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里来和笛木乃》与 《伊索寓言》比较研究

2016-12-15 21:48赵建国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伊索卡里寓言

赵建国

(河西学院,甘肃张掖,734000)

《卡里来和笛木乃》与 《伊索寓言》比较研究

赵建国

(河西学院,甘肃张掖,734000)

阿拉伯文本的 《卡里来和笛木乃》与希腊的 《伊索寓言》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寓言故事集。比较研究这两部书,不仅可以发现,印度文学通过阿拉伯文学传播到欧洲的清晰路线,而且还能找到印度文学、阿拉伯文学与希腊文学之间由来已久的文学交流,以及印度与希腊之间关于文学题材相互取予的事实。

《卡里来和笛木乃》; 《伊索寓言》;比较研究

一、前言

公元八世纪,阿拉伯文学家伊本·阿里·穆加发从波斯的巴列维语翻译、改编了印度的寓言故事集《五卷书》,名为《卡里来和笛木乃》。与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相比,《卡里来和笛木乃》晚了十二个世纪。虽然这两部寓言故事集产生的年代相去甚远,但其中却可以发现相似的寓言。这些相似的寓言故事到底是来自希腊还是波斯或印度,值得讨论探究。

德国梵文学者温特尼兹曾说过:“在公元前六世纪,波斯帝国一头连着希腊,另一头接着印度……自亚历山大在公元前三二六年侵入印度以后,印度人和希腊人就有频繁的交往。所谓‘希腊精神’(Hellenism),在公元数世纪内传播到全罗马帝国的,便是沾染了东方的希腊文化。在某著名希腊学家曾称为‘希腊精神之海’中,东方与西方连结而不可分。在许多世纪中,希腊与印度之间,印度、希腊与西亚细亚之间,互相交换着各种故事、‘母题’,以及思想,自属当然之事。这些交换物中,有的要在印度找,有的却在西方。同商人的货物正好一样,这些故事也是去去来来。这正是交互的取予。”这是说希腊与印度文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在公元前六世纪就开始了。如果可以套用的话,那么,不妨说波斯的寓言一头连着希腊寓言,另一头接着印度寓言。这样一来,《卡里来和笛木乃》与《伊索寓言》的比较研究就有着特殊的意义。把印度的寓言集《五卷书》和希腊的《伊索寓言》连接起来的中介就是《卡里来和笛木乃》。比较《卡里来和笛木乃》与《伊索寓言》就可以确切知道,印度的《五卷书》通过《卡里来和笛木乃》传播到欧洲,如何影响了欧洲文学?希腊与印度寓言之间,究竟各自从对方取予了什么?这些问题就是本文写作的主旨。

二、对照比较《卡里来和笛木乃》与《伊索寓言》,以五组寓言为例

第一,《卡里来和笛木乃》中《白尔才外传》提到:“正如一只狗嘴里衔着一块骨头走过池边,看见水里也有一只狗衔着一块骨头,大吼一声去夺水里的骨头,想夺取的没有夺到,反而把嘴里的骨头落在水里。”

《伊索寓言》中《衔肉的狗》说:狗衔着肉渡过一条河,他看见自己水里的影子,以为这是别的一只狗衔着一块更大的肉。想要去抢那狗的肉,他把自己的放下,冲了过去。这样,那一个够不到,因为本来是没有的,这一个又被那河水冲了去了。

第二,《卡里来和笛木乃》概述:池塘里有一对水鸭和乌龟同住。水鸭见水涸草枯,决定搬家,乌龟求请一起搬。野鸭想办法,让乌龟咬住一条木棍的中间,它们抓棍两端,在空中飞。乌龟张嘴说话,从空中跌下来摔死了。

《五卷书》第一卷第十六个故事概述:有个名叫金部羯哩婆的乌龟,有两个天鹅朋友。它们生活的水池十二年未下雨。它们就商量如何离开水池到另一有水之地。乌龟出了个主意,让两只天鹅用嘴咬住一根棍子的两端,自己咬中间,这样就可飞离水池。天鹅告诫乌龟千万别说话,可是,当它们这样飞过城市上空时,人们惊呼“这两只鸟在天空里拖的是一辆什么车子呀?”乌龟张开嘴说起话来:“这些人胡说什么呀?”一张嘴就落到地上摔死了。《故事海选》第十卷第四章载有两只天鹅带乌龟飞翔的寓言。

《伊索寓言》中《乌龟和老鹰》说:乌龟请求老鹰教他飞翔,老鹰劝告他,说他根本不适合飞翔。乌龟再三恳求,老鹰便把他抓住,带到空中,然后扔下。乌龟掉在石头上,摔得粉碎。

第三,《卡里来和笛木乃》概述:有一只老鸦住大树,树下有一条黑蛇,蛇常吃小鸦。老鸦求教于胡狼,胡狼出主意,让老鸦叼贵妇首饰丢黑蛇洞,黑蛇终被人杀死。(55-58)《故事海选》第十卷第四章讲:“从前有只苍鹭一生下蛋,蛇就来把蛋吃掉。苍鹭痛苦忧伤。后来,它按照鳄鱼的指点,在猫鼬窝和蛇洞之间,一路上撒下鱼肉。这样,猫鼬出来,沿路吃鱼肉,最后发现蛇洞,钻进去,把蛇一家子都吃了”。这个相似的寓言又见于《五卷书》第一卷第二十七个故事。

《伊索寓言》中《鹰与狐狸说》:“鹰和狐狸发誓交朋友,决定住在一起,以为这样友谊更加巩固。于是,鹰在一棵大树上孵化小鹰,狐狸在树下的灌木丛里,哺育儿女。一天,狐狸出去觅食,鹰缺少吃的,就飞入灌木丛中,把小狐狸都抓走,带回去和小鹰饱餐了一顿。狐狸回来,知道这件事,既为儿女的惨死难过,更为无法报仇而伤心,因为他是走兽,不可能追逐飞禽。他只好站在远处诅咒敌人,这是没有力量的弱者唯一能做到的事情。但是,鹰的背信弃义不久就受到了惩罚。一次,有人在野外杀羊祭神,鹰飞下来,从祭坛上抓起了一条燃烧着的羊肠子,飞回窝里去。这时,狂风大作,干枯的小树枝做成的窝猛烈燃烧起来,那些没长好羽毛的小鹰都被烧死了,落在地上。狐狸跑上去,当着鹰的面把小鹰都吃掉了。

第四,《卡里来和笛木乃》概述:森林有一头狮子生了疥疮,无法捕食,就让他的侍从狐狸找吃的。狐狸骗了一只驴,第一次被狮子吓跑,第二次又上狐狸的当,被狮子杀死。狐狸找借口支走狮子,吃掉驴的心和两个耳朵。狮子问时,它说:“倘使这个驴有心可以思想,有耳可以听话,那么,决不会走脱之后,又再转来的。”《故事海选》第十卷第七章讲了一个“驴无耳心”的寓言故事。《五卷书》第五卷第二个故事也讲的是“驴无耳心”。

周译本《全译伊索寓言》中一九九“狮子与狐狸与鹿”,是所有寓言故事里篇幅最长的一个寓言。讲的是一头鹿连续两次被狐狸欺骗,成了狮子的美食。狐狸乘机吃掉鹿心,反说鹿无心。

第五,《卡里来和笛木乃》中《母狮、猎人和狐狸》的故事讲:有一个猎人,乘母狮外出找食物射杀了它的两个小狮子,并剥走了小狮皮。母狮回来见此情形发生大哭。狐狸安慰它说,以前你吃别的野兽,那些野兽的父母也没有大哭大叫,为何你不能忍受呢?母狮受启发,从此不吃肉食,专以水果为生了。

《伊索寓言》中相似的故事名为《公牛、狮子和猎野猪的人》:“公牛发现了一只小狮子睡觉,便把他顶死了。母狮走来哭那死掉的小狮子。一个猎野猪的人看见狮子哭泣,边站在远处对她说:‘为儿女被你们咬死而伤心落泪的人,真不知道有多少呢?”

三、《卡里来和笛木乃》与《伊索寓言》故事起源比较研究

季羡林先生在《梵文〈五卷书〉:一部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话集》一文中,早已指出:“在纪元后第六世纪的时候,它(指《五卷书》)已经到了波斯。当时的波斯王呼思罗·艾奴施尔旺(Chosrau Anōschrwan)命 令 一 个 叫 白 尔 才(Burzōe)的医生把《五卷书》译成中世纪波斯文《巴列维(Pehlevi)》。大约在590年左右,叙利亚诗人布德(Bud)又把巴列维译本译成叙利亚文。在750年左右又被译成阿拉伯文,在材料方面也增加了点。这个阿拉伯文译本就成了无数欧洲亚洲译本的祖宗。”季先生提到的阿拉伯文译本即是《卡里来和笛木乃》。虽然,《卡里来和笛木乃》翻译自印度寓言集《五卷书》,但并非全部照搬其中的寓言。上述五组《卡里来和笛木乃》与《伊索寓言》相似或相同的寓言中,第二、三、四组在《本生经》、《故事海》和《五卷书》或《故事海》中有记载。很可能这三组寓言最早来自印度。第一和第五组寓言,在《五卷书》等印度故事书中没有记载。这说明《《卡里来和笛木乃》不全是《五卷书》的翻版,曾经被改编加工补充过,并深深地打上波斯阿拉伯文化的烙印。《卡里来和笛木乃》的阿拉伯文译者伊本·阿里·穆加发说过:“作者写作本书,有四个目的,不妨告诉读者知道:第一,用没有理智的禽兽间的对话作题材,是为了吸引喜爱诙谐故事的少年人;他们最爱阅读动物世界尔虞我诈的新奇故事。第二,用各种形式表现动物的思想,借此影射帝王的心理,帝王能用本书规劝自己,胜过普通消遣。第三,用这种体裁,投合帝王和一般人的喜好,让众人口授笔录,流传后世,不致淹没。传述和抄录的人也能获得教益。第四,最后一个目的,是为了哲学家。”由此可以看出,伊本·阿里·穆加发根据编写的四个目的,对印度的《五卷书》作了选择,并加进了一些原书中没有的寓言故事。《卡里来和笛木乃》中的第一个寓言“狗逐肉影”和第五个寓言《母狮、猎人和狐狸》,都是季羡林先生根据修饰本《五卷书》翻译的中译本所没有的寓言故事。黄宝生先生在《故事海选》“译本序”中对《卡里来和笛木乃》和修饰本《五卷书》以及《故事海》中收录的《五卷书》做了一个简略的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从主干故事和插入故事的情况看,阿拉伯本和故事海本十分接近,很可能属于时间上相近的早期的《五卷书》传本,而且当时尚未定名为《五卷书》。而修饰本属于最后定型的晚期《五卷书》传本。”《五卷书》的阿拉伯本即是《卡里来和笛木乃》,按黄先生的研究,要比修饰本即季羡林先生翻译的《五卷书》出现的时间还要早。其中《母狮、猎人和狐狸》也应是早期《五卷书》中的寓言。这篇寓言明显地宣扬了“素食主义”的主张,有印度宗教如佛教或耆那教色彩。但是,像《本生经》这样的佛教寓言集中无法找到相似对应的寓言故事,其他印度典籍也未见记载。这两篇寓言到底来源于印度,还是来源于希腊呢?西方学者H·G·罗林森指出:“寓言中起主要作用的鸟兽(狮、豺、象和孔雀)大都是印度的物种,这个事实说明,这些寓言最初是从东方传到西方的,而不是相反。在欧洲的文本中,豺变为狐;狮豺关系是自然的关系,狮狐关系则不是。”根据“狮豺关系是自然的关系,狮狐关系则不是”的论断,《卡里来和笛木乃》中《母狮、猎人和狐狸》最早应来源于印度,但有可能是传入希腊后又回传至阿拉伯或波斯,被编入《卡里来和笛木乃》这部书中。同样,《卡里来和笛木乃》以论辩形式说出的《伊索寓言》中《衔肉的狗》也来源于希腊。原因是印度的寓言故事书中也找不到相似对应的寓言。如果一个寓言故事同时出现在印度多部典籍和《卡里来和笛木乃》中,则来源于印度的可能性大。如果仅存于《卡里来和笛木乃》与《伊索寓言》,那么,来源于希腊的可能性较大。这种推测若能成立,上述五组寓言故事中就有三个源于印度,有二个源于希腊。

以上,关于《卡里来和笛木乃》与《伊索寓言》的比较,不仅可以看到印度文学通过阿拉伯文学传播到欧洲的清晰路线,而且还能找到印度文学、阿拉伯文学与希腊文学之间由来已久的文学交流,以及印度与希腊之间关于文学题材相互取予的事实。

[1](德)温特尼兹.印度文学与世界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90-191.

[2](阿拉伯)伊本·穆加发.卡里来和笛木乃[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28.

[3](印度)月天.故事海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292,295.

[4](希腊)伊索寓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19[M].

[5]季羡林.梵文《五卷书》:一部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话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28.

[6]A·L巴沙姆.印度文化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47-648.

[责任编辑:钟 晴]

I207.4

A

1008-7346(2016)05-0083-04

2016-07-10

赵建国,男,甘肃张掖人,河西学院文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伊索卡里寓言
寓言
安娜·卡里纳及她的说明书(组诗)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蚂蚁和麦粒
老鼠开会
恩爱
《伊索寓言》是谁写的?
好老板
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