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需氧菌性阴道炎的患病情况调查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2016-12-14 05:27吴庆庆
河北医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羊膜胎膜绒毛

吴庆庆, 王 燕, 徐 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产科, 北京 海淀区 100038)

孕妇需氧菌性阴道炎的患病情况调查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吴庆庆, 王 燕, 徐 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产科, 北京 海淀区 100038)

目的:通过检测了解妊娠妇女需氧菌性阴道炎(AV)患病情况及其对母儿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阴道炎联合检测试剂筛查AV,阳性者取阴道分泌物培养确诊为AV。分为自愿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再选一组正常孕妇,分别观察其分娩方式、分娩孕周、胎膜破裂孕周、产后出血、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重及新生儿感染等情况。以明确需氧菌感染对母儿的危害。结果:在1981例产期妇女中,其中确诊AV有237人,检出率为11.96%。其中单纯AV160例。未治疗组孕妇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产后出血、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正常组无差异。结论:妊娠期妇女需氧菌性阴道炎感染与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感染的发生有关,孕期及时发现、诊断、治疗妊娠期妇女生殖道需氧型阴道炎有重要意义。

妊娠妇女需氧菌性阴道炎; 妊娠结局; AV治疗后

对我院门诊诊断为需氧型阴道炎的160名产妇分组进行观察,观察其对母儿不良结局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在本院产科门诊常规产检孕妇,使用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五项联合测定试剂筛查AV,阳性者取阴道分泌物培养确诊为AV。AV感染者分为治疗者,未治疗组。选取同期于门诊常规产检的正常孕妇80例为对照组。选取我院产科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年龄20~35岁的孕妇;②自然受孕,无不良孕史,无内外科合并症者;③产前检查大致正常;④1周内无阴道用药史及应用抗生素史的;⑤无其他阴道感染的(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的感染等)。

1.2方 法

1.2.1诊断方法:使用阴道炎联合检测试剂盒,对样品进行检测,样本采集、检测机结果判读参照说明书。

对由阴道炎联合检测试剂盒筛出需氧型阴道炎阳性产妇送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培养结果为需氧菌即明确诊断为AV,列入研究对象。

1.2.2分组:根据上述诊断方法,将研究孕妇分为三组,分别为:AV治疗者,未治疗者,正常产妇。AV治疗组80例,未治疗组80例,正常组80例。

1.2.3治疗方法及治愈标准:治疗药物:复方莪术油栓剂或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泡腾片。方法:阴道放药,每日一次,7~10d一疗程。治愈标准:停药1周后复查;如仍为阳性者,再次重复治疗;如用药后临床症状消失,复查阴性,且细菌培养无致病菌生长,视为临床治愈。

1.2.4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入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分娩孕周、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以及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重、新生儿感染情况等指标。

1.2.5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1981位孕妇中,阴道炎联合检测试剂盒检出阳性患者258例,阳性患者后行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培养结果为需氧菌者即明确诊断为AV。其中确诊AV有237人,检出率为11.96%。其中单纯AV160例;筛查中发现混合感染77人,其中合并BV者40人,合并霉菌性阴道炎者23人,合并滴虫性阴道炎者14人。

2.2未治疗组和正常组的妊娠结局比较:80例未治疗AV孕妇中,有19例发生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3.75%明显高于正常组孕妇的8.75%;在80例未治疗AV孕妇中,经临床表现和胎盘病理检查确诊,有9例发生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11.25%;80例未治疗AV孕妇中产后出血11例,13.75%,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孕妇。两组的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产后出血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剖宫产率、早产、产褥感染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分娩后24h内产妇的出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

表1 AV未治疗组和正常组的妊娠结局比较n(%)

表2 AV治疗组和AV未治疗组妊娠结局比较n(%)

2.3治疗后的AV和未治疗组妊娠结局比较:80例治疗组AV孕妇中,有8例发生胎膜早破,为10%;4例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5.0%;产后出血3例,3.75%,都明显低于未治疗组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AV治疗后与正常组无差异。

2.4新生儿窒息及、低体重及新生儿感染情况:AV未治疗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中,新生儿感染率为7.5% (P<0.05);而新生儿低体重、窒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新生儿感染为1例占1.25%,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3 AV未治疗组新生儿窒息及低体重及感染与正常组的比较n(%)

3 讨 论

AV没有明确的发病率。国内文献报道其检出率为10%~15%[1]。本研究发现需氧型阴道炎阴道菌群主要以大肠埃希氏菌、GBS、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粪肠球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氏菌占32.5%(52/160)。大肠埃希氏菌主要寄居在人类和动物肠道中,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大肠埃希菌为肠道正常菌群;大肠埃希菌很长一段时间被当作认为是非致病菌。近年的研究报道大肠埃希菌是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而且常在绒毛膜羊膜炎的胎盘组织中被检测出,才引起研究者及医生的重视。国内张靖霄等在103例大肠埃希菌感染阳性的病例中,发现大肠埃希菌感染与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及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相关[3]。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大肠埃希菌可能对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影响。本研究中GBS占需氧菌群26. 88%(43/160);孕妇感染GBS可导致绒毛膜羊膜炎、子宫内膜炎、败血症、泌尿道感染、产褥感染等。GBS还引起的新生儿中毒性休克和肺炎、脑膜炎。在澳大利亚的某地区1/3的新生儿围产期死亡原因是B族链球感染。其他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等都无具体研究的报道。对需氧型阴道炎认识不足还未引起人们对其足够的重视。

在研究中,AV未治疗孕妇胎膜早破率为23.75%;AV治疗组孕妇,胎膜早破发生率8%,未治疗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治疗后胎膜早破率明显降低。同时,未治疗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为11.25%,治疗组孕妇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为2.5%,低于未治疗组。考虑需氧菌引起下生殖道的感染,其作用于羊膜,使得胎膜组织的张力和弹性下降,引起胎膜早破。

而本研究未治疗组剖宫产率、早产、产褥感染发生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V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中,未治疗组新生儿感染率为7.5%,(其中上呼吸道感染4例,脐炎2例),明显高于正常组。治疗后新生儿感染与未治疗组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新生儿感染率有所下降。分析可能与样本量小有关,又或研究对象的局限性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AV与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和产后出血、新生儿感染率有关。因此,建议对孕妇进行筛查,并给予合适治疗,以减少需氧菌感染引起的不良妊娠结局。目前对AV认识远远不够,发病机制;治疗时机的问题,是立刻根据培养结果进行治疗,还是在特定阶段用药以防感染;而应用抗生素治疗是否优于上述阴道放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1] 江培元,姜玲玲,焦国宾.1260例阴道分泌物检测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6):556~557.

[2] Donders GG,Vereeeken A,Bosmans E,et a1.Definition of a type of abnormal vaginal flora that is distinct from bacterial vaginosis:aerobic vaginitis[J].Br Obstet Gynecol,2002,109 (1):34~43.

[3] 张靖霄,段丽红,仁月娇,等.妊娠期妇女生殖道大肠埃希菌感染与妊娠不良结局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4,26(9):1094~1096.

北京市西城区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4JH21)

1006-6233(2016)11-1930-03

A 【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11.078

猜你喜欢
羊膜胎膜绒毛
产前超声诊断羊膜带综合征2例
猫笔
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改期的原因分析
绒毛栗色鼠尾草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DNA甲基转移酶在胚胎停育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经腹羊膜腔灌注术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效果观察
羊膜载体对人子宫内膜细胞HGF、MMP-9、VEGF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