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腋臭患者中选取130名,以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名。其中,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21名,女性患者44名,观察组患者的年龄18~41岁,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7.14±2.64)岁,其中有12名患者有家族史;患有双侧腋臭的患者有57名,患有单侧腋臭的患者有6名,患有局部多汗症状的患者有2名。其中有21名患者在手术前有药物治疗情况,有7名患者在手术前有激光治疗情况,65名患者均无手术治疗情况[1]。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18名,女性患者47名,观察组患者的年龄22~40岁,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8.79±1.36)岁,其中有23名患者有家族史;患有双侧腋臭的患者有61名,患有单侧腋臭的患者有3名,患有局部多汗症状的患者有1名。其中有17名患者在手术前有药物治疗情况,有11名患者在手术前有激光治疗情况,有7名患者有过手术治疗情况。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治疗史等方面比较,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手术方法

1.2.1术前准备:手术前仔细询问患者的患病情况,排除患有严重原发性疾病的患者,并进行常规的身体检查,如血常规检查、出凝血时间的检测,排除血液系统疾病。手术当日需避开感冒、发热以及其他正治疗的疾病,女性患者应该避开生理期。手术当日穿着宽松开衫,手术前必须要进餐,在手术前嘱咐患者刮除腋窝两侧的腋毛,清洁干净;并对腋毛区域外1cm处进行标记手术抽吸范围,腋毛少的患者要适宜扩大标记的区域。在标记区域的中央,腋窝皮肤横皱处标画手术切口线路,长度大约为2cm。

1.2.2麻醉:肿胀麻醉常用配方为浓度为2%的盐酸利多卡25mL、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150mL、浓度为0.1%的肾上腺素0.1mL、浓度为5%的碳酸氢钠5mL,组成利多卡因麻醉混合液,PH为7.2,手术用量为200mL进行肿胀麻醉。

1.2.3手术方法:在进行标记的腋窝区域内采用利多卡因麻醉混合液侵润,注射麻醉药的层次在皮肤下层组织与真皮层之间,防止注射太浅导致患者腋窝局部的皮肤层发生变化,防止在注射前进行回抽,空气进入血管。注射麻醉液的标准为区域内发生肿胀,局部皮肤略微发白停止。在剥离区域外的3cm处腋窝横皱进行一个平行小切口,使真皮与皮下脂肪广泛分离,致使汗腺导管短列或破坏部分腺体以阻碍汗液排出[2]。具体方法就是通过液部下方的3cm的纵切口或横切口,将皮肤与皮下组织分离,再用刮匙及铲刀上下前后以不同的方向搔刮,彻底去除脂肪组织,使毛囊和大汗腺完全破坏,使用庆大霉素溶液冲洗创口,采用尼龙线进行伤口缝合,放置引流条进行引流,适当用力加压包扎。手术后患者需要口服抗生素5d,每天换药一次,第2天将引流条取出,7d后患者拆线。

1.3诊断标准:患者腋窝出汗量较多,有明显的气味,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交际,具有很强烈的治疗目的。患者运动会腋窝出汗较多,异味明显,未对腋窝进行清洁就来来我院诊断,医护人员能够在1m范围内闻到腋臭味,并且腋毛后粘连状的乳白色粘连物。

1.4疗效标准: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为痊愈、有效、无效三个。痊愈的评价标准为患者手术治疗后两侧腋窝无腋臭味,伤口治愈后瘢痕不明显,剥离范围内皮肤光滑,皮肤有弹性,没有出现色素变化,腋毛减少;有效的评价标准为患者腋窝一侧或者两侧出汗后有些许腋臭味,伤口瘢痕稍显,剥离范围内皮肤光滑,弹性较好,皮肤出现些许的色素变化,腋毛减少;无效的评价标准为患者手术治疗后两侧腋窝腋臭味无明显改善,伤口瘢痕明显,剥离范围内皮肤有皱褶或者出现变硬等现象,皮肤出现色素变化,腋毛正常生长。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治疗例数]× 100%。

1.5统计学意义: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4,P=0.01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对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14.02,P=0.018)。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

从以上表格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96.92%)高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8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08%)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腋臭手术指的是通过手术手段对腋臭进行治疗的方式。目前,腋臭手术分为传统的腋臭手术和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手术。传统的腋臭手术主要是通过Z型或S型切口进行汗腺的清除,而小切口手术切口要远远小于传统手术[3]。传统的腋臭手术主要是清除患者腋窝汗腺分布区域内的皮下组织,在理论上是可以完全去除汗腺,从而清除异味达到腋臭治疗的目的的,但是传统的腋臭手术具有对患者损伤大、患者手术后恢复慢并且手术后伤口瘢痕明显,严重的会导致患者上肢功能受限。对于腋毛生长范围广的腋臭患者,伤口缝合不好,常常需要留下一部分大汗腺周围的皮肤,这样极容易造成腋臭的残留。相对于传统的腋臭手术,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采用肿胀麻醉,肿胀麻醉可以帮助患者手术中止血,并且不会出现毒副效果,减少了手术操作时间,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采用小切口具有创口小,瘢痕不明显等优点。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治疗的总有效率(96.92%)高于传统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8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08%)低于传统手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杨纲华,王立勋,卢增停,等.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麻醉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2015,(12):1738~1740.

[2] 岳红丽,王强,韩如泉,等.麻醉住院医师麻醉与疼痛学基础知识培训的必要性-麻醉专业住院医师临床考核结果分析与思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8):667~670.

[3] 沈娟,刘义鑫.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合并瑞芬太尼麻醉下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效果的影响[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4,05:450~452.

1006-6233(2016)11-1872-03

A 【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11.049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编号:ZC2012129C)

猜你喜欢
腋毛腋臭汗腺
足部小汗腺汗管纤维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汗藏哪儿了
女性腋毛过盛是好是坏?这个答案很多人接受不了
我帮妈妈拔腋毛
刮腋毛致癌纯属无稽之谈
美容式小切口腋臭的综合护理干预探析
腋臭患者腋区顶泌汗腺的分布特点
小切口汗腺层反转剪除法联合打包固定治疗腋臭的临床体会
腋毛——折叠的风景,温柔的刷子
CHR-多功能美容手术仪治疗腋臭1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