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例淋巴瘤患者参加临床试验意愿分析及对策

2016-12-16 06:26孔秋焕何莲珠刘玉珊覃惠英
护理学报 2016年16期
关键词:新药临床试验淋巴瘤

孔秋焕,何莲珠,刘玉珊,覃惠英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淋巴瘤中心,广东 广州 510060)

【临床护理研究】

※内科护理

331例淋巴瘤患者参加临床试验意愿分析及对策

孔秋焕,何莲珠,刘玉珊,覃惠英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淋巴瘤中心,广东 广州 510060)

目的调查淋巴瘤患者同意或拒绝参加临床试验的原因,制定干预对策,以提高参与率。方法结合文献自制淋巴瘤患者对临床试验同意及拒绝调查问卷,于2014年12月—2015年8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住院部患者展开调查。结果共有331例淋巴瘤患者完整回答问卷,177例受访者表示愿意参加临床试验,排前5位的理由包括:希望尝试新药,更早接受新的治疗方法(100%);对医院信任(96.6%);对医生信任,相信医生的建议(96.0%);临床试验的效果可能比常规治疗更好(76.3%);想得到更精细的管理和监测(72.3%)。154例不愿意参加临床试验,其排前5位理由是:对临床试验缺乏了解,不愿尝试(94.2%);担心临床试验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93.5%);担心药物的有效性(81.8%);认为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权利得不到保障(76.6%);认为自己的病情不需要临床试验治疗(60.4%)。结论淋巴瘤患者拒绝参加临床试验的主要原因是不了解、不敢轻易尝试,担心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故有必要制定护理对策,提高大众对临床试验知识的普及,提高患者对临床试验的参与率。

淋巴瘤;临床试验;护理

淋巴瘤是一类起源于淋巴细胞不同分化阶段的异质性恶性肿瘤,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病毒、细菌感染、免疫抑制、环境污染及遗传等因素有关[1]。相比其他癌种,淋巴瘤具有中位年龄小、化疗治愈率高、生存期长、治愈后易复发的特点,难治性的淋巴瘤也给治疗带来难度。临床试验的分期有I、II、III、Ⅳ期,分为国外、国内药企赞助项目,学术研究机构发起的项目,临床医生发起的项目。淋巴瘤临床试验可以帮助医生和科研人员寻找安全、有效的新疗法,也让患者有机会免费试用最新的药物,从试验治疗当中获益(如疗效好、经济压力小等)。有针对性地提高公众对临床试验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对新药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2]。我院于2001年开展淋巴瘤的临床试验,但淋巴瘤患者参加临床试验意愿不高。临床试验必须要有患者的直接参与才能收到最真实的效果,收集临床科研数据,为了提高淋巴瘤患者的参与率,2014年12月—2015年8月,笔者采用自设问卷对淋巴瘤患者同意或拒绝参加临床试验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对策,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纳入标准 调查对象纳入标准:组织病理学确诊为淋巴瘤;愿意完成临床研究意愿调查表;年龄≥18周岁,有独立意识行为。排除标准:怀疑为淋巴瘤但未经组织学确诊;拒绝填写问卷的淋巴瘤患者。

1.2 调查工具及调查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在参考曹烨[1]、魏艳[3]调查问卷基础上,增加自设条目8条,调查淋巴瘤患者对临床试验同意及拒绝因素。问卷分为2部分:一部分调查临床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情况等;另一部分调查淋巴瘤患者对临床试验的态度,包括:同意参加临床试验的原因(备选项见表1);拒绝参加临床试验的原因(备选项见表2)。备选项可以多选。由药物临床试验组成员中的临床研究护士统一发放并收回,采用不记名法调查,共发放问卷331份,回收331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1.0,对所得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 2014年12月—2015年8月,共调查住院淋巴瘤患者331例,均确诊淋巴瘤,男207例,女124例,年龄18~81岁,中位年龄45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56例,占16.9%,初中、高中、中专154例,占46.5%,大专、本科 111例,占 33.5%,研究生及以上10例,占3.0%。职业:企事业单位47例,占14.2%,商业服务人员33例,占10.0%,农民、工人63例,占19.0%,退休52例,占15.7%,学生21例,占6.3%,无固定职业64例,占19.3%,教师医务人员或科研人员51例,占15.4%;有从事医疗行业的亲友127例,占38.4%。

2.2 177例淋巴瘤患者同意临床试验的原因 177例同意参加的原因排前5位的是:希望尝试新药,更早接受新的治疗方法;对医院信任;对医生信任,相信医生的建议;临床试验的效果可能比常规治疗更好;想得到更精细的管理和监测。其他原因详见表1。

表1 177例淋巴瘤患者同意参加临床试验的原因分布

2.3 154例淋巴瘤患者拒绝临床试验的原因 排前5位是:对临床试验缺乏了解,不愿尝试;担心临床试验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担心药物的有效性;认为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权利得不到保障;认为自己的病情不需要临床试验治疗。其他原因详见表2。

表2 154例淋巴瘤患者拒绝参加临床试验的原因分布

3 讨论

3.1 对疗效的期待、对医院实力/对医生的信任,是淋巴瘤患者同意参加临床试验的主要因素 从表1中可见,177例同意参加临床试验的患者中,100%希望尝试新药、更早接受新的治疗方法,96.6%出于对医院的信任,96.0%是因为对医生的信任,听从了医生的建议。信任医生并听从其建议,与本院在全国知名度高,拥有全国许多知名的专家,加上临床试验的历史悠久有关;同时,也与临床试验的新药具有较好的安全保障有关。我院临床试验研究中心是国内首家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涵盖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临床流行病学/DME教研室的业务与职能。目前,治疗淋巴瘤新药临床试验的数目在快速增长,治疗方案在不断更新,本医院黄慧强教授的团队通过临床试验的项目,发现治疗NK/T淋巴瘤的新方案,这个治疗方案被纳入美国NCCN治疗指南[4-5]。临床试验中,用到的新药由国外或国内知名的药企提供,部分已经在国外上市,在国内做临床试验是因为需要亚洲人的样本量,具有较好的安全保障。在医院,医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177例患者中,170例(96.0%)患者表示,他们会听取医生的建议,向医生了解更多有关试验的资料,并自行通过网络对临床试验情况做更详细的了解。通过了解信息,患者及家属知道,临床试验不但可以免费用药,还可以免费做疗效的检查、评估。虽然临床试验治疗的效果不确定,但是药物的来源和渠道是正规的,加上不参加临床试验的疗效也不确定,所以76.3%认为临床试验的效果可能比常规治疗更好,72.3%想得到更精细的管理和监测,从而做出了同意参加临床试验的选择。

3.2 免费、对传统治疗效果不抱希望和避免医患关系受影响,是淋巴瘤患者同意参加临床试验的其他因素 从表1可见,177例患者同意临床试验后5位的原因是:不用花钱,可以免费用药(54.2%),他人的建议(41.2%),害怕不听从医生的建议而遭到差别待遇(34.5%),无其他更好的治疗选择(32.8%),担心拒绝参加会影响自己和医生的关系(20.3%)。因为国内医保制度未覆盖所有人,且部分农村或合作医疗医保报销比例偏低,患者自费治疗的经济压力较大,加上病情长,家庭负担重等因素,54.2%患者参加临床试验的目的更多考虑经济因素。省钱、赠药的临床研究,更容易吸引经济困难的淋巴瘤患者参加。詹海霞报道,大部分患者经过传统抗癌方式治疗后,病情未得到真正有效的控制,但对疾病治愈的热切渴望[6]。177例患者中32.8%(58例)同意参加临床试验,希望能有更好的疗效。34.5%患者是因为“害怕不听医生建议遭到差别待遇”而同意参加临床试验,可能是自身对治疗效果期待高,想得到医生的特殊关照的心理驱使。在其加入临床试验后,应做好相应的动机干预,打消患者对医患关系的顾虑,以便顺利配合完成临床试验。

3.3 担心药物安全性、有效性和法律的保障力度,是淋巴瘤患者拒绝参加临床试验的主要原因 从表2可见,154例患者拒绝的原因有:对临床试验缺乏了解,不愿尝试(94.2%),担心临床试验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93.5%),担心药物的有效性(81.8%),认为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权利得不到保障(76.6%),认为自己的病情不需要临床试验治疗(60.4%)。国外文献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对临床试验的理解会影响实际参与临床试验的意愿[7]。这些都说明了患者及家属对临床试验缺乏了解,很容易就把参加临床试验做受试者跟“小白鼠”联系起来,以为参加临床试验就是被像动物试验的“小白鼠”一样对待。由此产生一系列的疑问,包括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疗效等。当前,患者就医时都存在较强维权意识,参加临床药物试验者此方面的顾虑会更多,患者权利包括知情同意权、自主选择权、安全保障权等,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法律保障。伦理委员会对临床试验有监管的作用,同时也是给受试者提供保障的部门,对患者介绍伦理委员会,并提供伦理委员会的联系方式,方便受试者在研究者处得不到权益保障时联系伦理委员会,保障自己的权益。

4 干预对策

4.1 加强相关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受信任度和宣教水平 如果医护人员技术水平低,不能解答受试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或者解答问题不清楚,使受试者失去信任也动摇受试者的依从性[8]。例如: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临床研究培训、举办临床研究沙龙,对进修医生和进修护士培训;实施培训、考核、通过流程,颁发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资格证。各种试验前,召开启动会,熟悉试验流程临床药物试验;对试验中设计与临床有矛盾之处,组织讨论并修改,进行人员分工,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标准操作规程,加强医护间的配合,保证试验研究的顺利进行。在临床试验后,针对临床试验反馈的小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完善和针对性学习,不断提高研究者的素质。

4.2 加强宣传,让患者全方位了解临床试验的情况 提供多种途径,让患者及家属了解临床试验的相关知识。积极举办临床试验的讲座,例如:什么是临床试验;为什么我要参加新药临床试验;新药临床试验能为我带来什么,等等。在医院的官网,专门介绍临床试验的相关内容,包括相关法规、临床试验人员的介绍、GCP最新动态、研究者专区、招募信息、申办者专区、受试者专区的情况及设备资源等等。试验前,及时为患者提供电话咨询的便利条件;试验前,医生、护士给予充足的时间向患者说明、解释或答疑,提供机会让其详细询问相关信息。同时,通过媒体正确引导,引起社会的关注,加深大众对临床试验的认识。

4.3 维护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参加/退出等各项权益 充分尊重并满足患者的知情权,允许患者及家属通过与医生或肿瘤专家反复讨论,确保在签下任何同意书之前,充分了解临床试验的目的与方法、试验预期效果及利益、可能导致的毒性反应/不良反应、危险及其处理方法、其他的治疗方法与说明、临床试验期间的禁忌或限制,以及受试者的权益。任何一种治疗都有风险,有的风险可能是未知的,医护人员要做到坦诚相告,增加知识、信息透明度,不隐瞒,合理解释,正确引导。给患者思考的时间,尊重其选择。告知患者,可以在任何时候退出一项临床试验,并不会因此而受到惩罚。本医院强调,医生在与患者谈知情同意时,一定要提及——有效性的介绍也是注意与临床治疗进行对比,但不应该过分夸大预期的疗效以引诱患者参加试验,应该提供全面的该临床试验的信息,让潜在受试者通过知情过程能独立进行判断,自己做出参加或者不参加试验的决定;即除临床试验外其他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4.4 增加患者的心理安全感和家庭支持度 鼓励病友建微信群,相互交流经验;鼓励患者记录用药日记,及时反馈;研究护士定期电话联系患者,询问病情及主观感受,提醒随访时间、用药时间,及时了解、掌握病情动态,及时答疑,在医、护、患之间形成良性的信息反馈体系,使受试者在试验过程中感到安全、放心和被重视,及时沟通及跟踪患者情况,及时收集、上报和跟踪所有的不良事件。有的受试者在知情告知后,担心家人不理解、反对,害怕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心理上处于矛盾中,甚至把自主权交给家人行使,而家人也不愿承担风险,故在知情告知过程中,不但要告知患者,同时还要家属的参与,做到真正为患者利益着想。田利静[9]报道有家庭的支持与鼓励对受试者参加临床试验有着积极的作用。让家属了解试验的目的和意义,告知药物临床研究始终将受试患者的安全和利益放在第1位,取得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1]曹 烨,罗懿琦,高文超,等.肿瘤患者对新药临床试验的认知度与接受度调查[J].中国肿瘤,2011,20(9):659-664.

[2]Maw ardi H,Cutler C,Treister N.Medical Management Updat e:Non-hodgkin Lymphoma[J].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Radiol Endod,2009,107(1):19-33.DOI:10.1016/j.tripleo.2008.08.054.

[3]魏 艳,袁佳音,吴松泽,等.中国临床试验潜在受试者参与意愿及动机的调查报告[C].成都:第十三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论文集,2012:506-513.

[4]马 军,朱 军,石远凯,等.T细胞淋巴瘤研究新进展:2014年国际T细胞淋巴瘤临床治疗大会报道[J].白血病·淋巴瘤,2014,23(11):641-645.

[5]黄慧强,白 冰.NK/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J].临床内科杂志,2015(3):155-158.

[6]詹海霞.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受试患者入组主要原因调查分析[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8,15(2):155-156.

[7]Wallington S F,Luta G,Noone A M,et al.Assessing the Awareness of and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Cancer Clinical Trials among Immigrant Latinos[J].J Community Health,2012,37(2)335-343.DOI:10.1007/s10900-011-9450-y.

[8]肖 俊,谭 芳,陈 斌.新药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的依从性问题[J].中国新药杂志,2007,16(6):420-422.

[9]田利静,王书新,高秀江.受试者参加临床试验前的心理调查与干预措施[J].河北医药,2009,31(13):1674-1675.

Intention for Clinical Trial of Lymphoma Patients and Corresponding Strategy:A 331-case Study

KONG Qiu-huan,HE Lian-zhu,LIU Yu-shan,QIN Hui-ying
(Lymphoma Center,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Guangzhou 510060,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intention to participate in clinical trial or not in lymphoma patient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participation rate.Methods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of intention for clinical trial of lymphoma patients was developed and used among 331 lymphoma hospitalized patients from December 2014 to Auguest 2015.ResultsOf the total,177 patients showed the intention to participate in clinical trial and the top five reasons for it were desire for new medication and treatment(100%),having confidence in hospital(96.6%),having confidence in doctor(96.0%),hoping for better treatment in clinical trial(76.3%)and fine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72.3%).Another 154 patients had no intention and reasons for it included inadequate understanding for clinical trial(94.2%),adverse reaction and safety of clinical trial(93.5%),the efficiency of medication(81.8%),imperfect laws and regulations(76.6%)and with no need for clinical trial(60.4%).ConclusionThe main reasons for refusal for clinical trial include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and anxiety for the adverse reaction and safety of medications.It is necessary to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promote patients’ knowledge of clinical trial so as to improve the participation rate of clinical trial.

lymphoma;clinical trial;nursing

R473.73

]A

10.16460/j.issn1008-9969.2016.16.049

2015-12-16

孔秋焕(1977-),女,广东广州人,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

覃惠英(1966-),女,广东韶关人,硕士,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

陈伶俐]

猜你喜欢
新药临床试验淋巴瘤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抗疫中第一个获批临床试验的中药——说说化湿败毒方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鲁先平:一个新药的14年
新药来自何方
肿瘤治疗药物Tosedostat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束
两部委拟鼓励新药研发